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並好好執行——2020年,我不想再碌碌無爲

1 簡介

轉眼2019年即將結束,又到了做年度總結和下一年計劃的時候了。經過多年的失敗經歷,是時候要總結出一些經驗教訓了。本文整理了在計劃與執行方面的個人學習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希望對自己有用,對大家也有用吧。

2 執行力

重要的事情先說三遍!

計劃的本質是執行!

計劃的本質是執行!

計劃的本質是執行!

總結我多年失敗的經驗教訓,失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執行好。任何計劃,都是爲了輔助我們更好地執行。有執行纔有可能出結果,沒有執行,計劃就沒有任何意義。沒有執行的計劃就是廢話。要做到知行合一,知善立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每次制定完計劃都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以爲定了計劃,目標就會達成了。就比如買了書就像讀了一樣,收藏了各種百度雲盤的資源就以爲學習了一樣,辦了健身卡就好像真的會瘦下去一樣。然而,結果往往是不如意的,也許剛開始幾天還好,能打開幾頁書讀讀,下載視頻看看,去健身房跑個五公里,後面慢慢就沒有繼續了。也許,甚至都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所以,必須要強調執行力的重要性。提高執行力,不拖延,不找藉口。先把事情做完,再把事情做好,不要一開始就苛求完美,結果可能會一事無成。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小結:計劃的本質是執行!計劃是爲了更好地執行!

3 如何制定計劃

雖說執行更重要,但目標與計劃的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如何科學地制定計劃,是要講究方法的。

3.1 SMART原則

制定目標,可以使用著名的SMART原則。它是目標管理的一種方法,由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於1954年首先提出。

file

SMART原則具體內容如下:

(1)Specific具體的:清晰明確且具體,不能模棱兩可。

錯誤:我要學英語

正確:我要考到英語四級。

(2)Measurable可衡量:可量化,可監測。

錯誤:我要減肥

正確:三個月內我要減肥10斤。

(3)Achievable可實現:通過努力可以實現。

錯誤:這週上線一個APP,幹掉微信

正確:今天寫一個Java的Hello World程序。

(4)Relevant相關性:與人生目標有關聯性。

例子:明年考到AWS證書,與工作相關性大。

(5)Time-Bound時限性:有時間限制,有DeadLine。

錯誤:我要讀10本書

正確:我在2020年要讀10本書。

更多變體如下:

plan.smart.otherwords.pngfile

我們在制定目標時,應該遵照SMART原則。許多目標無法實現,多數是由於沒有科學地制定。特別是沒有制定可衡量的、有時間限制的目標,缺少了MT(Measuralbe,Time-bound)。

3.2 金字塔原理

我們容易記住四大名著、四大發明,卻可能記不住或比較難記住唐宋八大家、十二生肖。有研究表明,當個數超過七個時,我們就很難記住了。而芭芭拉·明託發現,一箇中心論點總是可以由一到七個論據支撐,然後一層層向下,組成金字塔架構。所謂金字塔原理,它是一種重點突出、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簡單易懂的思考方式、溝通方式和規範動作,被許多人用於表達與寫作上。

基本結構是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這個思維方式非常適用於制定計劃,比如我們可以把明年計劃結構分組如下:

file

思維導圖這個工具非常適合做這種結構化的整理,推薦大家使用。

3.3 長期計劃與短期計劃

目標與計劃要分長短,從長向短開始制定。長期計劃通常比較宏觀,比較抽象,如我要在一年考上會計註冊師。雖然滿足SMART原則,但不夠具體,難以落地執行。我們必須要將長期計劃拆解成短期計劃,將大目標分解爲小目標,最終變成一個可執行的任務,如今天下午要花三個小時做完十道習題。

上面的方法在項目管理上稱爲工作分解結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簡稱WBS)。

計劃拆分例子:

五年計劃--兩年計劃--年度計劃--月度計劃--周計劃--每天計劃與事項

file

注意:你不必在一開始就定好一年來每天的計劃,在執行中不斷細化就好,項目都是漸近明細的。

3.4 其它

3.4.1 善做減法

嬰兒做乘法,少年做加法,中年做減法,老年做除法。

社會發展帶來社會分工,應該專注與深耕某個領域,成爲專業人才,才更利用個人發展、更利於對社會做貢獻。同時,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是極其有限的。我們無法同時完成很多項目標。比如我花了半年時間學攝影,花了半年時間學鋼琴,那我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去學習畫畫了。

畢竟,不是人人都是達芬奇

因此,制定計劃時,千萬不要求全,認爲寫得多就是好。多而不能實現,反正分散精力,最終都完成不理想。

3.4.2 留有餘地

具體的工作在初期是無法確定的,許多困難與挑戰也是無法預估的,一定要給計劃留有餘地。比如你以爲讀完《一九八四》只需要7天,然後你制定計劃的時間可能需要預估爲10天,因爲你很可能在讀書的時候被人邀請去喫飯,或者突然生病了狀態不佳等。留有餘地,可以避免打亂後面的計劃,可以少點焦慮,讓自己從容地執行下去。

4 如何執行

計劃制定好後,關鍵就是要執行了。我們將從宏觀把控與具體操作兩個方面分析一下。

4.1 宏觀把控

4.1.1 PDCA循環

PDCA循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採納、宣傳,獲得普及,所以又稱戴明環。它是含義是將質量管理分爲四個階段,即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

file

我認爲這個方法可以運用到計劃執行過程中去,整個過程需要持續改進,不斷完善,找到更好的自己。特別是檢查階段,非常關鍵,要不斷反省,從執行結果去看目標和計劃有沒有問題,是否合理;然後作出調整,進行優化。一個沒有反饋的系統是非常可怕的,人也是一樣,不自我反省與反思,很容易迷失了自己。

總體來說就是大環套小環、小環保大環、推動大循環。

4.1.2 甘特圖

甘特圖(Gantt chart)又稱爲橫道圖、條狀圖(Bar chart)。其通過條狀圖來顯示項目進度,活動順序及進展情況。以提出者亨利·勞倫斯·甘特(Henry Laurence Gantt)先生的名字命名。

下面兩張圖是例子,展示甘特圖清晰明瞭的特點:file

file

利用甘特圖可以有效地做時間管理,清晰明瞭,非常直觀,方便監控計劃的進展。能快速知道進度如何,是否需要對某項計劃進行資源傾斜,是否要放棄某項計劃等。

4.1.3 精力管理

前面講過,精力是有限的。對此,真是越老感觸越深。所以必須想辦法提升自己的精力。思來想去,只想到一個好辦法: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生理與心理是相互作用的,強身健體,會帶來心情的愉悅與精力的增加,好處多多,不一而足。

file

4.2 具體操作

4.2.1 四象限法

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是美國的管理學家科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的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基本上可以分爲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如客戶投訴、即將到期的任務、財務危機等)、重要但不緊急(如建立人際關係、人員培訓、制訂防範措施等)、緊急但不重要(如電話鈴聲、不速之客、部門會議等)、既不緊急也不重要(如上網、閒談等)。

按處理順序劃分:先是既緊急又重要的,接着是重要但不緊急的,再到緊急但不重要的,最後纔是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四象限法的關鍵在於第二和第三類的順序問題,必須非常小心區分。另外,也要注意劃分好第一和第三類事,都是緊急的,分別就在於前者能帶來價值,實現某種重要目標,而後者不能。

file

心得體會:

我們要把時間與精力花在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上,如自我提升、培訓、閱讀、整理等。做好了這部分工作,纔不會有那麼多緊急且重要的事情出現。重要且不緊急也是最重要、最容易出效益的部分,根據二八原則,我們應該把約80%的時間放在這裏。

4.2.2 4D工作法

4D工作法是針對每天的事務進行管理的工作方法,主要內容如下:

(1)Do:就是幹!

兩分鐘原則:如果一件事不用兩分鐘就可以完成,馬上去做,不要拖延!比如回覆一封郵件、打一個簡短的電話或者下載一件報告等。這些事可以很快完成,不一定就是兩分鐘。完成後能讓你的大腦得到釋放,如果不做,它可能就一直佔據你的大腦,時不時蹦出來打擾你,極大影響效率。

有些事情真的不要等,不要等一大段的時間,不要等狀態,不要等情緒,不要等心情。立馬行動起來,Later is Never

(2)Delete:或者是Drop/Don't do it。不要做!

80%的績效來源於20%工作,所以,必定有許多工作是沒有價值或者價值不大的。捨棄一些沒有價值的事情。另外,像刷抖音、閒聊這些也是一樣,不會帶來任何效益,反而事後會帶來罪惡感的,能不做則不做。

(3)Defer:或者是Delay,推遲做,做好計劃再做!

對於目前沒有時間處理,但又非常重要的事務,通常可以把這類事務放到待辦事項To-Do List裏,提醒自己後續要處理。

(4)Delegate:委派他人去做!

有些事情不必自己親自去做,或者自己辦不了,只能委託他人去辦。這時需要一個檢查事項Checklist,要做好跟蹤和記錄,不要讓事件丟失。另外,不要以爲只有領導才能委派他人去做,下屬一樣可以讓同事或領導幫忙。

其實,4D工作法四象限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描述的角度不同,整合一下兩者的圖如下:

file

4.2.3 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於1992年創立的一種相對於GTD更微觀的時間管理方法。使用番茄工作法很簡單,就是選定一項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置爲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後開始休息5分鐘,再進入下一個番茄時鐘。每完成4個番茄時鐘,可以休息更長一段時間,如25分鐘。如下圖所示:

file

原則

一個番茄時間(25分鐘)不可分割,不存在半個或一個半番茄時間;

一個番茄時間內如果做與任務無關的事情,則該番茄時間作廢,需要重新開始計時;

休息鈴聲響起則停止手上工作,開始休息,如喝水、看會手機等;

如果一項任務超過5小時的番茄時間,則需要進行拆解。

優點

減輕時間焦慮;

提升注意力和專注度,減少中斷;

提高工作效率。

不足

只能針對特定某項任務使用,不能對全局的計劃進行把控;

可能會打斷難以進入的心流狀態。

心得體會

表面看起來簡單易操作的番茄工作法,實際執行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的。最難的在於如果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完成那25分鐘。即使自己能專注工作,也可能免不了會被打擾。所以有以下一些建議:

(1)將番茄工作法與GTD(Get Things Done,搞定)結合,用GTD來管理任務,番茄工作法用於執行任務。

(2)選擇自己的黃金工作時間來進行番茄工作,這段時間自己狀態比較好,也不會有人來打擾。

(3)尋找適合自己的番茄時間,25分鐘不是絕對的,要針對自己的自控力進行調整,可以設置爲20分鐘或15分鐘等。

(4)不要吝嗇5分鐘的休息時間,它是非常有用的,雖然看起來它可能中斷了你前一個番茄進入的良好工作狀態,但它能確保你下一個番茄能專注地工作。

(5)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要在一個番茄時間裏做多件任務,人切換任務的代價非常高;連計算機切換線程都很高消耗,何況是人腦。

(6)不要關注完成的番茄數量,要關注工作本身,一味追求最大的番茄數量沒有意義。每天工作時間有八小時,但其實高效工作的時間,不可能有八小時;如果能整天都在高效工作,那效率是極其可怕的。但凡能高效工作4小時左右,我認爲都是很不錯的。

(7)番茄工作法的目的是提高工作的專注度,這也是絕大多人缺乏的,但如果你本身就可以專注度很高地完成任務,那就沒有必要使用了。

(8)需要長時間保持一條思維主線的、且打斷後需要花大力氣重要整理的任務,不適合使用番茄工作法,或者另一個解決方案是將番茄時間調大。

(9)使用番茄工作法,可能會無法激活心流;這又延伸了另一個話題,什麼是心流。心流是指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並且非常滿足的感受。畢竟在高效工作的心流狀態被打斷,也是一件很浪費的事情。如果你覺得你已經進入心流狀態,我的建議是,番茄結束時不休息,馬上進入下一個番茄時間,繼續心流狀態。

(10)藉助優秀的番茄工作軟件來執行,個人推薦以下三款:

小番茄:http://www.focustodo.cn/

番茄土豆:https://pomotodo.com/#apps

Flat Tomato:https://www.flatpomodoro.com/

貌似專業版都收費,一年100元不到,有些甚至不用100,終身可用。如果花費一百能讓我一年都專注工作,我是極其樂意的。

快速進入專注,長期保持專注,是高效學習與工作兩個重要的能力,我們需要不斷培養。

最後,如果你不確定它是否有用,爲何不先試試?又不會有多大的損失。

4.2.4 走進圖書館

嘗試走進圖書館、自習室或其它公共區域學習與工作,效率可能會大大提升。而不是留在家裏,或者在宿舍裏。在家或宿舍裏,沒有人看着,自己想幹嘛幹嘛,並且可以隨時喫隨時睡,很難抵抗住各種誘惑。在圖書館則不一樣,把自己放到了一個有他人目光的環境中,很自然地開始扮演認真努力的角色。有這樣一種理論叫社會助長,包括共同活動效應和觀衆效應,前者指在同他人共同活動時,我們的效率會提高;後者指當他人在場旁觀時,我們的效率也會提高。當我們身處於羣體之中,我們有管理自己的形象的需求,我們需要在意別人怎麼看我們。

另外,從社會認同的角度來看,當我們看到羣體做什麼,我們會在相當大的程序上,不假思索地追隨。在圖書館和自習室,會引發你對社會認同的尋求,有利於進入學習的狀態。

進入圖書館,會讓人更有儀式感,暗示自己要開始學習和工作了。來都來了,難道不應該打開書本看一看嗎?

4.2.5 心想事成

人體大腦的生理機能有這樣一個特性,在碰到選擇時,大腦會下意識地選擇熟悉的事件執行。所以在平時休息時,可以覆盤計劃,對接下來的任務做到清晰地瞭解,讓自己對任務熟悉起來,利用人體大腦達到心想事成。人的大腦這個機能也有缺點,就是會使我們本能地選擇舒適區,難以獲得成長。因此,我們要大膽跳出舒適區,走進學習區,不斷縮小恐慌區。

file

5 總結

在番茄工作法的幫助下,完成了這篇文章。最希望的是給自己以後的學習和工作帶來幫助,然後希望給大家一個參考,能幫助到大家,自然也是令我十分高興的。

文中介紹了許多工具和概念,並不是爲了裝逼。有許多經驗與思想,確實是值得去深入理解與使用的。善於站在巨人的肩旁上的人,容易看得更遠。

此時應該響起以前背誦的一篇課文: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

本文思維導圖清晰原圖可通過關注公衆號後臺發送“2020計劃”獲取哦。

歡迎關注公衆號<南瓜慢說>,將持續爲你更新...

歡迎加博主微信,做一個點贊之友,哈哈...

多讀書,多分享;多寫作,多整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