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次百度面試有感

前一段時間去百度面試了,我想bat是很多做技術開發人的一個夢,總感覺做了技術這一行要是能進一下bat,那麼自己的技術生涯也算完美了。前一段時間有機會去百度面試了一下,雖然沒進,但是收穫還是很多了。

雖然百度的鵬寰大廈地理位置很偏,雖然大樓外面看上去不是很顯眼不是很現代化,雖然進去面試看公司佈局也不是很整潔高大上。但是百度終究是百度,從進玻璃門到大廳,再到休息區很多的沙發,高大威猛的大堂引導小夥,二維碼標籤,川流不息的員工,一個個不同部門的面試者等等,還是能夠窺探出來這是一家有實力的公司的,bat的b,沒毛病。

這次面試,週一接到面試邀請,我準備了三天。其實,每次面試不是一次考試呢。只是我們對待每場考試的看重程度不同,比如一門開卷考試或者思想課,選修課等等的考試我們也許會比較不看重,反正都能過,隨便應付一下得了。如果是高考或者分班考試或者期末考試,我們就會非常重視。因爲它決定我們的今後幾個月,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發展。百度的面試我當然是非常看重,如果能進去,學技術待遇不說,關鍵是還能鍍金啊。別人一問你在哪上班,我在百度上班,一般情況下人家都會說:牛逼,能進百度。畢竟是國內一線公司,進百度有時候相當於高考進了一所名牌大學。你看很多公司招聘信息都說:有一線互聯網公司經驗者優先。還有很多公司宣傳自己都說,公司員工都來自百度 阿里 騰訊 360等知名公司。這不就像是很多公司說我們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大多來自清華,北大,北航,北郵嗎。由於我是在職,並沒有每天去看面試題,這次算是臨陣磨槍吧,我連着在地鐵,家裏,公司都看面試相關的東西。當然在公司是把自己的工作完成以後纔看的。

但是知識這個東西是需要積累的,技術的深度也是需要積累的,不可能說突擊幾天就可以把深度和所有的知識點都學會記在心裏。
很顯然,最終我還是被虐了

還是說說自己的收穫吧,我感覺最大收穫是以下幾點吧

  • 積累的力量,這句話來自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 知識是需要積累的,深度也是需要積累的。基礎的知識,有時候溫故知新,忘了模糊了還可以很快找回來。但是技術深度的不可能很快得到,需要你在工作中看源碼看別人的分析積累的。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一份工作機會很多人都想要,你能得到你肯定要比別人更有深度,基礎更紮實。
  • 公司,給你一份工作,我們要懂得負責和感恩。當時我的app在給面試官演示的時候出現一個bug,其實這個bug我早就知道一直沒有修復,原因是,我們使用的是一個下拉刷新,上拉加載的庫,這個庫有點問題,就是每次變換底部佈局的時候都會重新進行一次刷新佈局,這樣就會有一個問題,我的webview會重更新刷新,重新跑到最上面。當時看到這個問題時,面試官都不想跟我說話了。他嘴上不說話,我能夠感覺到他肯定不會要我了。你作爲一個開發者,公司僱傭你去工作,你在這家公司的工作都沒有做好,你怎麼保證你在我這裏可以把工作做好。有一種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感覺,這個坑你今天沒填,說不定有一天你會被這個坑絆倒。也許有個小 bug着急上線你可以選擇先上線,但是有追求的開發一定會趕緊找方案把這個問題解決,解決問題就是對工作的負責,就是技術的提升,就是能力的體現。
  • 舒適區的問題,在一家公司呆久了,特別是氛圍比較寬鬆,待遇也不錯的公司,就會產生舒適區的問題。人都是有惰性的,這個時候你可能就沒有動力去提升自己,發現不了你自己已經原地踏步很久了,很多不安與現狀的競爭對手他們在不斷地進步,也許他們比你還小個一兩歲。
  • 定期去面試,最少半年要去面試一下。面試是一個查漏補缺的過程,也是一個提升自我,發現問題的機會。特別是那種在舒適區久了,開始出現惰性的人。也許你是你的自我推動力很強的人,可以不去面試發現問題,因爲你每天都在進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