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D到底能爲大家帶來什麼?(一) 緣起-曲折-三方-四方

五年前,我以爲自己會離開SPD這個行業,想寫點總結給自己看。於是隨手註冊了一個知乎號,一個專欄,寫了兩篇文章給自己看。結果兜兜轉轉又回來了。驀然回首發現居然有6000人關注了這個知乎號,受寵若驚。想起當年文章的結尾寫的是未完待續,恰逢新冠疫情人在武漢,解禁的日子遙遙無期,把閒置了五年的半吊子文章續寫上來,這次爭取不爛尾。

大約5700字,時間緊可以先看結論:

SPD給帶來的是機會,從機會里獲得什麼看“內力”

以下是正文


一、引言

以前做SPD項目的時候,每次都會有人問我:我們醫院\公司如果做了SPD管理項目,到底能獲得什麼呢?那時候更多的都是在從庫存、管理、質量管控、流程優化、成本優化這些方面來說。轉眼距離我的第一家SPD藥品項目上線已經快十年,做SPD的人越來越多,這個答案是時候要重新理一理。

二、緣起

先說說醫院想要做SPD的理由。

不參雜任何感情色彩和利益糾葛,我接觸到醫院主動找上門來做SPD的醫院無非下面幾個理由:

  1. 醫院蓋新樓了,擔心患者暴增原來的藥學部和器械科支撐不住;
  2. 醫院要過JCI評級或其他評審,據說做藥品和器械物流能加分;
  3. 藥品(器械)零加成以後,藥房藥庫(器械庫)會變成成本中心,想找個辦法解決;
  4. 周圍有醫院做了高大上的“智能化藥房”“物聯網傳輸線”,據說做了SPD都能有;
  5. 供應商想做,極力鼓動醫院上SPD項目。

除了第五點供應商力推,這些問題都很現實,而且醫院都必須在明確的時間期限內解決(1,2條尤其明顯)。那這些問題都是SPD能解決的嗎?很抱歉,讓大家失望了,其實SPD這些問題都解決不了。

 

那SPD到底能做什麼呢?

SPD提供的只是一種可能性,怎麼把這種可能性變成好的現實,看精益管理。

參見我知乎專欄裏的另一篇《SPD與精益,本是恩愛夫妻奈何被當成孿生兄弟》

下面說說這種可能性從哪來,又往何處去。

因爲藥的關注度比較高,下面主要說說藥。

在原來的醫院管理體系裏,醫院定期造一 個採購計劃,供應商把藥放到醫院庫房。庫房做好入庫以後,藥房造一個補貨計劃,庫房再把藥品送到藥房。門診的藥,按照患者提供的處方,就直接發給患者;住院的醫囑,每天護士把醫囑變成領藥單,藥房給送上去。

從醫院的角度出發,他們爲什麼會希望改變這個流程呢?

  1. 人員佔用太大。按照職業劃分,醫院的藥師是應該審方、臨牀用藥指導的。但實時上絕大部分人在發藥。我無意貶低任何勞動,但發藥、藥品倉儲和醫院藥師的藥學專業錯位實在大的離譜。100人的藥師隊伍,能去臨牀看看的不到10人,剩下的10人在庫房,80人都在發藥。
  2. 成本居高不下。除了第一條的人員成本,還有場地、損耗、日常運作費用等等。隨着現代化設備的引入,大量的發藥機、分包機、傳輸線、機器人都在進入醫院,這些成本早期也許有人投資,後期仍然會佔用醫院的日常運營成本。
  3. 越來越嚴格的管理要求。記得在幾年前,當時國家推行新的醫院財務管理辦法,藥品的財務科目單列,同時推進藥品批次計價。當時各醫院就搞的很頭大。而在醫院等級評審之中,與藥品耗材管理相關的內容越來越多。這些都需要醫院投入相當的成本去應對。當年工業明膠替換醫用明膠的膠囊召回,長春長生的疫苗召回,每一次藥品的大規模召回事件都是對醫院管理能力的重大考驗。同步也會促使國家加強對管理的要求。相應的,醫院爲此付出的成本也越來越高。
  4. 也是SPD在國內風口關鍵政策,藥品、耗材“零加成”。原來的賬面收益歸零,醫院藥學部門、器械部門瞬間從盈利部門變成成本中心。雖然國家補償了一些,如醫事服務費,掛號費上調等,但對於這兩個部門來說,身份的轉變必然催生轉型的訴求。但轉型要有人有時間啊,這就又回到了第一點,要把人員佔用的問題解決。

三、曲折

故事有了起源,自然會向後發展,也就誕生了諸多與之結緣的理論與方法。大家都在勇敢的嘗試,但可惜,多數並沒有解決問題或有明顯缺陷。

故事一:藥房託管

話說藥房託管很早就有了,記得XX集團(具體是誰大家一起猜,這裏只是分享,無意打廣告或評價誰)在1999年就嘗試過託管,2000年以後XX醫藥集團的藥房託管還上過央視的對話欄目,一羣專家在電視上花了快兩個小時研討這個模式。這個模式解決了醫院的問題嗎?對醫院來說,還真解決了。都託管了嘛,不用管人,不用管貨,不用管場地,省時省力省心。可爲什麼沒做下去呢?很簡單:涉嫌壟斷。託管醫院藥房的同時,連採購渠道也託管了,等於誰託管了醫院的藥房,誰就有資格拿到100%的醫院供貨權,影響太大,也和國家的統一採購招標制度不符,叫停。

故事二:“SPD”穩固銷售額

這裏的“SPD”我加了引號。因爲在我看來這時候只是有個名字,只是用了些精益管理方法改善了醫院管理,還真算不上SPD。和前面一樣,咱們不提名字,也不針對誰。2009年SPD的概念剛從日本進入國內,當時給業內的印象是:哦?藥品還可以打包?居然還有“定數”這麼個東西?然後院內居然可以做條碼化?等等。然後在“SPD”這個名義的包裹下,大量的精益工廠管理手段(包括TPS的部分理念)進入了國內市場,開始了第一輪“SPD”項目的建設熱潮。

這時候的建設方一般的是各大商業集團,建設的目的也很單純,以投資的形式幫醫院解決部分管理問題,然後拉近客戶關係,穩固銷售份額。那他們解決了醫院的問題嗎?確實有所改善,但改善的程度不一樣。這個時期的“SPD”更像是管理手段的堆疊,看板、目視化、JIT、用後結算、5S等等。醫院獲得的收益取決於接受這些管理手段的能力。管理執行的好,收益就大;執行的差,收益就少。

TIP1:說到這裏我很想提一下2003年在四川華西醫院進行的醫院精益化管理改革(可以參見《華西醫院管理叢書》),其實這個階段“SPD”項目裏大量的管理手法在華西醫院管理改革的時候就已經有所嘗試,但當時所有的嘗試都侷限在醫院管理的提升,並沒有觸及醫藥供應鏈的上下游。無論如何,咱們都需要向醫院物資管理改革的先驅致敬。

故事三:獨立三方SPD

終於,SPD不用加引號了。

這個階段有兩個標誌性的事件:

第一:2019年6月,廣東省將SPD業務歸爲藥房託管,並叫停。

第二:2019年第四季度,多家醫院進行了藥品\器械的公開招標,明確區分了SPD服務費和藥品\耗材配送費的概念,並獨立招標。都是公開的招標文件,有興趣可以自行搜索。

這時很多人問過,SPD是不是要“涼涼”了?我的回答是,春天要來了。

四、“第三方”

之前的文章裏說過,SPD的核心是“P”處理,通過不斷的處理,可以讓醫療物資原有的價值擴大化,讓原來流程中的損耗降低。那麼來自SPD靈魂的拷問就變成了“誰來P?怎麼P?P的成本怎麼收回?”

回顧故事一和故事二不難看出,之前願意P的人都是各大商業公司。他們爲什麼要出面去P?原因一看便知,他們本來就是“S(供應商)”,做點“P”當作延伸服務成本最低;介入醫院內部的“D”可以加深與客戶的合作深度,即使當作最單純的銷售輔助手段也能順利通過銷售收回成本。那廣東爲什麼要叫停?原因前面也說過,涉嫌壟斷。

舉個例子(不針對任何人,大家就當是虛構的段子),一個客戶主動找上門說要做全套SPD。經過簡單的溝通,發現已經有A供應商給他做過了,但他還在找我要重做。我問他爲什麼,他的回答透着些無奈:A供應商提供了全套的SPD軟硬件產品和服務團隊,服務質量也很高,醫院很滿意。但B供應商不幹了,覺得自己的產品憑什麼讓其他人去“SPD”?B的供貨數據和消耗情況不都被A掌握了嗎?絕對不行!B找到醫院,要求也爲醫院建設全套SPD服務。醫院很頭大,乾脆,找個獨立第三方,並且各種覈查團隊背景、資本構成、業務關係,你和AB都沒關係吧?好,你來做。

於是乎,“獨立第三方SPD”這個概念出現了。

實事求是的說,“獨立第三方SPD”從服務內容上和之前的服務過程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通過精益化的管理手段介入醫院的醫用物資管理過程,同時聯通上下游的供應方和使用方,產生供應鏈協同效應,保障安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俗稱“安全降本增效”。那到底由“第三方”推進的SPD和供應商的SPD各有什麼優劣呢?

先說優勢:

最大的優勢,完全避免了壟斷嫌疑,無論政府,供應商A、 B、C、D以及醫院內部都不會反感第三方。

第二優勢,可以無顧慮的專注於業務本身實現 “安全降本增效”。可能需要花點筆墨解釋一下。一個好的SPD團隊需要最大化的兼顧各方訴求,實現客戶及供應鏈效益的最大化。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有些事情存在服務優先級和支持力度上的區別。而當SPD服務團隊從屬於某一利益相關方的時候,SPD團隊給出的專業建議無論是出於專業分析還是存在“場外干預”因素,都有可能被詬病成“照顧自己人”。無論是真的“照顧自己人”還是爲了表現一視同仁而“壓抑自己人”,都是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古之聖賢可以“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SPD團隊不是聖賢,沒必要承擔這種壓力。無親也無怨,安安心心做服務。

再說說劣勢:

最大的劣勢,運營成本怎麼收回。

這可以算是制約獨立三方SPD團隊發展的外因。之前SPD團隊從屬於藥品\器械銷售供應商時,其成本開支很多是作爲銷售支持費用或創新項目費用列支。那獨立第三方SPD團隊呢?作爲供應商的銷售費用肯定不可能,都絕對獨立了誰要你銷售支持;找接受服務的醫院直接收?至少到2018年,我沒有了解到有SPD團隊直接向醫院收取服務費的案例(有相關案例歡迎提供線索一起研討)。

第二大劣勢,人才的數量及專家成本。

這可以算是制約獨立三方SPD團隊發展的內因。一個完整的SPD團隊分爲建設和運營兩部分。建設團隊的專業方向包括醫療信息化、物流信息化、物聯網技術、工業工程(IE)等等;運營團隊包括物流運營,倉儲管理,質量管理,現場優化等等。我一直在對我的每一個客戶強調,SPD不是軟件項目,任何一環掉鏈子效果都不會好。而一個項目建設完成後,運營團隊是長期駐守在項目現場的。至今沒有哪個公司擁有體量和能力養這麼大的團隊。

而且,SPD團隊在國內本身是新鮮事物,國內第一家SPD項目(我有幸參與)至今也不過上線十年。一個合格的SPD團隊核心成員至少要三個項目的歷練。不難算出十年內所有SPD項目培養出的人員,減掉每個項目裏常駐的運營團隊,即使每一個人虛心好學天資過人,剩下的總人數也就那麼多。

如果一個獨立第三方SPD團隊自己建設自己運營,姑且相信他可以找到或培養出這麼多的人才,等這些人才都成了專家級,那成本不是一般的公司體量可以承受的。覺得不容易理解可以類比一下製造業中的“精益顧問”,他們和SPD團隊中的工業工程專家,現場改善專家內容非常像,“精益顧問”們都是按天收費,貴是一定的。

 

第一個劣勢回收成本的難題,在2019年第四季度多份含有SPD收費內容招標公告發布的時候,圈內的感覺都是“春天來了”。無論最後是否百花盛開,至少SPD看到了希望。

第二個劣勢人才的問題。隨着行業的細分,“第四方”出現了。

五、“第四方”

所謂“第四方”就是指儲備各領域專家爲“第三方”提供專業服務,但自己又不直接接管運營的一方。

前面已經說過,獨立“第三方”SPD團隊面臨嚴重的人才難題。而且咱們也分析過。SPD團隊分爲建設團隊和運營團隊。建設團隊需要把將整個SPD的運營流程梳理清楚,上下游的協作過程規劃、設計到位,配套的信息化工具開發部署完成。運營團隊需要能夠穩定的完成醫用物資的管理、二次加工以及各環節的服務。部分場景下還需要有一定的自我優化能力。可以說,建設團隊要的是建設性的創意,構建框架的能力;運營團隊要的是穩定,效率。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有點像建築設計院和小區物業公司。而且很明顯,建設團隊的工作大多是一次性的,有明確的開始和截止時間;運營團隊的工作是長期的,除了部分優化場景,和突發事件,工作內容基本是穩定的。建設團隊是可以複用的,運營團隊只能爲一個項目服務。

很自然的,建設團隊的專家們慢慢向現場諮詢、信息化建設、模式創新方向發展。運營團隊的專家們慢慢向現場管理和改善專家的方向前進。把專家們固定在一個運營項目裏從來就是很奢侈的,於是乎,專家們紛紛轉型“第四方”爲原來“第三方”老戰友們提供服務。

“第四方”服務內容簡單點說,重點就是總體諮詢、信息化建設、現場規劃、過程改善等等。這裏包含了衆多的不同的能力要求,也導致現在提供SPD第四方服務的衆多公司出現了方向上的分化:

1. SPD軟件服務團隊

可以說當前國內衆多的SPD服務團隊大多數都是以軟件爲切入點或賣點。我並不否定大家的規劃和集成能力,但國內對於“諮詢”這種柔性的東西接受程度真的有限。而且SPD項目至今仍有很多以軟件的名義招標,還經常一個個的扣軟件的功能點。大家也只有順應潮流了。但如果一個SPD團隊只有軟件或認爲只需要軟件就可以走向市場,對他保持微笑就好。

TIP 2:每次有人問我,你的SPD軟件賣多少錢?其實我的內心是拒絕的,但還是要保持微笑。

2. SPD模式創新團隊

SPD本就是個新事物,而且至今未定型。很多SPD圈的老戰友並不願意被人定義爲“打定數包”、“回收標籤”和“貼條碼”。於是大家都開始了各式各樣的模式創新。於是各種模式百花齊放,各種跨界的融合也屢見不鮮。和互聯網醫院、和醫共體、和區塊鏈、和電商、和物流平臺,各式合作既有經驗也有教訓。但至今大家都在探索,各種模式各有適應場景,沒有說某種模式能包打天下。

TIP 3:能有機會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做出創新是無比幸福的,期待有一天,大家再說起SPD的時候,不再有人描述“1966年高登·弗裏森……”,而是說某位老戰友定義了中國的SPD

3. SPD現場改善諮詢團隊

已經反覆提到過,SPD項目中大量使用了精益管理方法,而“精益”在工業領域本身就已經是個成熟的諮詢行業。精益的開山之作《改變世界的機器》1985年就出版了,華西的醫療精益化改革已經是2000以後的事情。中間這麼多年的積累給大量精益和工業工程(IE)出身的改善工程師們進入了SPD的圈子創造了條件。很多精益改善諮詢公司都開始介入醫院管理,當諮詢項目包含醫療物資領域時,有些也會打出SPD的旗號。

TIP 4:並不是因爲我自己也是IE專業,而是真心覺得SPD的軍功章有IE工程師和精益顧問們很大的一半。現場效果好不好,細節做得是否到位,主要看他們。我經常對我的客戶和朋友們說,SPD可以沒有軟件,但不能沒有現場改善。

 

其實這三種細分的方向並沒有好與不好,只有適合與不適合。理想的SPD項目建設當然是三種業務方向共同發力,加上“第三方”的老戰友一起通力協作爲客戶服務。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三個都側重等於三項都不側重。以當前SPD團隊的體量,想同時承載三個方向上的頂尖專家並且投入一個項目很難很難。也許某一天某個江湖大哥出山一統江湖的時候,可以實現三大方向齊頭並進的願望。

 

依舊未完待續,這次絕對不會等五年再更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