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磁盤陣列是如何運作的?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縮寫,中文簡稱爲獨立冗餘磁盤陣列。簡單的說,RAID是一種把多塊獨立的硬盤(物理硬盤)按不同的方式組合起來形成一個硬盤組(邏輯硬盤),從而提供比單個硬盤更高的存儲性能和提供數據備份技術。

組成磁盤陣列的不同方式稱爲RAID級別(RAID Levels)。在用戶看起來,組成的磁盤組就像是一個硬盤,用戶可以對它進行分區,格式化等等。總之,對磁盤陣列的操作與單個硬盤一模一樣。不同的是,磁盤陣列的存儲速度要比單個硬盤高很多,而且可以提供自動數據備份。數據備份的功能是在用戶數據一旦發生損壞後,利用備份信息可以使損壞數據得以恢復,從而保障了用戶數據的安全性。

RAID的主要作用

雖然RAID包含多塊硬盤,但是在操作系統下是作爲一個獨立的大型存儲設備出現。利用RAID技術於存儲系統的好處主要有以下三種:

通過把多個磁盤組織在一起作爲一個邏輯卷提供磁盤跨越功能;

通過把數據分成多個數據塊(Block)並行寫入/讀出多個磁盤以提高訪問磁盤的速度;

通過鏡像或校驗操作提供容錯能力;

最初開發RAID的主要目的是節省成本,當時幾塊小容量硬盤的價格總和要低於大容量的硬盤。目前來看RAID在節省成本方面的作用並不明顯,但是RAID可以充分發揮出多塊硬盤的優勢,實現遠遠超出任何一塊單獨硬盤的速度和吞吐量。除了性能上的提高之外,RAID還可以提供良好的容錯能力,在任何一塊硬盤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都可以繼續工作,不會受到損壞硬盤的影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