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爸爸與富爸爸讀後感 (1)

最近讀了窮爸爸與富爸爸的書籍,兩個爸爸,兩種不同的人生,下面是一些小感悟,希望和大家共勉!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第一部分: 別讓金錢支配你的生活

爲金錢工作很容易,特別是當你一談到錢就感到恐懼的時候。正是出於恐懼的心理,人們纔想找一份安穩的工作。
富爸爸告訴羅伯特:“大多數僱員拿到工資單的時候感覺和你一樣,總覺得錢不夠,而且他們還要支付稅款,而你拿到的還是100%的工資。在9歲時,你已經有了爲錢工作的體驗了。你只需把上個月的生活重複50年,你就會知道,大多數人是如何度過一生的了。”

大多數人都希望有一份工資收入,因爲他們都有恐懼和貪婪之心。一開始,沒錢的恐懼會促使他們努力工作,得到報酬後,貪婪或慾望又讓他們想擁有一切用錢能買到的好東西。

於是這些人就形成了一種模式:起牀,上班,付賬,再起牀,再上班,再付賬。

他們害怕付不起賬單,害怕被解僱,害怕沒有足夠的錢,害怕重新開始。

爲了尋求保障,他們會學習某種專業,或是做生意,拼命爲錢而工作。大多數人成了錢的奴隸,但是對於改變自己的處境卻束手無策。

金錢主宰着他們的生活,控制了他們的情感和靈魂,他們卻拒絕去分辨真相。爲錢拼命工作,以爲錢能買來快樂,但殊不知這是很殘酷的。

半夜醒來想着還有許多賬單要付是一種可怕的生活方式,以工資的多少來決定過什麼樣的生活,並不是真正的生活。
羅伯特九歲那年,他爲富爸爸工作,一天,他來向富爸爸提加薪的事,但富爸爸確對羅伯特說:“去幹活吧,這次我一分錢都不會給你們的。”

羅伯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是來要求加薪的,可是現在居然連薪水都沒有了。但是他承認富爸爸說得對,儘管自己不理解。

別讓金錢支配你的生活——這是富爸爸給羅伯特上的很深刻的一課。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第二部分:學會讓感情跟隨你的思想

造成貧困和財務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恐懼和無知,人生實際上是在無知和覺醒之間的一場鬥爭。

這種鬥爭實際上就是你時刻都要做的一種決定:是通過不斷學習打開自己的心扉,還是封閉自己的頭腦?

工作只是面對長期問題的一種暫時的解決辦法。大多數人心裏只有一個問題,並且亟待解決,那就是月末要付賬了。

對錢的無知和恐懼控制了他們的生活,他們沒有時間問問自己:還有什麼別的法子嗎?他們的思想被感情,而不是頭腦控制着。

“要學會讓感情跟隨你的思想,而不是讓思想跟隨你的感情。我就會把你們帶上這條佈滿荊棘的道路,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它。我會帶你們去大多數人都害怕去的地方,跟着我,你們就要拋棄爲錢工作的觀念,學習如何讓錢爲你們工作。”

富人實際上是在“造錢”,他們從不爲錢而工作。

富爸爸說,富人知道錢是虛幻的東西,就像掛在驢子面前的胡蘿蔔一樣。正是恐懼和貪婪使無數人緊抓着這個幻覺不放,還以爲它是真實的。

忘記你的工資,去探索比拿工資更掙錢的方法。機會就擺在人們的眼前,但是大多數人看不到。如果你能看到一個機會,就註定你會在一生之中不斷地發現機會。

羅伯特和好朋友邁克發現的第一個機會是租借連環畫。

他們到舊書店裏買來那些等待處理的連環畫,僱傭了邁克的妹妹作爲管理員,開設了一個租借閱覽室。

他們向每個進入閱覽室的小孩收費10美分,在以後的三個月裏,他們平均每星期都能夠賺到9.5美元。

他們偶爾還會去店裏幹活兒,儘管富爸爸不再付給他們工錢,卻教會了他們更多的東西。
教會他們如何讓感情跟隨思想走,如何讓思想決定自己做什麼事情。

讓感情跟隨你的思想–這是富爸爸給羅伯特上的第二課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按部就班的按照固定的時間過日子,但是我們確忽視了生活中的衆多可能性,衆多創造性,人可以有多種活法,關鍵看自己的思想在什麼層面,所以一個人的思維方式一定會決定這個人的 人生高度。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第三部分:學習財務知識

1990年,邁克接管了富爸爸的商業王國,他做得相當成功。

1994年,47歲的羅伯特選擇了退休,他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他的資產已經多到能夠自我增值。

世界總是變化得太快,錢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只有知識才能解決問題並且創造財富,那些不是靠財務知識掙來的錢也不會長久。

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在生活中你掙了多少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留下了多少錢。

我們都聽說過窮人買彩票中獎的故事,他們一下子暴富起來,但不久又變窮了。他們雖然得到了上百萬美元,但很快又回到他們最初時的樣子。

富爸爸在羅伯特很小的時候就告訴了他:“如果你想發財,就要學習財務知識。”富爸爸爲羅伯特和邁克打下了堅實的財務知識基礎。

如果你想致富,你必須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區別,並且購買資產。這就是唯一的規則。

富爸爸告訴兩個孩子:“富人獲得資產,而窮人和中產階級獲得負債,只不過他們以爲那些負債就是資產。”

那麼,什麼是資產,什麼又是負債呢?

資產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裏的東西,也可以用收入來替代。比如你購買的能夠增值的基金。

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裏取走的東西,也可以簡稱爲支出。比如你每個月都需要還的房貸。

收入和支出表示了我們資金的流動,因此也被稱爲“現金流”。

如果你想致富,只需不斷買入資產就行了;如果你只想當窮人或是中產階級,只要不斷地買入負債。

正是因爲不知道資產與負債的區別,世界上纔會有這麼多人有財務問題。

通常情況下,大部分人的支出總是和收入持平,所以沒有錢去投資。

但是富人則致力於投資,減少負債,資產項產生的收入足以彌補支出,他們還可以用剩餘的收入對資產項進行再投資。於是,資產項不斷增長,相應的收入也就越來越多,富人也就越來越富。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第四部分:學會購買有益的資產

一個受過高等教育且事業有成的人,同時也可能是財務上的文盲。我們去學校學習以獲取知識和專業技能,但是並沒有獲得財務技能。

所以,成千上萬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雖然取得了事業上的成功,但是卻發現自己仍在財務問題中掙扎。

大多數人不明白自己爲什麼會遭遇財務困境,這是因爲他們不明白現金流。

窮人和中產階級往往被金錢的力量控制着。他們的教育中缺少的不是如何掙錢,而是如何花錢,即掙了錢後該怎麼辦?他們很難想明白:是誰拿走了他們手中的錢?

過多的支出把家庭拖入債務和財務不穩定的旋渦之中,即使人們工作業績優秀、收入固定增長,也會出現這種情況,而這種高風險的生活正是由於缺乏財商教育造成的。

比如,在房子屬於資產還是負債這一問題上,很多人想當然地把房子列入了資產。但是,如果你爲了住一棟大房子,而背上難以承受的房貸,房子只會讓你債臺高築。

多數人一生都在爲一所他們從未真正擁有的房子而辛苦地工作,他們不得不花上30年的時間來償還房貸。

這樣的情況下,房子不是一種資產,而是一種負債,因爲它把錢從我們口袋裏掏走了。

房子造成的最大損失是致富機會的損失。如果你把所有的錢都投在了房子上,你就不得不努力工作,因爲你的現金正不斷地從支出項流出,而不是流入資產項,這是典型的中產階級現金流模式。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第五部分:學會爲自己工作

大多數人的一生,其實在爲別人工作,而非他們自己。

首先他們要爲公司的老闆工作,其次是通過納稅爲政府工作,最後是爲向他們提供住房按揭貸款的銀行工作。因此,他們幾乎失去了實現財務自由的機會。

由於早年缺乏必要的財務知識教育,造成中產階級財務上的風險,而他們必須迴避風險,因爲他們的財務狀況不容樂觀。他們的資產負債表從來沒有平衡過,負擔着大量債務,而且沒有能夠產生收入的真實資產。

所以,當真正的“關係一生的機會”來臨時,這些人無法抓住,他們必須保證安全,因爲他們工作得非常辛苦,並負擔着高額的稅收和債務。

稅收之所以被接受,是因爲大衆相信羅賓漢式的經濟理論,即劫富濟貧。

稅收一開始是針對富人,但是政府對錢的胃口越來越大,以致中產階級也要被徵稅,且稅收的範圍不斷地向窮人擴展。

在稅收的發展過程中,政府制定的一些免稅政策讓富人看到了機會,他們不按同一套牌理出牌。

比如,他們可以通過成立一家公司來進行合理避稅,所有的生活支出都被計入公司的戶頭,他們也就無需爲此而繳納個人稅。

窮人則對此毫無辦法,他們不得不老老實實地向政府交稅。

有關企業的法律知識給予富人超出窮人和中產階級的極大優勢。稅收中“劫富”的呼聲無論多高,富人們總會有辦法從中脫身,這就是稅收最終總會落到中產階級頭上的原因。

富人勝過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是因爲他們明白錢的力量。

真正的資本家則利用他們的財務知識,藉助於公司的保護來避稅,公司的確可以保護富人。

美國的稅法允許人們採用合理的方法避稅,大多數人都可以運用這些方法,但實際上只有富人才常用它們,因爲他們關注自己的事業。

窮人和中產階級沒有這種智慧,所以他們只能無償貢獻、坐以待斃,儘管支付着高額的稅款,但卻很少想到要使用合理、合法的手段避稅。

在貸款和稅收的雙重壓力之下,人們應該怎樣擺脫被金錢支配的生活,從而實現真正的財務自由呢?

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要隨時保持好奇心,不斷向前,不斷學習,成功的路就這樣不知不覺走出來了。
沒有誰剛開始就很成功的,也沒有誰剛開始就很有錢的,每個成功的人、有錢人都是在自己人生途中不斷摸索爬行,慢慢琢磨出屬於自己的道路,所以只要不停下來,只要勇往直前,說不定鑽石就在眼前爲自己指引道路呢?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