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包裝設計

     今年國家已經明確發佈了關於規範月餅價格、質量、包裝及搭售等行爲的公告,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制止天價月餅。說來,天價月餅再不叫停,這月餅市場價格的發展可能就會畸型嚴重了,像那標價31萬元的“中秋月餅”,完全就把月餅當成了一個幌子。

    中秋佳節,人們品嚐月餅,互送節禮,這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古老風俗。從這個角度看,讓月餅通過包裝體現更豐富的文化內涵,展示厚重高雅的民族傳統特色,那是一件好事情。因此生產廠家在月餅質量、品種方面下功夫之餘,做好月餅包裝是無可厚非的,只是有關方面該如何引導這“包裝”,有關部門該如何從根本上杜絕“把月餅當成一個幌子”的現象,那纔是治本的辦法。

    此乃月餅包裝之外的話題,我們還是言歸正傳。

    遍觀近年我市的月餅市場,令人欣喜的是,中秋文化色彩越來越濃郁,月餅文化品位較之過去大大提升,這,首先就表現在月餅包裝的精緻典雅、富於韻味。

    如我們記者採訪中提到的,由當年的油紙包裝月餅到如今的塑料獨立包裝、配上絕妙精巧盒子的月餅,僅從月餅包裝看,月餅在這十幾年取得的飛躍發展,就鑄造了“十年勝千年”的神話。

    我曾在家中的裝飾櫃上擺放了幾款手工比較精美的“花好月圓”、“古典仕女”、“三潭映月”、“嫦娥奔月”圖案的月餅盒,因此還被家裏人指責像賣月餅的。有一回,家人帶了兩位外國朋友回家,他們見了喜歡得不得了,掏了包裏值錢的東西要跟我換了去,最後還拼命擔心會不會被當作文物之類不讓離境;這兩天妹妹的一個好朋友要出國,妹妹問她本人想要什麼紀念禮物,沒想她“覬覦”的竟然是妹妹用的那個“七星伴月”音樂首飾盒,那音樂盒裏有《千里共嬋娟》、《彩雲追月》等音樂,而原來放置月餅的地方則可以用作收藏首飾,雖然盒子還顯得有些粗糙,但確實蠻有意思;去年,我採訪中山幾家大的月餅生產企業時,在他們的陳列室曾看過一些很有意境的包裝盒——用特有的國畫技法描繪出傳統的詩畫。如引用李白的“月光如水水如天,碧天如波夜雲軒……”;書寫着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古色古香,即使未嘗月餅也已被其意境陶醉。當時,生產月餅的企業家告訴我:中山的月餅質量在全國有較高的聲譽,因此中山的月餅生產企業都是比較務實地賣餅,幾乎沒有誰會像內地一些企業那樣搞月餅搭售,製造天價月餅。這,確實讓我們感覺欣慰。

    月餅與詩情畫意、音樂的藝術結合,構成了“月餅文化”的斑斕世界,讓月餅演繹的“綜合藝術”,不再追求豪華,而是着重追求深層次的文化內涵,讓月餅包裝設計重歸正題——不要奢華,要文化,這纔是大衆真實的要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