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2)

當利用文本編輯器來處理文件時,編輯器會將文件複製一份到內存當中,此內存位置稱爲緩衝區(buffer)。保留原來的文件在外存當中,而對緩衝區中的文件作修改。如果編輯完成,若想保存,則用write命令將緩衝區中的文件複製一份到外存,取代原來的文件並釋放緩衝區。若不想保存已修改的文件,只需使用quit命令退出編輯器。
   在系統提示符下輸入vi就可以進入vi的編輯環境。Vi共有兩種操作模式:
(1)文本輸入模式:進行輸入文本操作
(2)編輯命令模式:下達文件編輯﹑存盤﹑以及退出vi等等的操作命令。當運行vi後,會首先進入命令模式,此時輸入的任何字符都視爲命令。
1.2 Vi編輯器的基本使用
1.2.1 Vi使用實例:
註冊到系統後,在系統提示符下輸入:
vi filename //filename要帶擴展名,否則默認爲文本文件
如:vi test.c
按下Insert, 此時進入文本編輯方式。比如輸入下列一段代碼:
#include
main()

{
   printf(“This is my first C program under Linux!”);
}

輸入完之後,按“ESC”和“:”鍵返回命令方式。
下面介紹Redo(重複)命令的使用:
比如剛纔按ESC鍵結束Insert方式後,此時按下“.”鍵,屏幕上便顯示:
#include
main()
{
   printf(“This is my first C program under Linux!”);
}

#include

main()

{
   printf(“This is my first C program under Linux!”);
}


即Insert命令被重新執行了一遍。需要注意的是:複製粘貼的位置依賴於光標的位置。
而取消誤操作命令則是:U。

1.2.2文本輸入命令:
(1)附加(append):
a  將新增文本附加在光標所在位置後面。
A  將新增文本附加在光標所在行的最後。
(2)插入(insert):
i  將文本插入到光標所在位置的前面,光標後的文本雖新增文本向後移
I  從光標所在行的第一個非空白字符前面開始插入文本。
(3)開始(open):
o  使新增文本獨立一行且插在光標所在行的下一行

1.2.3刪除與修改
移動光標的基本命令:
進入命令模式後按:
h
光標左移一個字符
j
光標下移一行(quit)
k
光標上移一行
l
光標右移一個字符

    
刪除和修改的命令有如下幾種:
x
刪除光標所在的字符
dd
刪除光標所在的行
r
修改光標所在字符,按r後接着輸入要修正的字符
R
進入取代狀態,新輸入的文本會覆蓋原來的文本,直到按下[ESC]鍵回到命令模式下爲止
s
刪除光標所在的字符並進入輸入模式
S
刪除光標所在的行並進入輸入模式
yy
複製整行文字
cc
修改整行文字
D
刪除光標到該行結束爲止


1.2.4文件命令
文件命令以“:”開頭。常用的文件命令入下表所示:
命令
說明
:q
結束編輯(quit)
:q!
放棄存盤直接退出(quit)
:w
存盤(write),其後可加所要存盤的文件名
:wq
存盤並退出
:x
必要時寫盤並退出
:r file
把文件file讀入編輯緩衝區
:e
另編輯文件
:e file
另編輯文件 file
:e!
另編輯文件,並清空緩衝區
:zz
功能與:wq
:set nu
顯示行號功能
set nonu
不顯示行號
:zz
功能與:wq
set all
顯示環境設置
set list
顯示不可見字符
:!cmd
在Vi中執行Shell命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