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說茶  印級圓茶之父  唐慶陽

劉素說茶  印級圓茶之父  唐慶陽 

 

印級圓茶聞名於茶事江湖,在普洱茶領域。從業者非曉此大名而羞之矣。主因它是拍賣會上的落金錘主貴客。彷彿是茶事中雍容華貴的一座致富燈塔,更是拍賣會上的明星寵兒。通常老茶拍賣會的現場。每當拍賣師掄起此一錘之時,臉上都持有一種自信坦然的眼神掃過全場。從容瀟灑一錘定下金音,又刷新了茶史上的傳奇故事。

拋開歷史發明家們來解晰,雲南緊壓圓茶史上的緣起,號級茶爲雲南圓茶的開源老祖宗。也就是所謂的"雲南七子餅茶"初型原始版本。雲南圓茶粑粑的工藝歷史時間可追塑至清代雍正年間。

1729年。雲貴總督鄂爾泰執行清政府"改土歸流"的政治舉措之故,在現今寧洱縣境內建立了普洱府,便於清政府加強對邊疆蠻荒之地的管理統治。此事之後,纔有了普洱茶這個廣義上的名頭詞彙。而"號級茶",清一色爲清代雲南石屏人茶商的作坊中以石頭壓出來的產品,這些老茶圓粑粑世上有極少的遺留及收藏。它是雲南茶事史蹟的文化見證,自然被待做文物級別的遺蹟藏收。

自從"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響徹中華之後。守着鐵桿莊稼討富貴生活的八旗子弟們再也喝不起從雲南運來的圓茶粑粑了。等待他們的僅是一場生存還是死亡的選擇,當無常幻變的歷史車輪無情地碾壓過來,曾經喝過故宮普洱貢茶的末代皇帝溥儀,最後以一位花匠的身份落幕終場。驗證了一切皆爲無常的泡影朝霧。當大清辮子帝國亡於辛亥革命。普洱圓茶的輝煌歷史,終結於辛亥革命的亂世紛爭與朝代更迭中。

雲南勐海縣的前稱爲佛海縣,流傳稱唐慶陽是勐海茶廠的第一任廠長,此乃有歷史斷代上的錯誤。應稱"中共簡建政的第一任佛海茶廠技術副廠長”才靠譜。雲南產茶之地邊遠,且林荒路障。交通上的艱疊遙途致使雲南茶葉難以到外面的世界露臉獻茗香。雲南近代的茶事發展,若細述起來,似乎要感謝一場近代的戰爭,即抗曰戰爭。曰本人的槍炮聲將中華的有識之士們往南邊趕。泱泱古老文明大國竟被一彈丸島國打得是節節敗退,疲於招架。一時,雲南便成爲了抗戰時期的縱深大後方。中國茶葉公司的營生也向西南轉移了腳步。一同南遷的,還有國立大學的衆多中華精英們,比如落腳於昆明的西南聯大。最後導致昆明城過於擁擠,不得已部份師生遷至蒙自小城暫且“留學”於滇南小縣城。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就曾在蒙自的南湖邊上行吟過詩句,眺望過遠方。

1938年馮紹裘應中茶公司工作之需抵達雲南臨倉的鳳慶縣。以大寺鄉的鳳慶大葉種茶開始精研機制紅茶,艱辛勞苦紮根紅土大地,最終成爲滇紅茶的奠基始祖。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的唐慶陽曾受中茶公司之命,於1938年12月來到鳳慶縣與馮紹裘共事。他們二人一同在雲南都曾有過茶事志向上的溝通見解。與馮紹裘創辦了順寧實驗茶場,唐慶陽先生可以說是"滇紅”的創始鼻祖之一。

1951年7月,唐慶陽受中國茶葉公司雲南省公司的派遣調任,前往雲南佛海縣接管佛海茶廠。此事起因是中國茶葉總公司雲南省公司意要恢復餅茶生產,北京的高層會議旨要,說白了就是香港的資本家將茶葉貿易信息及需求捅到北京大人物的耳朵裏。《人民日報》還爲此專門刊登了文章,下達了旨意。《人民曰報》就相當於皇權邸報,你看現今當下剛剛出爐的中茶大紅印新圓茶粑粑上的包裝紙,已經把《人民曰報》昔日泛黃舊報紙又翻了出來,以此要傳承續孫添謫。

恢復緊壓圓茶的生產,是解放後雲南茶葉界的頭等火急大事件。而"解放"此一詞彙在中國歷史朝代更迭中,用得相當具有歷史革命創意感。香港資本家沒興趣去理會政治上的偏傾,"賺錢纔是硬道理"做好現實的當下商人才更爲靠譜。"我給你錢,你給我茶"。"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商人更是唯物主義者中的硬通貨。這僅是一次公平的生意買賣。畢竟,光喊政治口號也解決不了肚子錢袋窘迫的問題,便放下面子開工爲資本家生產所需要的圓茶粑粑。

1951年11月下旬。到佛海茶廠履新的唐慶陽,在經過一系例的茶廠技改之後,開始壓制印級粑粑圓茶。隨後穿上中茶印級系例的各色包裝棉紙,供出口到香港碼頭。時間一直延伸到1958年全國民衆集體餓肚子爲止。請注意,那時稱做“圓茶"並非稱"普洱",而是曬青綠茶。生產出的圓茶分批交付給定購商家。而交貨線路則走的是滇越鐵路。那是一種燒煤的蒸氣小火車。茶葉經越南海防港轉運至香港。

1953年,雲南佛海縣與南嶠縣合併,正式更名爲勐海縣。這便是印級茶的一段小史。致於說印級茶用的是什麼茶青原料製作,以標準化的現代工商文明的基本常識去判別,可以肯定唐慶陽先生選擇的是勐海縣坪壩上的雲南大葉種臺地曬青毛茶原料。如今這些圓茶,在拍賣場所,都是一片茶葉一套房子的身價。現今所謂的純料古樹不過資本家集體上茶山坐檯忽悠造就的一種金融現象。利益永遠是資本爲之渴求的一場利字追逐,喧頭牽絆着一切資本的掛念。雲南茶山頭古樹茶自然也就成爲了新時代的利益搏擊場與行騙道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