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2五运行大论(第1段)

卷十九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第1段)

学习时间:2020年6月23日星期二

学习笔记内容主要来源:

来源:道教之音整理作者:佚名时间:2012-02-25


【原文1】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现八极,考建五常,请天师而问之曰:

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

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气之各主岁尔,

首甲定运,余国论之。

鬼臾区曰:土主甲已,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不合阴阳,其故何也?


歧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注释1】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十天干发音: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具体是:


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诗曰:春季甲乙东方木,夏季丙丁南方火;秋季庚辛西方金,冬季壬癸北方水;戊己中央四季土

【译文1】


黄帝坐在明堂里,开始厘正天之纲纪,考建五握运行的常理,

向天师岐伯请问到:

在以前的医论中曾经言道,天地的动静,是以自然界中变化莫测的物象为纲纪,阴阳升降,是以寒暑的更换,显示它的征兆。

我也听先生讲过五运的规律,先生所讲的仅是五运之气各主一岁。

关于六十甲子,从甲年开始定运的问题,

我又与鬼臾区进一步加以讨论,鬼臾区说,

土运主甲已年,金运主乙庚年,水运主丙辛年,木运主丁壬年,

火运主戊癸年。

子午年是少阴司天,丑未是太阴司天,卯酉是阳明司天,

辰戌是太阳司天,巳亥年是厥阴司天,

这些,与以前所论的阴阳不怎么符合,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他是阐明其中的道理的,这里指的是天地运气的阴阳变化。关于阴阳之数,可以数的,是人身中的阴阳,因而合乎可以数的出的阴阳之数。至于阳明的变化,若进一步推演之,可以从十而至百,

由千而及万,所以天地的变化,不能用数字去类推,只能从自然万象的变化中去推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