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平臺與數據中臺

最近數據中臺被越來越多地提到,很多的技術方案也是以數據中臺進行對外宣講,包括我自己,也在經常對外講數據中臺的方案,那麼,數據中臺與數據平臺的區別是什麼呢?這個問題不時會被問到,歸納起來,我個人認爲有以下幾點:

  • 數據中臺更加強調對應用和業務的支撐。數據中臺需要將加工處理後的數據封裝爲對業務人員更加友好的中間形態,而不僅僅是傳統的報表、看板等,比如,標籤、畫像、推薦、指標等,基於這些“數據組件”,前端應用可以更加快速的提供場景化的應用,爲業務系統和業務人員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比如,千人千面推薦、流失人員挽留等。
  • 數據中臺需要能更加主動地去運營數據,而非被動接入數據和提供數據。傳統數據平臺一般按照數據採集、數據加工、數據提供的過程去建設,在這個過程中,客戶有哪些潛在的需求、哪些數據更加有用,一般不會做爲重要的內容進行關注,也就是數據供給和數據需求缺少有效對接,在數據中臺中,需要更加註重數據的閉環運營,要對數據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和打分”,通過評價指標促進數據的接入和數據的有效利用。
  • 數據中臺需要更加強調數據的資產屬性,要關注數據的生命週期,關注數據的質量,數據不是多多益善。通過對數據進行全方位的體檢和評估,劃分數據的階段和健康狀況,形成數據資產的評價指標,圍繞評價指標形成數據的管控流程和管控方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