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與系統領域的“醒客”傑拉爾德.溫伯格

 

美國人傑拉爾德?溫伯格(Gerald M.Weinberg)在軟件和系統領域已經浸淫了不下45年。從1956到1969年間,他先後擔任過軟件開發員、系統設計師、軟件項目經理、大學教授、以及IBM公司軟件課程的設計者。之後,他和身爲人類學家的妻子成立了Weinberg& Weinberg諮詢公司,來幫助軟件工程組織以更徹底的人性方式管理軟件過程。
1997年,因溫伯格在軟件領域的傑出貢獻,他被美國計算機博物館的計算機名人堂選爲首批5位成員之一。這個名人堂至今只有20名成員。比爾?蓋茨和邁克爾?戴爾等也是在他之後才獲得這一計算機界至高無上的殊榮。
溫伯格剛出生的時候非常弱小,大約只有9磅左右。但他自小就精力旺盛、思想活躍,11歲的時候他開始對計算機產生興趣,並決定長大了要與之爲伴。在這種想法指導下,他學習了數學和物理(那時學校還沒有計算機課)。因此,到目前爲止,溫伯格還從未上過任何正式的計算機教育課。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或獨立創作,或與人合作,溫伯格先後撰寫了30多本書籍和數以百計的論文。他最早期的著作主要集中在操作系統和編程語言領域。隨着經驗的增長,他發現如果人們在技術應用和構建之時對於人文方面的理解沒有給予足夠重視,技術就變得毫無價值——甚至危險。於是,溫伯格決定在作品中加入人文領域的內容。1971年,溫伯格成功出版了《程序開發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 Programming)一書,其中研究了軟件開發、測試和維護中的關於人的過程,這被認爲是研究軟件工程作爲人的行爲的開端。該書現在已經是銀版(自第一次出版至今已經有25年),這充分說明了人們對於理解其工作中人文部分的渴求。溫伯格後期的著作實際上是對這本書中提出的許多問題的一個更詳細的探索,它們涉及到了軟件生命週期裏的各個階段,從問題和必要條件的定義、分析和設計、測試和測量,一直到管理。在西方國家,溫伯格擁有大量忠實的讀者羣,這些“追星族”閱讀了他的每本重要著作,他們甚至建立有專門的組織和網站來討論和交流大師的重要思想。
溫伯格的主要貢獻集中在軟件領域,他是從個體心理、組織行爲和企業文化角度研究軟件管理和軟件工程的權威和代表人物。在其職業生涯中,溫伯格從事過軟件開發,軟件項目管理、軟件管理教學和諮詢。
溫伯格喜歡創造那些幫助人們的新事物。他在自傳中寫道:“雖然我寫了幾百篇文章和30多本書,我最滿意的還是創造學習現實生活經驗的環境——學校、培訓基地、大學、研討會或是其他種類的團體。如果我不是在發起一種新社會體系,那麼我總是在修理舊的體系;在這個意義上,我是組織的臨牀醫生。還有,我也喜歡與一個人的組織工作;也許我最稱職的是作爲一名藝術作品的修補者。”
經過了將近40年的計算機工作,溫伯格仍然認爲自己對計算機的大多數領域知之甚少。他說:“我發現人幾乎是所有問題的根本。我努力重新體會這一道理的含義,並學習如何去做一些與之相關的事情。通過自學,我還學會了第二個原理:我是我大多數問題的根本。”
這就是他,溫伯格,一位程序員,一位設計師,一位諮詢師,一位專業作家,更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