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爸爸与富爸爸读后感 (1)

最近读了穷爸爸与富爸爸的书籍,两个爸爸,两种不同的人生,下面是一些小感悟,希望和大家共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部分: 别让金钱支配你的生活

为金钱工作很容易,特别是当你一谈到钱就感到恐惧的时候。正是出于恐惧的心理,人们才想找一份安稳的工作。
富爸爸告诉罗伯特:“大多数雇员拿到工资单的时候感觉和你一样,总觉得钱不够,而且他们还要支付税款,而你拿到的还是100%的工资。在9岁时,你已经有了为钱工作的体验了。你只需把上个月的生活重复50年,你就会知道,大多数人是如何度过一生的了。”

大多数人都希望有一份工资收入,因为他们都有恐惧和贪婪之心。一开始,没钱的恐惧会促使他们努力工作,得到报酬后,贪婪或欲望又让他们想拥有一切用钱能买到的好东西。

于是这些人就形成了一种模式:起床,上班,付账,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账。

他们害怕付不起账单,害怕被解雇,害怕没有足够的钱,害怕重新开始。

为了寻求保障,他们会学习某种专业,或是做生意,拼命为钱而工作。大多数人成了钱的奴隶,但是对于改变自己的处境却束手无策。

金钱主宰着他们的生活,控制了他们的情感和灵魂,他们却拒绝去分辨真相。为钱拼命工作,以为钱能买来快乐,但殊不知这是很残酷的。

半夜醒来想着还有许多账单要付是一种可怕的生活方式,以工资的多少来决定过什么样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生活。
罗伯特九岁那年,他为富爸爸工作,一天,他来向富爸爸提加薪的事,但富爸爸确对罗伯特说:“去干活吧,这次我一分钱都不会给你们的。”

罗伯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是来要求加薪的,可是现在居然连薪水都没有了。但是他承认富爸爸说得对,尽管自己不理解。

别让金钱支配你的生活——这是富爸爸给罗伯特上的很深刻的一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部分:学会让感情跟随你的思想

造成贫困和财务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恐惧和无知,人生实际上是在无知和觉醒之间的一场斗争。

这种斗争实际上就是你时刻都要做的一种决定:是通过不断学习打开自己的心扉,还是封闭自己的头脑?

工作只是面对长期问题的一种暂时的解决办法。大多数人心里只有一个问题,并且亟待解决,那就是月末要付账了。

对钱的无知和恐惧控制了他们的生活,他们没有时间问问自己:还有什么别的法子吗?他们的思想被感情,而不是头脑控制着。

“要学会让感情跟随你的思想,而不是让思想跟随你的感情。我就会把你们带上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避开它。我会带你们去大多数人都害怕去的地方,跟着我,你们就要抛弃为钱工作的观念,学习如何让钱为你们工作。”

富人实际上是在“造钱”,他们从不为钱而工作。

富爸爸说,富人知道钱是虚幻的东西,就像挂在驴子面前的胡萝卜一样。正是恐惧和贪婪使无数人紧抓着这个幻觉不放,还以为它是真实的。

忘记你的工资,去探索比拿工资更挣钱的方法。机会就摆在人们的眼前,但是大多数人看不到。如果你能看到一个机会,就注定你会在一生之中不断地发现机会。

罗伯特和好朋友迈克发现的第一个机会是租借连环画。

他们到旧书店里买来那些等待处理的连环画,雇佣了迈克的妹妹作为管理员,开设了一个租借阅览室。

他们向每个进入阅览室的小孩收费10美分,在以后的三个月里,他们平均每星期都能够赚到9.5美元。

他们偶尔还会去店里干活儿,尽管富爸爸不再付给他们工钱,却教会了他们更多的东西。
教会他们如何让感情跟随思想走,如何让思想决定自己做什么事情。

让感情跟随你的思想–这是富爸爸给罗伯特上的第二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按部就班的按照固定的时间过日子,但是我们确忽视了生活中的众多可能性,众多创造性,人可以有多种活法,关键看自己的思想在什么层面,所以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一定会决定这个人的 人生高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三部分:学习财务知识

1990年,迈克接管了富爸爸的商业王国,他做得相当成功。

1994年,47岁的罗伯特选择了退休,他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他的资产已经多到能够自我增值。

世界总是变化得太快,钱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有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并且创造财富,那些不是靠财务知识挣来的钱也不会长久。

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在生活中你挣了多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留下了多少钱。

我们都听说过穷人买彩票中奖的故事,他们一下子暴富起来,但不久又变穷了。他们虽然得到了上百万美元,但很快又回到他们最初时的样子。

富爸爸在罗伯特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了他:“如果你想发财,就要学习财务知识。”富爸爸为罗伯特和迈克打下了坚实的财务知识基础。

如果你想致富,你必须明白资产和负债的区别,并且购买资产。这就是唯一的规则。

富爸爸告诉两个孩子:“富人获得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获得负债,只不过他们以为那些负债就是资产。”

那么,什么是资产,什么又是负债呢?

资产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也可以用收入来替代。比如你购买的能够增值的基金。

负债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也可以简称为支出。比如你每个月都需要还的房贷。

收入和支出表示了我们资金的流动,因此也被称为“现金流”。

如果你想致富,只需不断买入资产就行了;如果你只想当穷人或是中产阶级,只要不断地买入负债。

正是因为不知道资产与负债的区别,世界上才会有这么多人有财务问题。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人的支出总是和收入持平,所以没有钱去投资。

但是富人则致力于投资,减少负债,资产项产生的收入足以弥补支出,他们还可以用剩余的收入对资产项进行再投资。于是,资产项不断增长,相应的收入也就越来越多,富人也就越来越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四部分:学会购买有益的资产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且事业有成的人,同时也可能是财务上的文盲。我们去学校学习以获取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并没有获得财务技能。

所以,成千上万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虽然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但是却发现自己仍在财务问题中挣扎。

大多数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遭遇财务困境,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现金流。

穷人和中产阶级往往被金钱的力量控制着。他们的教育中缺少的不是如何挣钱,而是如何花钱,即挣了钱后该怎么办?他们很难想明白:是谁拿走了他们手中的钱?

过多的支出把家庭拖入债务和财务不稳定的旋涡之中,即使人们工作业绩优秀、收入固定增长,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而这种高风险的生活正是由于缺乏财商教育造成的。

比如,在房子属于资产还是负债这一问题上,很多人想当然地把房子列入了资产。但是,如果你为了住一栋大房子,而背上难以承受的房贷,房子只会让你债台高筑。

多数人一生都在为一所他们从未真正拥有的房子而辛苦地工作,他们不得不花上30年的时间来偿还房贷。

这样的情况下,房子不是一种资产,而是一种负债,因为它把钱从我们口袋里掏走了。

房子造成的最大损失是致富机会的损失。如果你把所有的钱都投在了房子上,你就不得不努力工作,因为你的现金正不断地从支出项流出,而不是流入资产项,这是典型的中产阶级现金流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五部分:学会为自己工作

大多数人的一生,其实在为别人工作,而非他们自己。

首先他们要为公司的老板工作,其次是通过纳税为政府工作,最后是为向他们提供住房按揭贷款的银行工作。因此,他们几乎失去了实现财务自由的机会。

由于早年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教育,造成中产阶级财务上的风险,而他们必须回避风险,因为他们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从来没有平衡过,负担着大量债务,而且没有能够产生收入的真实资产。

所以,当真正的“关系一生的机会”来临时,这些人无法抓住,他们必须保证安全,因为他们工作得非常辛苦,并负担着高额的税收和债务。

税收之所以被接受,是因为大众相信罗宾汉式的经济理论,即劫富济贫。

税收一开始是针对富人,但是政府对钱的胃口越来越大,以致中产阶级也要被征税,且税收的范围不断地向穷人扩展。

在税收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制定的一些免税政策让富人看到了机会,他们不按同一套牌理出牌。

比如,他们可以通过成立一家公司来进行合理避税,所有的生活支出都被计入公司的户头,他们也就无需为此而缴纳个人税。

穷人则对此毫无办法,他们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向政府交税。

有关企业的法律知识给予富人超出穷人和中产阶级的极大优势。税收中“劫富”的呼声无论多高,富人们总会有办法从中脱身,这就是税收最终总会落到中产阶级头上的原因。

富人胜过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是因为他们明白钱的力量。

真正的资本家则利用他们的财务知识,借助于公司的保护来避税,公司的确可以保护富人。

美国的税法允许人们采用合理的方法避税,大多数人都可以运用这些方法,但实际上只有富人才常用它们,因为他们关注自己的事业。

穷人和中产阶级没有这种智慧,所以他们只能无偿贡献、坐以待毙,尽管支付着高额的税款,但却很少想到要使用合理、合法的手段避税。

在贷款和税收的双重压力之下,人们应该怎样摆脱被金钱支配的生活,从而实现真正的财务自由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要随时保持好奇心,不断向前,不断学习,成功的路就这样不知不觉走出来了。
没有谁刚开始就很成功的,也没有谁刚开始就很有钱的,每个成功的人、有钱人都是在自己人生途中不断摸索爬行,慢慢琢磨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所以只要不停下来,只要勇往直前,说不定钻石就在眼前为自己指引道路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