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運轉規律

今天享受了,沒學習,該打,羞恥。
但是吃了火鍋,看了歌手,聊了人生。
每天發博客的目標沒完成呢,咋整?流水帳來湊。
但並不能說,今天沒進步,沒收穫。聊人生,也是很考驗表達能力的。
對親愛的室友,輸出了對世界是如何運轉的我的理論。摘要如下:
1、世界是被因果論支配的。
預測:
所有人在做的事都是從歷史發生的事找規律,根據規律,去判斷下一時刻會發生什麼,然後決定下一個時刻的選擇,是讓它發生,還是阻止它發生。世界的這一時刻是因,下一時刻是果。預測的對不對,是最關鍵。
可知與不可知:
凡有果,必有因。但因不一定能爲人所知。
概率:
因果關係,有確定的,有不確定的。不確定的部分是通過概率起作用的。比如拋硬幣,得到正反的機率一樣。概率反應羣體現象,不負責個例。好比中彩票,概率在每個人身上都約等於0,但總有人中,小概率事件也是會發生。統計學不是統計,它就是研究的不確定性現象。

2、人類社會的最終目標,是整個人類羣體生存能力不斷增強。
具體一點就是:
對資源的利用能力越來越強。能利用的量越來越大,效率越來越高。從而讓整個世界能容納越來越多的人的生存。
比如人類的生存能力的第一次大提升是會使用火。
在這個過程中,生產力會越來越強,然後就是馬克思的理論,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生產關係會不斷的自我調整去適應生產力的變化。

3、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抽象來說就是兩種,競爭與合作。
當資源充足或處於增量的狀態,更傾向於合作,反之就會開始爭奪存量資源,就是競爭。
也就是非零和博弈 vs 零和博弈。
戰爭的發生,源於生產資源的不足,或者社會的不公,不患貧而患不均。

4、合作是基於共同認可的理念。
合作能夠達成是雙方認爲對自己都有好處。收益大於成本。收益並不一點是具體的很多時候是方向,是理念,是爲什麼要做這個事。

5、全人類共同認可的理念是,愛。
或者說是,善。
具體來說是。幫助弱小,無私的幫助弱小。
這是設計在人類基因裏的。爲社會作出越大貢獻,人就會越快樂,雙贏。
這麼設計的基因才能保證人類作爲整體越來越強,才能保證不是一小撮人獨佔社會資源,保證公平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
當然,善的前提是先保證自己的生存,再回饋社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