090-03天元纪大论篇(第3段)

卷十九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第3段)

学习时间:2020年6月20日星期六

学习笔记第1-2段内容主要来源:

掌阅提供《中华经典藏书---黄帝内经》

作者:姚春鹏译注

学习笔记第3-5段内容主要来源:

道教之音整理作者:佚名时间:2012-02-24


【原文3】

帝曰:善。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

鬼臾区日: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放日三阴三阳也。

形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

故其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

知迎知随,气可与期。

应天为天符,承岁为岁直,三合为治。


【注释3】

[if !supportLists]1,[endif]简化后的天干地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称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if !supportLists]2,[endif]谓五行之治: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浸润)、火(代表破灭)、金(代表敛聚)、木(代表生长)、土(代表融合)。

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

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译文3】

黄帝说:好。什么叫气有多少,形有盛衰呢?


鬼臾区说:阴气和阳气各有多少的不同,

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

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所以叫做三阴三阳。


形有盛衰,指天干所主的运气,各有太过不及的区别。

例如开始是太过的阳年过后,随之而来的是不及的阴年,

不及的阴年过后,从之而来的是太过的阳年。

只要明白了迎之而至的是属于什么气,随之而至的是属于什么气,

对一年中运气的盛衰情况,就可以预先知道。

凡一年的中运之气与司天之气相符的,属于“天符”之年,

一年的中运之气与岁支的五行相同的,属于“岁直”之年,

一年的中运之起与司天之气年支的五行均相合的,属于“三合”之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