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畫像應用中的常見誤區

前言

之前對用戶畫像已經有兩篇博客輸出,分別是一步一步認識用戶畫像用戶畫像如何驗證正確性,這兩篇更多的是講解用戶畫像的過程性問題,在實際業務應用中可能遇到的誤區是本篇博客主要的內容。

用戶畫像誤區

1.畫像與業務場景關聯度不高

在“用戶畫像”概念之下,很多時候爲了跟風而忘了使用的本質是爲了什麼,因此在未明確應用場景的前提下就開始建設用戶畫像平臺,結果大概率是缺少使用者,導致一系列無用功的產生或者無限復工。

2.重形式,輕實效

很多時候“用戶畫像”僅僅是數字+可視化的產物,徒有酷炫的外表卻缺乏實質,在實際業務中應注重標籤的應用,摒棄“形式主義”,多注重對結果輸出的解讀和分析,讓用戶畫像產生應有的效果與價值。

3.臨時需求難以產品化

用戶畫像是企業數智化轉型大廈的地基,但很多時候總是各種一次性的需求形成各種用戶畫像產品碎片,未能很好地捕捉各部分的關聯,也是不重視用戶畫像應用的結果,對於經常需要使用的應該努力往做成差產品的方向靠。

4.重數量,輕質量

用戶標籤作爲用戶畫像的載體,很多時候大家會犯誤區一的錯誤,眉毛鬍子一把抓,各種標籤隨意設想隨意開發,個人覺得標籤庫的建設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根據業務應用場景不斷地擴容,而不是一味地設想藍圖,不然就會導致無用且閒置的標籤佔用資源。

5.不重視標籤的維護和更新

在我上一篇用戶畫像博客裏有個用戶畫像的大體流程,其中最後一步就是用戶畫像的更新,因爲在用戶畫像中有很多是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標籤,同時隨着業務的變化標籤的定義也應該有適時的調整,標籤的維護以及更新在應用中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步驟。

6.評估時用準確性代替有效性

在我上一篇用戶畫像博客裏提到用戶畫像的驗證方法,在最後的思考裏我提到了在業務應用之中有效性是應該大於準確性,在保證標籤正確的情況下,能夠給業務帶來真正效益的標籤就是好標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