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第三章-閱讀

第三章 習慣一:積極主動(一)

——個人願景的原則

人性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不僅能消極選擇反應,更能主動創造有利環境。

採取主動並不表示要強求、惹人厭或具侵略性,只是不逃避爲自己開創前途的責任。

最令人鼓舞的事實,莫過於人類確實能主動努力以提升生命價值。

——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美國文學家及哲學家

現在請嘗試跳出自我,把意識轉移到室內屋頂的某個角落。然後以客觀的角度,觀察你閱讀本書的情況。你能夠把自己當作一個不相干的人來觀察嗎?

再換個方式,想一想現在的心情如何,你能夠用語言形容嗎?

接下來,請檢討心智是否反應靈敏,是否正在爲這個實驗的目的而納悶。

以上這些都是人類特有的精神活動,而動物則缺乏這種自覺(self-awareness),也就是自我覺察的能力。這是人之所以爲萬物之靈,以及能夠不斷進步的關鍵;同時也是我們能從經驗中汲取教訓,並且改善習性的根本緣由。

憑藉自覺意識,我們可以客觀檢討我們是如何“看待”自己——也就是我們的“自我思維”(self-paradigm)。所有正確有益的觀念都必須以這種 “自我思維”爲基礎,它影響我們的行爲態度以及如何看待別人,可說是一張屬於個人的人性本質地圖。有了這種認識之後,將心比心,我們也就不難體會他人的想 法。否則難免會以己之心度人之意,以致於表錯情會錯意。幸好人類獨有的自我意識,使我們能夠檢討自己的自我思維究竟確實發自內在,還是來自社會的制約與環 境的影響。

社會眼中的我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惟一想象來自“社會眼中的我”(social mirror)——依照時下流行的價值觀以及四周人羣的看法來衡量自己,那麼所看到的景象就彷彿是從哈哈鏡裏反射出來的自己。

“你從不守時。”

“你爲什麼不能保持整潔?”

“你準是一名藝術家!”

“你真能喫!”

“我不相信你會贏!”

“這麼簡單的事,你都弄不懂。”

然而,這些支離破碎的評語不見得代表真正的你,充其量不過反映說話者自身的想法與缺點而已。

目前一般人都認爲,人性是環境與制約作用的產物。的確,制約作用對人的影響極大,前面我們也提到這一點。但若認爲人的意志無法克服社會制約,未免錯得離譜。

不過這類“決定論”相當盛行,可分爲三大類:

一、基因決定論(genetic determinism):認爲人的本性是祖先遺傳而來。你的脾氣不好,那是因爲祖父母就是這樣,藉着基因承襲到你身上。

二、心理決定論(psychic determinism):強調你的個性是父母種下的因。父母的教養方式與童年的經驗,造就了今日的你。你從不敢強出頭,因爲從小爸媽告誡不可以這樣。你 每次犯錯都內疚不已,因爲你忘不了小時候表現欠佳所受到的排斥與心理傷害,以及被拿來與別人比較的感受。

三、環境決定論(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主張環境決定人的本性。周遭的人與事,例如老闆、配偶、子女,或者經濟狀況、國家政策,都可能是影響因素。這種理論是根據俄國 心理學家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以狗爲實驗,所得出的“刺激—迴應”理論。也就是我們對某一刺激的迴應,受制約作用所左右。這些理論是否正確,是否能自圓其說,有待商榷。

選擇的自由

要回答上述疑問,請先看弗蘭克爾(Victor Frankl)的感人事蹟。

他是一位受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心理學派洗禮的決定論者。這個學派認爲一個人的本性在幼年時期即已定型,而且會左右一生,日後改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弗蘭克爾由於身爲猶太裔 心理學家,二次大戰期間被關進納粹(Nazi)死亡營,遭遇極其悲慘。父母、妻子與兄弟都死於納粹魔掌,惟一的親人只剩下一個妹妹。他本人則受到嚴刑拷 打,朝不保夕。

有一天,他赤身獨處於囚室,忽然之間意識到一種全新的感受。日後他將此感受命名爲“人類終極的自由”(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當時他只知曉這種自由是納粹軍人永遠無法剝奪的。在客觀環境上,他完全受制於人,但自我意識卻是獨立的,超脫於肉體束縛之外。他可以 自行決定外界的刺激對自身的影響程度。換句話說,在刺激與迴應之間,他發現自己還有選擇如何迴應的自由與能力。他在腦海中設想各式各樣的狀況。譬如說,獲 釋後將如何站在講臺上,把這一段痛苦折磨學得的寶貴教訓,傳授給學生。

憑着想象與記憶,他不斷鍛練自己的意志,直到心靈的自由終於超越了納粹的禁錮。這種超越也感召了其他的囚犯,甚至獄卒。他協助獄友在苦難中找到意義,尋回自尊。

處在最惡劣的環境中,弗蘭克爾運用難得的自我意識天賦,發掘人性最可貴的一面,那就是人有“選擇的自由”(freedom to choose)。這種自由來自人類特有的四種天賦。除自我意識外,我們還擁有“想象力”(imagination),能超出現實之外;有“良知” (conscience),能明辨是非善惡;更有“獨立意志”(independent will),能夠不受外力影響,自行其是。

其他動物智慧再高,也不具有上述的稟賦。以計算機來作比喻,動物的程序是由本能與訓練設定,而且已經定型,無法更改。人類卻可自創程序,完全不受本能與訓練所約束。

因此,動物的能力有限,人類卻永無止境。但是生而爲人,如果也像動物一樣,只聽命於本能及後天環境的影響,發展自然極其有限。

決定論所依據的觀念主要來自對動物的研究,雖然在學理上有其價值,但人類歷史以及自我意識都證實,這類的人性地圖根本不確實。

“積極主動”的定義

弗蘭克爾在獄中發現的人性典則,正是追求圓滿人生的首要準則——“積極主動”(be proactivity)。

這個英文字如今經常出現在管理方面的著作裏,但大部分字典都查不到。它的涵義不僅止於採取主動,還代表人必須爲自己負責。個人行爲取決於自身,而非外在環境;理智可以戰勝感情;人有能力也有責任創造有利的外在環境。

責任感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能夠積極主動的人深諳其理,因此不會把自己的行爲歸咎於環境或他人。他們待人接物是根據自身原則或價值觀做有意識的抉擇,而非全憑對外界環境的感覺來行事。

積極主動是人類的天性,如若不然,那就表示一個人在有意無意間選擇消極被動(reactive)。消極被動的人易被自然環境所左右,在秋高氣爽的時節裏,興高采烈;在陰霾晦暗的日子,就無精打采。積極主動的人,心中自有一片天地,天氣的變化不會發生太大的作用,自身的原則、價值觀纔是關鍵。如果認定工作品質第一,即使天氣再壞,依然不改敬業精神。

消極被動的人,同樣也受制於社會“天氣”的陰晴圓缺。如果受到禮遇,就愉快積極,反之則退縮逃避。心情好壞建立在他人的行爲上,別人不成熟的人格反而是控制他們的利器。

理智重於情感的人,則經過審慎思考,選定自己的原則、價值觀,作爲行爲的原動力。他們與感情用事、陷溺於環境而無法自拔的人截然不同。

不過,這並不表示積極主動的人對外來的刺激無動於衷。他們對外界的物質、精神與社會刺激仍會有所迴應,只是如何迴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美國小羅斯福總統的夫人(Eleanor Roosevelt)曾說:“除非你同意,任何人都不能傷害你。”以印度民族主義者和精神領袖聖雄甘地(Gandhi)的話來說就是:“若非拱手讓人,任何人無法剝奪我們的自尊。”因此,令人受害最深的不是悲慘的遭遇,而是“默許”那些遭遇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這個觀念一時的確令人難以接受,對習於怨天尤人者尤其如此。但只有真心接納“昨日之我選擇了今日之我”的觀念,否則“選擇的自由”便成空談。

有一回我在薩克拉門託(Sacramento)演講,主題正是“積極主動”。講到一半時,聽衆裏一位女士突然站起來大聲喧譁,引起不少人側目。她自覺不好意思,才勉強坐回座位。可是依舊按捺不住,又向周圍的人大發議論,神情看來相當愉快。

我不禁想聽聽她的高見。等不及講到一個段落,就暫時打住,改請她上臺來,與大家分享心得。她終於有了一吐爲快的機會:

你們絕對想象不到我的心路歷程!我是一個護士,我負責看護過一個可能是世上最挑剔、最難侍候的病人。他從來沒有一句感激的話,反而處處找碴,處處作對,使我每天都過得很痛苦,然後又不由自主地把痛苦發泄在家人身上。其他護士也有同感,我們簡直就希望他早點死。

而你居然站在臺上大談積極主動,說什麼未得我同意,誰也不能把我怎麼樣。難道我的痛苦都是自找的?!這觀念委實令人難以接受。

可是我仍然不斷地玩味這番話,一直探索到內心最深處。我自問:我真有能力選擇自己的迴應嗎?

終於我發現自己的確有這個能耐,在硬生生吞下這苦澀的良藥,並承認痛苦是自己選擇的之後,我體認到人可以選擇不要痛苦。

那一刻我站了起來,只覺得自己像個重生的犯人,想向全世界宣言:“我自由了!我擺脫了牢籠!不再受制於別人給我的待遇。”

第三章 習慣一:積極主動(二)(1)

可見,不幸的遭遇固然會使人身心受傷,但是基本人格可以不受影響。愈是艱難痛苦的經驗,反而愈能砥礪志節,堅強意志,提升面對未來考驗的勇氣,甚至於感召他人。

前面提到的弗蘭克爾就是一個好例子。這類在逆境中堅忍不拔的事例不勝枚舉;或許是罹患重病,或許是嚴重殘障,卻因精神力量而受人欽佩,給人啓示。這種超越痛苦、超越環境、發揮人性光輝的經歷,的確發人深省。

我與桑德拉就擁有過這麼一位朋友卡羅,她是我們結婚時的伴娘,與桑德拉相交25年以上,交情匪淺。可惜卡羅得了癌症,不久於人世。即使如此,她依然異常堅 強,儘量不喫止痛藥,以便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心智與情緒。爲了替子女未來的每個成長階段留下一些感言,儘管十分虛弱,她還是設法對着錄音機,或直接向桑德拉 口述她的一生。桑德拉每每爲這份勇氣與苦心感動不已。

卡羅的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及愛心,使許多人都受到感召與啓發。我永遠忘不了,她過世前一天,我在她眼中所發現的人性光輝。

多年來,我常在許多場合做小規模的調查,看看有多少人曾自臨終者身上體會到類似的經驗,通常有這類經驗的約佔1/4。若再追問,這段歷程是否令人永難忘懷,以致會暫時產生“有所作爲的人都應該這樣”的感慨,這1/4的人在這個時候都有同感。

弗蘭克爾曾指出人生共有三種重要的價值,一是經驗價值(the experiential value),來自遭遇;二是創造價值(the creative value),出自個人獨創;三是態度價值(the attitudinal value),也就是面臨困境,如罹患絕症時的反應;這三種價值中,境界最高的是態度價值。依我多年的經驗證明,這種說法的確有道理。

逆境往往能激發思維的改變,使人以全新的觀點去看人與事,進而審視自己與生命的意義;並由此獲得難能可貴的見地,令人感動不已。

採取主動

人性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不僅能消極選擇反應,更能主動創造有利環境。

採取主動並不表示要強求、惹人厭或具侵略性,只是不逃避爲自己開創前途的責任。

我經常勸導有意更上一層樓的人,加倍積極進取,不妨做愛好和能力的測驗,研究適合從事的行業。甚至設法打聽試圖加入的機構正面臨何種難題,然後以有效的表達方式,向對方證明自己能夠協助他們解決問題。這叫做“顧問式銷售”(solution selling),是事業成功的主要訣竅之一。

通常前來諮詢的人都不否認,這麼做的確大有助於求職、晉升,只是一般人都找出各種藉口,不肯採取必要的步驟,主動開創機會。

“怎麼打聽某行業或某家公司的困境呢?誰肯幫我?”

“我不知該到哪兒去做愛好和能力的測驗。”

“我想不出來該如何表現自己。”

太多人只是坐等命運的安排或貴人相助,事實上,好工作都是靠自己爭取而來的。在我家,任何人都別想推卸責任,讓別人替他設法收拾殘局。即使孩子年紀還小,我照樣要求他們:“自己想辦法。”而家人也已習慣這種作風。

要求責任感並非貶抑,反而是一種肯定。主動是人的天性,尊重這種天性,至少可提供對方一面鏡子,以便清晰且未扭曲地反映自我。

由於個人的成熟度不同,對尚處於情緒依賴階段的人,不必期望太高。但至少可創造有利的氣氛,逐漸培養他的責任感。

化消極爲積極

積極主動與消極被動有天壤之別,尤其再配合聰明才智,差距就更遠了。

想要生命的產能與產出平衡,進而追求圓滿人生,主動精神實在不可缺少。因此本書其餘六個習慣,都是以積極主動的精神爲後盾。每個習慣都仰賴你積極主動,如果你消極等待,你就會受制於人,一旦受制於人,發展與機會便不會降臨。

我曾經參加過某個行業的每季業績檢討會,記得當時正值景氣落入谷底,那一行所受的打擊尤其大。因此會議一開始,各廠商的士氣都很低落。

第一天的會議主題是該行業的現況。許多業者表示,不得不裁掉熟識的員工,以維持企業的生存。結果會後,每個人都比會前還要灰心。

第二天討論該行業的未來,主題圍繞着日後左右其發展的因素。議程結束時,沮喪的氣氛又深一層,人人都認爲景氣還會更加惡化。

到了第三天,大家決定換個角度,着重於積極主動的做法:“我們將如何應對?有何策略與計劃?如何主動出擊?”於是早上商討加強管理與降低成本,下午則籌劃 如何開拓市場。以腦力激盪方式,找出若干實際可行的途徑,再認真討論。結果爲期3天的會議結束時,人人都士氣高昂,信心十足。

第三章 習慣一:積極主動(二)(2)

第一天的會議主題是該行業的現況。許多業者表示,不得不裁掉熟識的員工,以維持企業的生存。結果會後,每個人都比會前還要灰心。

第二天討論該行業的未來,主題圍繞着日後左右其發展的因素。議程結束時,沮喪的氣氛又深一層,人人都認爲景氣還會更加惡化。

到了第三天,大家決定換個角度,着重於積極主動的做法:“我們將如何應對?有何策略與計劃?如何主動出擊?”於是早上商討加強管理與降低成本,下午則籌劃 如何開拓市場。以腦力激盪方式,找出若干實際可行的途徑,再認真討論。結果爲期3天的會議結束時,人人都士氣高昂,信心十足。

這次會議的結論是:

一、本行業目前的情況並不好,未來的趨勢顯示短期內還會更惡化。

二、但我們採取正確的對策,改進管理,降低成本,並提高市場佔有率。

三、因此,這個行業的景氣會比過去都好。

積極主動又與積極思考有所不同。積極主動不僅承認現實,也肯定人有權選擇對現實環境做出積極迴應。

任何團體,包括企業、社會團體及家庭,都可以彙集各個成員的聰明才智,對環境主動出擊,以達成羣體的共同目標,建立積極主動的企業文化。

不要說“我辦不到”

我們可以利用自我意識檢討自身的觀念,以言語爲例,它頗能真切反映一個人對環境的態度。

習慣於消極被動的人,言語中就會流露出推卸責任的個性。例如:

“我就是這樣。”彷彿是說:這輩子註定改不了。

“他使我怒不可遏!”意味着:責任不在我,是外力控制了我的情緒。

“辦不到,我根本沒時間。”又是外力控制了我。

“要是某人的脾氣好一點”,意思是:別人的行爲會影響我的效率。

“我不得不如此。”意味着:迫於環境或他人。

言語態度對照表:

消極被動

●我已無能爲力

●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使我怒不可遏

●他們不會接受的

●我被迫……

●我不能

●我必須

●如果

積極主動

●試試看有沒有其他可能性

●我可以選擇不同的作風

●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可以想出有效的表達方式

●我能選擇恰當的迴應

●我選擇

●我情願

●我打算……

有一次有位學生向我請假,因爲他想隨網球隊到外地比賽。

我問他:“你是自願,還是不得不去?”

“我真的沒辦法不去。”

“不去會有什麼後果?”

“他們會把我從校隊中剔除。”

“你希望有這種結果嗎?”

“不希望。”

“換句話說,你爲了想待在校隊所以要請假,可是缺了我的課,後果又如何呢?”

“我不知道。”

“仔細想一想,缺課的自然後果是什麼?”

“你不會開除我吧?”

“那是社會後果,是人爲的。反之,不能加入網球隊,就不能打球,那是自然後果。缺課會有什麼自然後果?”

“我想大概是失去學習的機會。”

“不錯,所以你必須兩相權衡,做個決定。我知道,換了我,也會選擇網球隊,但請決不要說你是被迫這麼做。”

最後這個學生當然還是參加比賽,但卻是出於自己的選擇。

行動勝過“感覺”

推諉責任的話語往往會強化宿命論。說者一遍遍被自己洗腦,變得更加自怨自艾,怪罪別人的不是、環境惡劣,甚至與星座也有關係。

我曾碰過這麼一位男士,他說:

“你說得很有道理,可是每個人的狀況不同。你看我的婚姻,我和太太已經失去了往日那種感覺,我真的很擔心,或許我們已不再相愛,這該怎麼辦?”

“已經不再有愛的感覺了?”

“是的,可是我們有3個孩子,真叫人放心不下,你可有什麼好建議?”

“去愛她。”我說。

“可是我告訴過你,我已經沒有那種感覺了。”

“去愛她。”

“可是你不瞭解,沒有了感覺如何愛?”

“正因爲如此,你纔要去愛她。”

“可是我辦不到。”

“老兄,愛是一個動詞,愛的感覺是行動所帶來的成果。所以請你愛她、關心她、照顧她……你願意這麼做嗎?”

在所有進步的社會中,愛都是代表動作,但消極被動的人卻把愛當做一種感覺。好萊塢式的電影就常灌輸這種不必爲愛負責的觀念——因爲愛只是感覺,沒有感覺,便沒有愛。事實上,任由感覺左右行爲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積極主動的人則以實際行動來表現愛。就像母親忍受痛苦,把新生命帶至人世,愛是犧牲奉獻,不求回報。又好像父母愛護子女,無微不至,愛必須通過行動來實現,愛的感覺由此而生。

關注圈與影響圈

從一個人對周遭事務關注範圍的大小,以及發揮影響力的意志強弱,也能判斷態度是否積極。每個人都有一些關注的問題,包括健康、子女、事業、經濟狀況或世界 局勢,這些可歸入“關注圈”(circle of concern)。其中,有些是個人可以掌握的,有些則無能爲力。把個人可以控制的事圈起來,就形成“影響圈”(circle of influence)。

第三章 習慣一:積極主動(三)

着重於“影響圈”的人,腳踏實地,不好高鶩遠;把心力投注於自己能有所作爲的事情,所獲成就將使影響圈逐步擴大。

反之,消極被動的人全神貫注在“關注圈”,時刻不忘環境的種種限制、他人的種種缺失,徒爲無法改變的狀況擔憂。結果是怨天尤人、畏畏縮縮,受迫害的感覺日益強烈。由於着力方向錯誤及由此而生的副作用,影響圈便會縮小。

前面曾提到我的一個兒子在學校適應不良,我與桑德拉都很擔心他不如人,受人輕視,這些都屬關注圈之內。起先我們把全部心力投注其上,完全處於被動,反而增添憂慮無助以及孩子的依賴心。

後來我們轉移目標到影響圈,產生了積極效果,不但改變了我們,最後也影響到孩子。因此我們不必擔憂外在條件,只要反求諸己,就足以化阻力爲助力。

由於每個人的地位、財富、角色與人際關係不同,在某些情況下,影響圈可能大於關注圈。這反映出此人自私淺薄,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受制於人。

影響力的發揮固然有其輕重緩急,無法完全脫離關注的目標。不過積極主動的人,關注圈應與影響圈不相上下,如此影響力才能做最有效的發揮。

別讓問題制服了你

根據自主程度的高低,人生的問題可分爲三類:個人可直接控制(與自身行爲有關);個人可間接控制(與他人行爲有關);無法控制(已成過去或客觀環境使然)。積極主動的人對影響圈中的這三類問題,都有應對之道。

●可直接控制的問題:解決之道在於改變習慣,這是我們絕對做得到的。本書第二部分“個人的成功”中討論到的習慣一、二、三即屬這一類。

●可間接控制的問題:有賴改進發揮影響力的方法來加以解決,這在第三部分“人際關係的成功”中的習慣四、五、六中有所討論。我個人即曾發掘過30餘種截然 不同的方法,足以影響他人。通常一般人頂多知曉個三四招:不外乎動之以情,說之以理;不成功便三十六計走爲上策或脣槍舌戰、拳腳相向。若能揚棄傳統壓制對 方的觀念,學習有效的新方式,你可以施展得更爲遊刃有餘。

●無能爲力的問題:我們的責任就是改變嘴角的線條——以微笑、真誠平和的態度,接納這些問題。縱使有再多不滿,也要學習處之泰然,如此纔不至於讓問題制服 了我們。不管一個問題是能直接控制還是無法控制,或是能間接控制,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都在於改變我們的習慣,改變我們的影響途徑,改變我們看問題的方式。而 所有這些,都在我們所能控制的影響圈之內。

用心擴大影響圈

一旦化學方程式有某一部分改變,整個化學變化就會改觀。同樣地,只要我們開始對環境做選擇性的迴應,影響力也會大增。

我曾經與一家公司合作過,該公司總裁精力旺盛,而且對流行趨勢反應極其敏銳。他才華橫溢,精明幹練,但是管理風格卻十分獨裁。對部屬總是頤指氣使,從不給他們獨當一面的機會,人人都只是奉命行事的小角色,連主管也不例外。

這種作風幾乎使所有主管離心離德,大多一有機會便聚集在走廊上大發牢騷。乍聽之下,不但言之成理而且用心良苦,彷彿全心全意爲公司着想。只可惜他們光說不練,以上司的缺失作爲坐而言卻不起而行的藉口。

例如一位主管說:“你絕對不會相信。那天我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他卻突然跑來指示一番。就憑一句話,把我這幾個月來的努力一筆勾銷,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再做下去。他還有多久才退休?”

有人答道:“他才59歲,你想你還能熬6年嗎?”

“不知道,反正公司大概也不會讓他這種人退休。”

然而,有一位主管卻不願意向環境低頭。他並非不瞭解頂頭上司的缺點,但他的迴應不是批評,而是設法彌補這些缺失。上司頤指氣使,他就加以緩衝,減輕屬下的壓力。又設法配合上司的長處,把努力的重點放在能夠着力的範圍內。

受差遣時,他總儘量多做一步,設身處地體會上司的需要與心意。假定奉命提供資料,他就附上資料分析,並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建議。

有一天,我以顧問的身分與該公司總裁交談,他大爲誇讚這位主管。以後再開會時,其他主管依然接到各種指示,惟有那位積極主動的主管,受到總裁徵詢意見,他的影響圈因此而擴大。

這在辦公室造成不小的震撼,那些只知抱怨的人又找到了新的攻擊目標。對他們而言,惟有推卸責任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因爲肯負責,就得不怕失敗,爲了免於爲自己的錯誤負責,有人乾脆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這種人以儘量挑剔別人的錯誤爲能事,藉此證明“錯不在我”。

幸好這位主管對同事的批評不以爲意,仍以平常心待之。久而久之,他對同事的影響力也增加了。後來,公司裏任何重大決策必經他的參與及認可,總裁也對他極爲倚重,並未因他的表現受到威脅。因爲他們兩人正可取長補短,相輔相成,產生互補的效果。

這位主管並非依靠客觀的條件而成功,是正確的抉擇造就了他。有許多人與他處境相同,但未必人人都會注重擴大個人的影響圈。

有人誤以爲“積極主動”就是強出頭、富侵略性或無視他人的反應,其實不然。積極主動的人只是反應更爲敏銳,更爲理智,能夠切乎實際並掌握問題的癥結所在。

印度聖雄甘地就曾受到印度議員的抨擊,因爲他不肯跟他們唱高調,譴責大英帝國奴役印度人民。相反地,他親自下鄉,在田間與農民同甘共苦。一點一滴努力經 營,腳踏實地建立影響力,最後終於贏得全國人民的支持。他沒有任何高官厚祿,以一介平民,憑着熱忱、勇氣、絕食以及道德說服的力量,終於使英國人投降。3 億人民因而脫離殖民地統治。

想了解一個人的關注圈與影響圈,從言談中就可看出端倪。描述關注圈的語句多半帶有假設性質。

“要是我的房屋貸款付清了,我就了無牽掛。”

“如果我的老闆不這麼獨裁……”

“如果我的丈夫脾氣好一點……孩子肯聽話……”

“如果我能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

“如果我學歷更高……”

至於反映影響圈的語句則多半強調自身的修養,例如:

“我可以更有耐心,更明智,更體貼……”

第三章 習慣一:積極主動(四)

返回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目錄
軒宇微信公衆號:
請輸入關鍵詞
首頁 > 勵志書籍大全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第三章 習慣一:積極主動(四)
上一篇
返回目錄
下一篇

史蒂芬·柯維

先從自己做起

“外在環境是造成問題的癥結所在”,這種想法不但錯誤,而且正是問題的根源。假使不能反求諸己,一味希望外在環境改變來達成個人的願望,無異於任憑別人擺佈。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改變個人的行爲,做個更充實、更勤奮、更具創意、更能合作

的人,然後再去影響環境。

我最欣賞《舊約》里約瑟夫的故事,約瑟夫便是一個盡其在我的人。他年方17就被親生手足賣至埃及,任何人處在同樣的境遇下,都難免自怨自艾,並對出賣及奴役他的人憤憤不平。但約瑟夫不這麼想,他專注於修養自己,不久便成了主人家的總管,掌理所有的產業,備受倚重。

後來他遭到誣陷,冤枉坐牢13年,可是依然不改其志,化怨憤爲上進的動力。沒有多久,整座監獄便在他的管理之下。到最後,更掌理了整個埃及,成爲法老以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

這種行爲的確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可是人人都可以爲自己的生命負責,爲自己開創有利的環境,而不是坐等好運或惡運的降臨。

舉例來說,如果某人婚姻出了問題,卻只顧揭發對方的過錯。這種做法於事無補,只不過強調錯不在我,且充其量證明你是個無能的受害者,並不能挽回婚姻。不斷的指責不但無法使人改過遷善,反而會令人惱羞成怒。

真正有效的策略應從自身能控制的方面着手,也就是先改進自己的缺失,努力成爲模範妻子或丈夫,給予對方無條件的愛與支持。我們當然也盼望能感受這份苦心,進而改善自己的行爲。不過對方的反應如何,並非重點所在。

除了好丈夫、好妻子,我們何妨試着做個好學生或好職員。如果遇上實在無能爲力的狀況,保持樂觀進取的心情仍是上上策,不管快樂或不快樂,同樣積極主動。有 些事物不是人力所能控制,比方說天氣,但我們仍可保持內心或外在環境的愉悅氣氛。對力不能及之事處之泰然,對能夠掌握之事則全力以赴。

不怕犯錯只怕不改過

在我們把生命重心由關注圈轉移至影響圈前,有兩件事值得考慮,那就是自由選擇的後果與錯誤。

每個人固然可以選擇自己的行爲與反應,但後果仍由自然法則來決定,非人力所能左右。比方一步跨到一列高速行駛的火車的正前方,可以出自個人的選擇,但後果卻在影響圈之外,非人所能控制。

又比方,有人喜歡玩弄欺詐手段,如果不被揭發,雖不會受到社會的懲罰,但是人格上的污點卻無論如何難以抹殺。

因此我們固然享有選擇的自由,可是也須承擔隨之而來的後果。人的一生中,選擇錯誤的機率頗大,無怪乎常會有悔不當初的遺憾,但木已成舟,這些都須列入個人無法控制的關注圈。

對於已難挽回的錯誤,積極主動的做法不是悔恨不已,而是承認、改正並從中汲取教訓,這樣才能真正反敗爲勝。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創始人沃森(T.J.Watson)曾說:

失敗是成功之母

犯了錯卻不肯承認,等於錯上加錯,自欺欺人。爲自己造成的錯誤編織各種理由加以辯解,則形同掩耳盜鈴,反而愈描愈黑,受害的還是自己。

因爲對我們傷害最深的,不是別人的所作所爲,也不是我們自身的缺失,而在於不能正視這些缺失。那就彷彿被毒蛇咬了,卻追上前想去抓蛇,反使毒性散得更快,還不如儘快設法吸出毒汁。因此,切勿文過飾非,以免一錯再錯。

作出承諾,信守諾言

讓我們再回到影響圈上,這個範圍所環繞的核心就是許諾與實踐諾言。對自己對別人有所承諾,並且從不食言,是積極主動精神最崇高的表現,同時也是個人成長的真義。憑藉人類天賦的自我意識與良知,我們可以檢討自己,找出猶待改進之處及尚可發揮的潛能。然後運用想象力及獨立意志,立定志向,許下承諾、矢志達成。這就是人類成長的過程。

許諾與立志可以使我們掌握人生。有勇氣許下諾言,即使是小事一樁,也能激發自尊。因爲這表示我們有自制力,並有足夠的勇氣與實力來承擔更多責任。經由不斷 許諾與實踐諾言,終有一天榮譽感會凌駕情緒性反應之上。所以,對自己信守諾言的力量,正是圓滿人生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之一。

積極主動:爲期三十天的試驗

我們雖沒有弗蘭克爾在死亡集中營的經歷,但是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瑣事,已足以使我們培養積極主動的精神,來應付人生無比龐大的壓力。不論是面對交通阻塞,或是顧客的無理要求,都需要這種修養。它表現在我們如何集中心力,如何看待問題以及如何遣詞用句上。

我建議各位利用30天的時間,身體力行積極主動的精神。在這30天內,全力專注於影響圈的事物,許下承諾並予以兌現。做照亮他人的蠟燭,而非評判對錯的法官;以身作則,不要只顧批評;解決問題,不要製造問題。

在婚姻、家庭、工作中,都可以試行這個原則。不必怪罪別人或文過飾非,不怨天,不尤人,但求盡其在我。

對他人的缺失要心存憐憫,別人如何待我,並不重要,要緊的是何以待人。別活在父母、同事或社會的驅使之下,請善用天賦的獨立意志,爲自己的行爲與幸福負責,如此才能享受最大的自由與幸福。

英國辭典編纂家兼作家約翰遜(Samuel Johnson)曾說:

滿意之泉必須源自內心。若不瞭解人性,而企求不改變自我就可以找到幸福的人,終其一生必定虛擲於無意義的追求之中,且日益增長其企圖擺脫的痛苦。

立即行動

一、以一整天時間,傾聽自己以及四周人們的用語,注意是否常有“但願”、“我辦不到”或“我不得不”等字眼出現。

二、依據過去經驗,設想近期內是否會遭遇一些令人退縮逃避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影響範圍之內嗎?你應該如何本着積極主動的原則加以應對?請在腦海中一一模擬。提醒自己,刺激與迴應之間還有餘地,並把握自由選擇的精神。

三、從工作或日常生活中,找出一個令你備感挫折的問題。判斷它屬於直接、間接或無法控制的問題,然後在影響圈內尋覓解決的第一步驟,並付諸行動。

四、試行積極主動原則30天,觀察影響圈是否有任何變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