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不喜歡滕王閣序

在高中時候,我很喜歡滕王閣序,大概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這往篇文章如此的華麗,二是王勃很有才華,年紀輕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寫出這麼好的文章。同時也對王勃英年早逝感到痛心不已。後來年紀大了,就慢慢的不喜歡了。文章還是那篇文章,很明顯是我變了,或者說是變成熟了,或者說是老了。

現在的我認爲滕王閣序是一篇詞藻非常華麗的無用文章。古代文人大多愛吹牛,吹牛是一種寫作手法,無可厚非,但是對一座樓閣吹得太過,就變成了無用的馬屁文章。我不單是針對滕王閣序,對用華麗詞藻來描述一個建築物的文章,我都不喜歡。此類文章,既無思想,詞藻又太過華麗導致與現實脫離太遠。

滕王閣序大體來講,不只寫建築物,也是在託物言志,前面廣博華麗溢美之言,展示自己的才華與淵博的知識。後面寫到時運不濟,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有能力無處發揮的鬱悶心情。

古代文人的命運大多與政治有關,單從文人的角度,把文章寫好就是成功,但是文才很好的人在官場上往往混得不好。我們所熟知的李白杜甫,官就當不好,後主李煜,皇帝也當不好。以王勃的才華,在官場失意,是理所當然。以文才在官場發揮,專業不對口,不過在古代文人除了當官可能沒有更好的謀生手段。

但是王勃的出身算是很好了,比一般普通公民好很多。出生在豪門望族,又有才華,年紀輕輕就在朝廷當了官,還是個博士。後來雖然被貶,但老爸還是在當官,所以路過南昌還被地方首腦邀請到滕王閣去喝酒。按現在的標準,是屬於體制內,官二代,雖然剛有些失意,但也不用太鬱悶,如果不求當大官,也至少不會像杜甫一樣窮,還能遠遊交友,飲酒寫詩作畫,也是很好了。

所以說滕王閣序,前面華麗詞藻描述樓閣,後面年少強說愁,就變成沒什麼意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