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P-移动智能终端的安全威胁

NISP-移动智能终端的安全威胁

1.安全形势

  •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敏感权限滥用(敏感权限:指的是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建立网络连接,读取联系人,拍照,定位,录音的等),导致恶意扣费,远程控制和隐私窃取
  • 应用软件难溯源(缺乏应用软件的管理和认证,无法获得开发者,业务渠道等信息,无法评估应用软件可信度),导致恶意应用软件广泛传播
  •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漏洞
  • 移动智能终端后门程序(后门程序:指的是绕过系统,获取权限,开发者恶意设置,为以后采集信息和远程控制,也可能使开发者为了修补程序设置)

2.安全威胁

  • 伪基站攻击
  • 二维码扫描
  • 移动终端丢失
  • 手机病毒
  • 恶意扣费软件

伪基站攻击

  • 即假基站,通常由主机和笔记本电脑或手机组成

攻击过程:

1.通过
1.通过
1.通过
2.搜取
2.搜取
2.搜取
假基站
短信群发器
短信发信机
相关设备
手机卡信息

手机卡信息:以假基站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

3.发送
4.伪装
5.冒用他人手机号,网银,公检法机关
6
手机卡信息
假基站
运营商基站
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短信
受害者

伪基站的工作流程:

  • 监听与伪装
  • 吸引手机接入
    • 小区选择
    • 鉴权
    • 位置更新
    • 获取用户信息
  • 发送短信
  • 踢出手机

二维码扫描

  • 是指在一维码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另一种具有可读性的条码
  • 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
  • 信息量大,识别高效

二维码的基本特点:

  • 信息量大,编码范围广(2710个数字,1850个大写字母,1108个字节,500个汉字,图片,声音,指纹)
  • 容错能力强,译码可靠性高(加入了检验信息)
  • 编译简便,成本高

二维码带来的安全问题:

  • 成为病毒,木马,钓鱼网站传播的新渠道
  • 二维码信息容易泄露
  • 对二维码监管力度不够
  • 二维码成为违法信息的传播方式
  • 二维码与移动支付结合,成为金融诈骗的新手段

移动终端丢失

手机丢失后的六件事:

  • 致电运营商挂失手机号
  • 致电银行冻结手机网银
  • 微信用户登录110.qq.com冻结账号
  • 修改微博,微信,qq等密码
  • 到手机运营商处补手机卡
  • 手机绑定过的支付宝,拨打95188挂失

手机病毒

  • 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破坏性的手机程序
  • 传播途径:短信,彩信,电子邮件和蓝牙
  • 伪装手机程序和系统程序诱骗用户下载
  • 危害:窃取用户的信息;用户信息丢失;破坏手机硬件;发送垃圾信息(进一步传播)

恶意扣费软件

  • 是指对用户没有任何提示,通过发送短信或联网等方式强制扣除用户手机话费的软件

3.思考题

伪基站发送的垃圾短信中发信人的号码是可以任意伪造的吗?

  • 可以。例如使用10086或9588

如果只是扫描了位置来源的二维码,会造成手机中毒吗?

  • 不会。只要扫描后不盲目安装软件或访问网站 ,确保手机中安装有360等安全软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