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初探

什么是中台?

中台是为了解决:“随着前台业务增多,后台没法迅速响应前端变化所带来的改变”的问题。

中台可以看作是对接层,负责统一对接前台的不同终端,并对后台各个子系统进行统一的封装,让前台能无感知的使用各项服务而不需要单独设计通道,从而起到简化业务架构的作用。

中台的核心本质就是服务共享,目标是支持前台的快速创新或试错,而实现的手段是微服务架构、敏捷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服务。

中台解决方案 = 能力输出 + 标准化中间件 

能力输出:为不同的前台业务提供可以重复使用的能力,形成一次建设多次使用。(中台虽要考虑复用性,扩展性,但是要考虑多少,考虑多深,需要需求分析人员(产品经理)衡量:必须要按照公司的核心业务规划来严格定义中台的能力,避免在中台出现过度建设的现象)。

标准化中间件(整合能力):在确定了公司的业务发展需要哪些能力之后,就需要做一个将每个能力进行封装,形成一个统一的可供前台业务端方便使用的中间件。注意点,要对原本不同终端中的叫法与含义定义统一化的输入输出。

中台划分

❶业务中台:提供复用服务,例如用户中心、统一营销、订单中心之类的开箱即用可重用能力

❷数据中台:提供数据分析能力、数据模型搭建,打通部门之间数据的阻碍,帮助从数据中学习改进,调整方向;

❸移动及算法中台: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算法服务,增强用户体验;

❹技术中台:提供自建系统部分的技术支撑能力,解决基础设施,分布式数据库等底层技术问题;

❺研发中台:提供自建系统部分的管理和技术实践支撑能力,可快速搭建项目、管理进度、测试、持续集成、持续交付;

❻组织中台:为各项目提供投资管理、风险管理、资源调度等。

一个企业在数字化道路上行进的路线应该是“系统化、中心化、平台化、中台化”,不能随意跨越。

中台与通用平台的关系。通用平台是指不带有业务特征,可以无差异的支撑各种业务开发,比如数据库、分布式中间件、容器服务、微服务框架等属于通用平台;中台构建在通用平台的能力,基于业务抽象出可以重用的功能模块,为业务应用所调用,业务应用可以基于中台快速构建,敏捷迭代开发。

“中台”可以理解为“微服务”,但中台需要使用产品管理的方式来对待。因为中台对外提供的服务需要不停的迭代,适应
业务的需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