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Scrum做项目管理真实案例之三

引言:

我会以系列文章的形式跟踪记录我现在正在做的一个完整运用Scrum管理项目的笔记,里面会有一些经验教训总结心得,以便读者与我互相学习勉励。有写的不对的或者写的不好的地方还请海涵,当然我更希望大家多多提宝贵意见,读者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之六

============================================================================================

正文:

        我尽量保持每周都会跟大家分享一点我在上一个Iteration周期中碰到的问题以及收获,所有不一定有很多东西可以写,但是我尽量能把我认为有意义的东西留下来。

        每次到了周五都会有一种罪恶感,到底我上一个Iteration完成了没有,对于敏捷来说,我们每一个Iteration或者是Sprint也好,都应该是阶段可交付。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有一些对用户有价值的Story完成了。Iteration的产物不在多,而在于是否有可交付的Story,而对于可交付这个词我不知道大家的理解是不是一样,至少我认为就是得到客户的认可,对客户是可以用的场景或功能。而到目前位置我们已经结束第三个Iteration了。应该来说应该有东西可交付了。但是作为PM或者PO的我来说,我觉得还没有一个Story是可交付的。因为我认为可交付的意思是说,这个Story的价值都已完成,可以Demo演示给用户看,并且达到验收准则。那么关键词就是价值、Demo、验收准则。什么是价值?简单来说就是对用户来说是有意义的,最实惠的。比如说用户要一个查询系统特定用户权限的功能,那么我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做一个权限查询的功能模块,可以查询所有用户的所有权限的通用模块。还有一种做法是,在特定场景下,按照特定用户查询权限。第一种很通用,满足客户要求了,甚至超出了,但是这样就是好的吗?第二种看起来很呆板,但是是不是用户更想要的呢?而且开放花的功夫比第一种更小,带来的价值更大。然后是Demo,为什么要强调Demo呢,我看来有这么几个优点,1.不是开发环境,可以更接近正式环境。2.更直观,不管是演示还是用户体验也好都很好。3.如果要做Demo开发人员会更用心,不会认为只是随便跑跑看。最后是要收准则,我的验收准则很简单就是在我这里0缺陷。有的人可能会说是不是太苛刻,我觉得并不苛刻,我是一个非专业测试人员,我更关注的是业务、价值,在我常规业务操作下还有缺陷的话,我相信真实用户也是不能接受的。

        最后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项目运行到目前为止碰到的沟通问题,我是如何应对的。

        首先要费点口舌介绍一下我目前的团队成员大致情况,PM项目经理1人,TM技术经理1人,开发6人,美工前端2人,测试2人,QA1人。 因为我们不是完全按照敏捷Scrum角色来定义,所以角色会比较多,公司规定嘛,没有办法。所以这么看来沟通就非常的重要了。我画了一个简单示意图,该图以开发一个完整Story为前提,以开发这个角色为主线,在开发过程中我们的团队协调沟通示意。自己理解,请高手们海涵,欢迎拍砖!呵呵


      OK,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吧,下次我想改讲一讲Iteration Planning Meeting了。谢谢收看。马上三八妇女节了,提前预祝天下辛劳的妇女们节日快乐。


注:如有转载还望标明出处,谢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