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主题提炼

我将此诗的主题分为两个方面分论详述:

一、《春江花月夜》中自我精神剖析:

张若虚,吴中四杰之一,卒年不详,一生流传于世仅两首诗,其中以《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其实广为流传,代代相诵,现已成为传世不衰的诗音中的一个巅峰。

诗人无意间登临江边小憩,那是一个春天的晚上,空气中弥散着不知名的花草香。那弯亮月何方何时升起呢?诗人没有细想。诗人在江边暗自踱步,独身一人时,会想些什么啊?不待思考,诗人被眼前的景色迷了神,诗情起: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在想些什么呢?

——江水、月亮,还有他自己。

“何处春江无月明”是自然的规律,也是诗人对自己的反思疑问,年华虚度,壮志难酬啊,这一句是诗人“渐入佳境”寻得诗情之后的第一次超然过度,有眼前之景的无常、规律再联想到己身:人类在自然万物中,终归不过是极小极小的一粒。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一段是诗人的自问自答,由空间转向时间的规律的过渡,也是诗人第二次超然入佳境的表现。

二、《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入世情怀”的感知: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是再一次的过渡,诗人由己身想到了“谁人”,在诗情积淀到一个顶峰的时刻,江边望月的张若虚迸发出了一种“推己及人”的本能情怀,谁人?相思于明月楼?这不难看出,实则是诗人自己,他独自一人江边望月的感觉,无人可诉,却是一个“谁人”替代了。从此便是一发不可收拾:月徘徊、妆镜台、卷不去、拂还来。再到“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诗人竟又走出迷境,兀自清醒:月华流照君是诗人的一个请愿:愿人世间如他这般恣意诗情的人、平凡的人也能共赏此间月华。

诗要结尾了,最后:鸿燕、鱼龙、闲潭、春半、江潭、碣石,再一个过渡——“不知沉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再度回归自然,但又超脱于自然。

《春江花月夜》从一个高潮过渡到另一个高潮,在最后将诗人情怀升华到了一个巅峰,犹如一首绝世名曲奏罢,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

                                2019年3月31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