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 力扣 114. 二叉樹展開爲鏈表

題目描述(中等難度)

把一個二叉樹展開成一個鏈表,展開順序如圖所示。

解法一

可以發現展開的順序其實就是二叉樹的先序遍歷。算法和 94 題 中序遍歷的 Morris 算法有些神似,我們需要兩步完成這道題。

  1. 將左子樹插入到右子樹的地方
  2. 將原來的右子樹接到左子樹的最右邊節點
  3. 考慮新的右子樹的根節點,一直重複上邊的過程,直到新的右子樹爲 null

可以看圖理解下這個過程。

    1
   / \
  2   5
 / \   \
3   4   6

//將 1 的左子樹插入到右子樹的地方
    1
     \
      2         5
     / \         \
    3   4         6        
//將原來的右子樹接到左子樹的最右邊節點
    1
     \
      2          
     / \          
    3   4  
         \
          5
           \
            6
            
 //將 2 的左子樹插入到右子樹的地方
    1
     \
      2          
       \          
        3       4  
                 \
                  5
                   \
                    6   
        
 //將原來的右子樹接到左子樹的最右邊節點
    1
     \
      2          
       \          
        3      
         \
          4  
           \
            5
             \
              6         
  
  ......

代碼的話也很好寫,首先我們需要找出左子樹最右邊的節點以便把右子樹接過來。

public void flatten(TreeNode root) {
    while (root != null) { 
        //左子樹爲 null,直接考慮下一個節點
        if (root.left == null) {
            root = root.right;
        } else {
            // 找左子樹最右邊的節點
            TreeNode pre = root.left;
            while (pre.right != null) {
                pre = pre.right;
            } 
            //將原來的右子樹接到左子樹的最右邊節點
            pre.right = root.right;
            // 將左子樹插入到右子樹的地方
            root.right = root.left;
            root.left = null;
            // 考慮下一個節點
            root = root.right;
        }
    }
}

解法二

題目中,要求說是in-place,之前一直以爲這個意思就是要求空間複雜度是O(1)。偶然看見評論區 StefanPochmann 大神的解釋。

也就是說in-place 的意思可能更多說的是直接在原來的節點上改變指向,空間複雜度並沒有要求。所以這道題也可以用遞歸解一下,參考 這裏

    1
   / \
  2   5
 / \   \
3   4   6

利用遞歸的話,可能比解法一難理解一些。

題目其實就是將二叉樹通過右指針,組成一個鏈表。

1 -> 2 -> 3 -> 4 -> 5 -> 6

我們知道題目給定的遍歷順序其實就是先序遍歷的順序,所以我們能不能利用先序遍歷的代碼,每遍歷一個節點,就將上一個節點的右指針更新爲當前節點。

先序遍歷的順序是1 2 3 4 5 6

遍歷到2,把1的右指針指向21 -> 2 3 4 5 6

遍歷到3,把2的右指針指向31 -> 2 -> 3 4 5 6

… …

一直進行下去似乎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但現實是殘酷的,原因就是我們把1的右指針指向2,那麼1的原本的右孩子就丟失了,也就是5 就找不到了。

解決方法的話,我們可以逆過來進行。

我們依次遍歷6 5 4 3 2 1,然後每遍歷一個節點就將當前節點的右指針更新爲上一個節點。

遍歷到5,把5的右指針指向66 <- 5 4 3 2 1

遍歷到4,把4的右指針指向56 <- 5 <- 4 3 2 1

… …

    1
   / \
  2   5
 / \   \
3   4   6

這樣就不會有丟失孩子的問題了,因爲更新當前的右指針的時候,當前節點的右孩子已經訪問過了。

6 5 4 3 2 1的遍歷順序其實變形的後序遍歷,遍歷順序是右子樹->左子樹->根節點。

先回想一下變形的後序遍歷的代碼

public void PrintBinaryTreeBacRecur(TreeNode<T> root){
    if (root == null)
        return;
    
    PrintBinaryTreeBacRecur(root.right);
    PrintBinaryTreeBacRecur(root.left); 
    System.out.print(root.data);
    
} 

這裏的話,我們不再是打印根節點,而是利用一個全局變量pre,更新當前根節點的右指針爲pre,左指針爲null

private TreeNode pre = null;

public void flatten(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return;
    flatten(root.right);
    flatten(root.left);
    root.right = pre;
    root.left = null;
    pre = root;
}

相應的左孩子也要置爲null,同樣的也不用擔心左孩子丟失,因爲是後序遍歷,左孩子已經遍歷過了。和 112 題 一樣,都巧妙的利用了後序遍歷。

既然後序遍歷這麼有用,利用 112 題 介紹的後序遍歷的迭代方法,把這道題也改一下吧。

public void flatten(TreeNode root) { 
    Stack<TreeNode> toVisit = new Stack<>();
    TreeNode cur = root;
    TreeNode pre = null;

    while (cur != null || !toVisit.isEmpty()) {
        while (cur != null) {
            toVisit.push(cur); // 添加根節點
            cur = cur.right; // 遞歸添加右節點
        }
        cur = toVisit.peek(); // 已經訪問到最右的節點了
        // 在不存在左節點或者右節點已經訪問過的情況下,訪問根節點
        if (cur.left == null || cur.left == pre) {
            toVisit.pop(); 
            /**************修改的地方***************/
            cur.right = pre;
            cur.left = null;
            /*************************************/
            pre = cur;
            cur = null;
        } else {
            cur = cur.left; // 左節點還沒有訪問過就先訪問左節點
        }
    } 
}

解法三

解法二中提到如果用先序遍歷的話,會丟失掉右孩子,除了用後序遍歷,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避免這個問題。在Discuss又發現了一種解法,參考 這裏

爲了更好的控制算法,所以我們用先序遍歷迭代的形式,正常的先序遍歷代碼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preOrderStack(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Stack<TreeNode> s = new Stack<TreeNode>();
    while (root != null || !s.isEmpty()) {
        while (root != null) {
            System.out.println(root.val);
            s.push(root);
            root = root.left;
        }
        root = s.pop();
        root = root.right;
    }
}

還有一種特殊的先序遍歷,提前將右孩子保存到棧中,我們利用這種遍歷方式就可以防止右孩子的丟失了。由於棧是先進後出,所以我們先將右節點入棧。

public static void preOrderStack(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return;
    }
    Stack<TreeNode> s = new Stack<TreeNode>();
    s.push(root);
    while (!s.isEmpty()) {
        TreeNode temp = s.pop();
        System.out.println(temp.val);
        if (temp.right != null){
            s.push(temp.right);
        }
        if (temp.left != null){
            s.push(temp.left);
        }
    }
}

之前我們的思路如下:

題目其實就是將二叉樹通過右指針,組成一個鏈表。

1 -> 2 -> 3 -> 4 -> 5 -> 6

我們知道題目給定的遍歷順序其實就是先序遍歷的順序,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先序遍歷的代碼,每遍歷一個節點,就將上一個節點的右指針更新爲當前節點。

先序遍歷的順序是1 2 3 4 5 6

遍歷到2,把1的右指針指向21 -> 2 3 4 5 6

遍歷到3,把2的右指針指向31 -> 2 -> 3 4 5 6

… …

因爲我們用棧保存了右孩子,所以不需要擔心右孩子丟失了。用一個pre變量保存上次遍歷的節點。修改的代碼如下:

public void flatten(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return;
    }
    Stack<TreeNode> s = new Stack<TreeNode>();
    s.push(root);
    TreeNode pre = null;
    while (!s.isEmpty()) {
        TreeNode temp = s.pop(); 
        /***********修改的地方*************/
        if(pre!=null){
            pre.right = temp;
            pre.left = null;
        }
        /********************************/
        if (temp.right != null){
            s.push(temp.right);
        }
        if (temp.left != null){
            s.push(temp.left);
        } 
        /***********修改的地方*************/
        pre = temp;
        /********************************/
    }
}

解法一和解法三可以看作自頂向下的解決問題,解法二可以看作自底向上。以前覺得後序遍歷比較麻煩,沒想到竟然連續遇到了後序遍歷的應用。先序遍歷的兩種方式自己也是第一次意識到,之前都是用的第一種正常的方式。

更多詳細通俗題解詳見 leetcode.wan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