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狀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關於閱讀現狀的擔憂,說我們許多人還停留在基礎閱讀這個層次。

基礎閱讀是什麼概念?就是閱讀的基本水平,這個層次是小學階段就完成的。也就是說,我們許多人的閱讀水平還停留在小學畢業水平。

也許有點誇張了,但想想也有道理,我們從小學階段開始識文斷字,語文老師指導我們如何閱讀一篇文章,如何理解一句話,如何概括中心思想等等,但中學以後,這類指導就少了,大多依賴於主動閱讀,語文的所謂閱讀理解也基本是套路,被應試的標準答案框定,因而,除非主動去學習一些閱讀技巧,否則,閱讀水平還真的只會停留在小學程度。

所以,有些中學生,甚至大學生,他們只會娛樂閱讀,只能讀一些小說消遣一下,如果涉及一些結構嚴謹、邏輯嚴密的作品,就沒有辦法了。這些人,說他閱讀水平還處於小學生程度,也就不算誇張了吧。

好在現在教育改革開始往語文方向傾斜,學校開始越來越注重閱讀,學生也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雖說很大程度上還是爲應試服務的,但也無形中增加了閱讀量與閱讀技巧。

學生如此,那麼成人呢?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在生活壓力山大的當下,靜下心來讀書似乎也成爲一種奢侈,所以流行快速閱讀、拆書閱讀等等,目的是提高閱讀效率。一本書,不可能每個字、每句話都是重要的,也不可能每一段、每一頁都是重要的,我們只要把其中的重點找出來,只要把其中的乾貨列出來,吸收其精華爲我所用,何必要逐字逐句讀呢?

快速閱讀、拆書閱讀對有些類別的書確實很有效率,但是,這一類閱讀對從中獲取信息和資訊是有效的,如果要促使內在感悟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恐怕不行。書和人一樣,有血有肉、有皮囊有骨架,我們能只保留骨架而不要皮囊血肉嗎?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瑣碎雜事多,可以理解,但沒說錯的話,除了政府要員、企業高管、大小老闆外,一般人8小時以外基本都耗在了手機上了吧,不管你在手機上幹啥了,基本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各類資訊鋪天蓋地。

如果把閱讀手機、電腦上的各類資訊也稱之爲閱讀,那隻能讓人想到一個詞——“奶頭樂”,想想也不難理解,幾乎所有的資訊都是經過謹慎挑選、精美包裝過的,它們能隨時隨地投放到我們面前的屏幕上,而且還能投人所好。讀這些東西,根本不用思考!

有些人確實喜歡讀書,也讀過不少書,但是,對讀過的書一知半解,甚至過段時間就忘了,和沒讀過一樣。這樣好讀書、讀書多,卻讀不懂、讀不深的人,有人稱之爲書呆子,希臘人更是給他們一個特有的名詞——半瓶醋。

當然,有許多人不僅愛讀書,也善讀書,有自己的書單和計劃,有自己的方法和技巧。這些人必定接受過良好的閱讀指導,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最後,給一點不算建議的意見:

1、閱讀有方向、有計劃。

2、一次只讀一本書。

3、做讀書筆記。

4、閱讀成本:可以網上淘書;可以買個kindle,感覺這是最經濟的方法,kindle資源還是非常多的,許多都是免費的,即使付費,價格也比實體書實惠得多。

5、閱讀介質:從健康角度和閱讀體驗來說,首選紙質書,其次kindle之類的墨水屏電子書,再次電腦,最次手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