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也會爆炸?關於可穿戴智能設備的安全性分析

5月19日晚,鄭州23歲的小唐佩戴蘋果AirPods撥打電話時,突然右邊耳機爆炸,小唐被炸暈。10分鐘後,小唐清醒,感覺右半邊臉和耳朵特別疼,而且有明顯腫脹。從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具的診斷證明書來看,爆炸造成該小夥“右耳道前壁皮膚裂傷”,建議住院手術治療。

2018年2月美國佛羅里達一名男子在健身俱樂部運動時,佩戴在右耳上的 AirPods 耳機突然開始冒出濃煙。他立刻將耳機摘了下來放到了附近的椅子上,然後去尋求幫助。但當他回來之後,發現自己的耳機已經被“炸開”,碎片散落在健身房的地上。

AirPods可以說是蘋果近幾年的爲數不多的明星產品,以AirPods爲首的可穿戴設備已成了蘋果收入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就像所有內置電池的可穿戴設備一樣,AirPods也面臨着一些安全隱患,考慮到AirPods的累計銷量已經破億,即使是0.001%的產品質量問題也足以釀成大禍。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從網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關於AirPods爆炸的新聞,由此引發可穿戴智能設備的安全性分析。

過敏問題

現在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續航時間越來越長,一些智能手環充一次電甚至可以用大半個月;而且出於健康監測、心率監測的原因,不少用戶都會長期佩戴智能手環,僅在充電時將其取下。

長時間佩戴不僅要求品牌在設計時採用更舒適、耐用的材質,也將過敏這一現象帶到了用戶面前:曾經的運動手環領導品牌Fitbit就遇到過手環過敏的問題。

由於運動手環金屬扣部分被檢測出含有金屬鎳,導致一萬名用戶表示他們出現了過敏症狀,Fitbit只好對這款腕帶進行召回,在面臨多次產品召回後,Fitbit也只好允許用戶全額退款,並重新設計後續產品,避免過敏現象再次發生。

漏電問題

對於漏電來說,重新設計似乎是唯一的決絕辦法了。在智能穿戴設備採用無線充電方案之前,可穿戴設備,尤其是智能手錶,通常只有兩種充電方式:要麼設計一個數據線接口,要麼使用專門的充電觸點。而LG早起的智能手錶,就栽倒在充電觸點上。

因爲充電觸點直接暴露在智能手錶的背部,並與用戶手腕直接接觸,當用戶運動出汗時,這些觸點有可能會發生漏電現象。雖然LG嘗試通過軟件更新的方式改變充電觸點的激活策略,但金屬觸點在汗液的影響下依然會帶來電流通過的“酸爽”。

自燃問題

電池自燃、爆炸的問題:我們希望可穿戴設備儘可能的便攜,但也希望它們的待機時間儘可能得長。這對產品的電池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牌也只好壓縮產品部件的尺寸,爲更大的電池留下空間。但這種越來越緊湊的設計也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首先,越來越侷促的內部空間意味着品牌無法在電池周圍留出安全距離,在產品跌落受到衝擊時,電池受損的機率會更高。其次,越來越薄的外殼讓電池更容易受外界溫度影響,比如將AirPods放在電熱器附近時,AirPods內部溫度也將提升得更快,這些都提升了可穿戴設備自燃的機率。

電子污染的問題

電子垃圾污染主要是由於電子產品的過期而廢棄引起的廢品污染。因爲在電子產品中含有多種有毒物質,隨意地廢棄給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目前電子垃圾污染給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當今隨着電子產品廢棄量的增加他逐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對於“電子垃圾”循環利用的發展趨勢,我們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電子垃圾”回收體系和集中處理體系,儘快出臺對“電子垃圾”拆解企業、廢舊物資回收企業的有關鼓勵措施。另一方面要借鑑國外發展“電子垃圾”拆解產業的成功經驗,大力推行清潔生產,着眼於生產源頭和生產全程,充分利用再生資源,減少廢物產生和排放。

理性認識可穿戴設備的優缺點,防患於未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