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雜談(二)

今天一天又在面試的途中。

上午一家公司下午一家公司。

這些天的面試被問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你爲什麼要離開現在的公司?

今天等候面試的過程中跟師父討論下問得還是我爲什麼要辭職。

公司原因?項目原因?客戶原因?

客戶,老闆,工程師。

一個項目的成敗,需求變動,客戶錯了麼?他花錢的。老闆錯了嗎?他也花錢的。

那麼作爲一個工程師我錯在哪裏,

跟師父討論完後,心裏愈發糾結了。本來信息滿滿,理直氣壯的求職倒成了一種退縮的表現。

再說說面試的情況,今天面試的是一家集團下面的下屬分公司,而第一面是由該集團下屬的一家人力資源公司面試。

 

多經歷幾次面試後發現他們提出的問題都是大同小異,其中必問的一定是你爲什麼辭職。因爲事先討論過的原因,這次面試我沒有說任何說是公司流動大這些原因,一味的說是因爲自己想繼續發展。介紹完自己做過的項目後,當他問及我的職業目標時候,毫不猶豫的說了架構師。然後他讓解釋我意義中的架構師是什麼樣的。自信心是打動面試官的第一要素,雖然我初出茅廬,心虛的沒底氣,但是還是表現的信心十足。

 

再然後很順利的跟技術主管談了,談的不是技術,是一個程序員的發展路。這裏要謝謝今天面試我的前輩。知道我是因爲急於求成想突破自己侷限後,他講了很多關於程序員職業道路規劃上的東西。誠懇的讓我感動的一塌糊塗。不過聽完他講的話後,我更沒底氣了。一個初出茅廬不過獨自做了幾個算不上項目的項目,就出來想接觸需求層面的,在他看來太不夠格了。人脈,經驗,能力,一個項目經理人所必備的要素,我一個都沒有。雖然面試的結果還是通過了,但是心裏卻愈發失落。因爲被他們這一講,我覺得自己可以轉行做別的了。30歲之前如果不能成爲一個項目經理人,如果30歲我還在編程,作爲一個女孩子,我不知道那是個什麼概念。

 

   下午面試的是一家國企,事業編,國企用人單位排場?嗯,有點,至少面試時間未到我們是不允許進門的。面試的人比參加面試的人多。因爲事先人事交代的緣故,我按時到場了,結果發現硬盤技術崗的居然只有四個人,或者說按時到的只有我們四個人。如果想進國企單位的朋友,按時到場是很有必要的。不說別的,門衛是個坎。四個人,我唯一一個女孩子,下午的面試我沒抱什麼希望,心理作用,國企水深,咱蹚不起渾水。所以即便面對一堆大叔,我相對而言還是很放鬆的,額,還是有點緊張吧。

 

   四個人一起面試的好處是,你看別人面試回答,你心裏可以有個參考。所以我挑了箇中間的位置坐。四個人一起面試的壞處是,參差不齊,高低立現。適時的搶到話語權很重要,不能讓人覺得你不尊重別的面試人員。不過下午的面試沒這情況出現,因爲我們中間出現了一高手級別的。而問的問題,寬泛卻不失技術高度,很多不是菜鳥級別會的。所以四個人的問題一個人回答了,或者說只有一個人會吧。所以這次面試不出意外,會被炮灰掉。不過唯一的慶幸是見識到了別人是怎麼面試的。工作經驗很重要,接觸的多,底子厚,厚積薄發說的就是這種。即便是吹,人家也有吹的資本,小菜鳥飛過。

 

  幾次面試下來,有點累了,兜兜轉轉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想幹什麼。是繼續留在小公司獨當一面慢慢磨,還是堅持最初的想法去大公司從菜鳥走起,或者趁早轉行做售前。心裏晃悠的愈發厲害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