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手

抓手

“抓手”是近几年出现频率较高的新词之一,尚未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入。

“抓手”的原义是指人手可以把持(抓握)的部位,只要把手“抓”在上面,人便有了依托,有了凭借,如果没有“抓手”,某些活动和工作就无法开展。买电视机,纸箱上有“抓手”。乘公共汽车,车厢里有“抓手”。包装后的商品和礼品,都有“抓手”。各种机械和工具,没有抓手,人就无法操控。

中文名:抓手

近    似:着力点着力处

范    围:日常生活中,“抓手”无处不在

特    征:出现频率较高

近义词:着力点、着力处

当前,“抓手   ”一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如“以……为抓手”、“把……作为……的抓手”、“……是……的重要抓手”成为常见句子结构。在某些领导的讲话稿中,甚至使用排比段式,列举一项工作的多样“抓手”;不少新闻专稿也使用“以××为抓手,发展××产业”为标题。但它的使用在语体分布上有一定局限,主要活跃在政治文本和新闻报道中,内容主要指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重要工作、中心任务,在个性化写作(包括网络写作)中使用极少。它在党报党刊上频频露脸,但在文学作品中却十分鲜见。由于目前“抓手”一词的含义不够确定,它有时是重要工作、重要举措的意思,有时只是一般的工作途径、方法、契机、手段、凭借、载体等含义,有时又指突破口、切入点。它的流行主要来自于党政官员、官方媒体、文秘人员的争相效仿,在某些讲话和文件中有滥用之嫌,甚至引起一些争议,被部分网民讥为“新八股词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