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術考點解析——1-2步入設計殿堂

寫在前面:

       考試是上機考,多數都是單選,也有判斷和三兩個多選。所以命題分析起來還是很簡單的,不像信息技術主客觀加操作,但是信息技術考了好多年,底子比較厚,各種考點、“模擬題”都emmmmm非常非常非常到位,而且學生學習實踐的多,課程足。通用麼,呵呵,都是半路出家,很多人還多職兼任,所以真正能拿的出來的,並不多。這裏只總結一下一些細節和大的方向,也是最有含金量的,至於"模擬題",有時間的時候做一套模考系統吧,但肯定不會是免費的。

知識點解析:

1、技術與設計的關係: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制約。技術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設計是解決問題的途徑。它們的目的都是滿足人們的需求和願望,都以創新爲核心。

2、設計時應考慮的因素:    

      人、物、環境(使用者、產品、使用環境)的關係。

      造型、色彩、美感、人機工程學。

      人機工程學——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

             高效:提高工作效率,易於使用和操作

             健康:長期使用不對使用者的身體造成負面影響

             舒適:使用者的感受更舒服

             安全:不對使用者造成即時的傷害

      滿足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特殊人羣的需求,信息交互的需求。

3、設計的基本原則:

      科學性原則:遵循科學規律方可實現。設計更加合理。

      實用性原則:簡潔、方便、宜人、耐用的需求。

      創新性原則:適應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滿足人們新的需求。

      安全性原則:保障安全是人類的起碼需求。

      經濟性原則:物美價廉的需求。

      美觀性原則:滿足人們對美的事物的追求這一精神需求。

      技術規範性原則:符合技術標準。

           標準件(符合技術標準的零件):成本低、質量性能可靠、有互換性;減少設計工作量和成本。

      可持續發展原則:減少環境破壞、減少自然資源使用、減少結構成本、減少生產消耗、降低運輸消耗、減少使用中的污染、可回收再利用、減少垃圾量。

 

人機關係的四個目標考察是重點,題型簡單的就給個例子,問是什麼目標,上面知識點已經區分過了;稍微難一些會給一些例子,挨個區分是什麼目標。

技術與設計的關係應該是比較好區分的,舉個栗子:

      觸屏手機代替物理按鍵的手機,怎麼說?

當然,設計的基本原則還是重中之重:

      標準件有哪些好處?

      整個產品能稱之爲標準件嗎?

      其中創新性原則也會有考察,可能有很多人說,創新貫穿技術設計的始終,創新是核心,哪個技術設計不體現創新呢,這個不好考。但是,可以設計一些送分題嘛,例如一個紅外感應emmmmm自動門,安全性、美觀性、創新型、技術規範性怎麼選?

     當然,有些考察設計時應考慮的因素的題目可能稍微難一些,一般一眼就能看出來,看不出來就把握設計的基本、人機工程學、造型色彩美感中應更優先考慮哪些考慮一下,把幾個選項排序,最不靠譜的就不是應該考慮的因素;簡言之,就是對產品功能沒影響,一般使用者沒需求。但至少比系統設計和優化應考慮的因素容易很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