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電子工程師的產品開發流程

微信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VVc3DiIozVKRQprlzMtVxg
申明

首先這篇文章是一篇硬核!!
基本無插圖,但是融合了筆者工作至今的所有關於電子產品開發硬件部分的心血。

最近由於工作和非工作的事情纏身,所以筆者失蹤了大半年。這幾天蹭着有點空餘時間,把自己做產品的開發思路(工程師的角度,非產品經理角度)給理清楚一下,做了個腦圖,接下來的文章也會以腦圖的框架來寫。
AM335X開發文檔和大話Verilog的文章,還有很多沒寫,因爲考慮到受衆問題,後續以腦圖框架優先,抽空更新下這2個系列。
腦圖內容目前只出了指導框架,後續會同步更新到公衆號去,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公衆號,互相交流。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腦圖內容

腦圖是花了2天寫寫改改的,接下來一週的主要任務也是進行小修正,歡迎各位給我公衆號留言,讓我完善框架內容。
公衆號申請的時候騰訊已經關閉了評論的功能,所以平常留言有空看的時候常常就過期了。
這裏約定個時間
(時間2019-9-20至2019-9-27的留言,我都會去看,看到好的我會回覆並且完善到腦圖框架去)

文章的思路基本會用:組成+爲什麼+知識點

硬件部分具體實現部分(功能性)

一、CPU框架

1、ARM和X86的選擇

2、CPU外圍器件搭配

2.1、DDR

2.1.1、DDR拓撲

2.1.2、匹配電阻、端接電阻

2.2、FLASH

2.2.1、AM335X的GPMC(AM系列專屬的通用控制器)的3種連接方式

2.2.2、GPMC內容:文件:AM335x Technical Reference Manual

2.2.3、NAND FLAHS/NOR FLASH

2.2.4、通信方式

2.3、外圍電源

2.4、最小系統

2.4.1、晶振

2.4.2、復位

3、單CPU和雙CPU、是否外搭FPGA/DSP

二、外圍功能

1、程序燒寫方式

1.1、SD+串口

1.2、JTAG

2、UART

2.1、通信方式:RS485/RS232

2.2、串口

3、總線

3.1、CAN/I2C/SPI

3.2、data bus/address bus/control bus

4、網絡

4.1、RGMII/MII

4.2、EtherCAT/IEEE802.3

4.3、各級充當的角色

5、USB

6、SD卡

7、GPIO口數量

7.1、LED

7.2、外部中斷

7.3、IO控制

三、通過外圍功能返回CPU的具體型號選型

四、驅動部分

1、CPU IO驅動能力有限

1.1、電壓部分

1.2、電流部分

2、電平轉換

2.1、電壓轉換

2.1.1、TTL和CMOS

2.1.2、TTL和LVCD

五、電源處理

1、系統主電源供應

1.1、BUCK

1.2、BOOST

1.3、DC-DC和LDO

2、各模塊電源供應

3、電池模塊

4、電源的濾波、EMC處理

4.1、有源濾波

4.2、無源濾波

產品性能設計

一、兼容性設計

二、EMC、可靠性、熱設計

三、安全性

1、防反接

2、自斷電

四、可生產性

1、測試點

2、座子位置、涉及到電氣佈線和一些線束帶來的干擾、板間干擾

3、可裝配性

具體的腦圖也附上方便各位存在手機有空多思考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寫在最後的話

爲什麼沒有軟件和調試生產部分?因爲精力有限~~~所以這部分後續再進行增添

寫一個很多人問我的問題吧,同時也送給各位同行

爲什麼工作多年後你依舊選擇做電子工程師

附上我的公衆號二維碼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