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投保5大原則,保險小白必看!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說,保險是騙人的,明明買了保險,就是不給理賠。細探緣由才發現,很多人都買錯了保險,在災難來臨的時候買錯的保險沒辦法給用戶足夠的保障,所以才造成了這樣的誤會,導致很多人經常去保險公司哭鬧,如何避免自己的保險不會買錯呢,首先要知道這幾點:

1、先大人,後小孩

家庭購買保險,一定要做到先大人,後小孩。對於家庭來講,大人的平安纔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唯一前提。

首先要保障家庭經濟支柱(家裏掙錢最多的人)的意外、重大疾病和壽險已經獲得了充分的保障,以防災難發生後,父母一方由於罹患癌症沒辦法繼續工作,孩子可以通過保險理賠得到的至少幾十萬的理賠款而生存下去,並且繼續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在大人保險沒有足夠配置之前,謹慎爲孩子購買保險。

2、先規劃、後產品

每個人家庭情況不一樣, 保險是一個綜合配置的過程,需要根據個人的基本情況,來進行綜合的考慮,所以要做到先規劃後產品。

現實生活中接觸到的銷售人員,通常只是服務一家保險公司。他的全部任務就是推銷這個公司的產品,經常推銷自己最瞭解而且佣金最高的產品,推薦的方案和家庭的實際情況不太吻合。這種情況下,如果預算不多,買錯了保險就會佔據預算,自然沒有其他的錢購買重疾險、醫療保險等。定製適合自己的保險配置方案纔會給到以後好的保障。

3、先保額後保費:

買保險自然是希望花最少的錢,獲得的更高理賠,所以是槓桿越高越好。雖然罹患重疾的概率較低,但是不幸發生的話,需要花費的金錢會特別多。除了要考慮治療疾病的費用,還要考慮治療過程中因爲無法工作,而導致的收入損失。如果人走了,還要考慮是否能留一筆可觀的理賠款,用於家庭後續正常的生活所需。

建議大家多瞭解一些保險做對比,選擇性價比高的保險,爲自己生活多一份保障。

4、先保障後理財

我們需要重點注意:購買保險的主要目的是獲得高額的保障,而不是理財。如果購買了理財型的保險,那麼這款保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年化百分之幾的理財收益,與此同時這款保險的保額也一定不會很高。常見的一些理財型的萬能險,保障額度只是和所交保費差不多。我們購買保險時,一定要找準出發點,先做好基礎的保障,比如重疾、意外、人壽保險等,如果我們有多餘的錢,可以購買理財型的保險,比如養老保險,或者兒女的教育金。

5、先人身後財產

只有我們人能夠健康順利的生活,一切纔會有意義,所以保險配置一定是先人身後財產,有條件情況下也要爲車子、房子等進行合理的購保險配置。在過去幾年國內發生的洪水、泥石流自然災害中,報案理賠的絕大多數是爲車子理賠,雖然很多人遇難去世了,但因爲沒有購買保險,所以無法獲得理賠,這也是我們國內的保險配置很嚴重的誤區之一。

安全才是最重要的,生命沒有了,就算是好東西也沒辦法享受。所以在購買保險的時候我們需要更加睿智,在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險購買人身險後考慮財產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