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如何评估文章的价值点?

天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你对文章的价值解读和抉择是怎样的呢?

01,专业性工具箱?

一般专业性知识文章又可称之为“工具文”,具备干货的类型。

专业性话题的文章,特点:

(1)读者:熟悉,或提前已经了解过的专业,或想了解的专业人群。

(2)话题一般比较枯燥,,乏味无趣。

(3)做什么:,需要记笔记。讲述其中的重点。注意:凡是带给人观点或者技能的都可为工具文。

就像,读《思维导图》这本书时,我的想法是因为缺乏逻辑,需要增加自身逻辑思维的综合能力。加上之前阅读过一些相关的文章,视频,课程等。

然而,书和文不一样,书报涵的内容多,复杂,且广泛。而文则偏向于综合,简单,清晰。

如何通过一篇文章说明一个专业性的知识或者问题的详解?这是一个对写某个专业性文章作者最重要的体验。

说得简单一点,这类文章就像是一个工具箱,让后辈们轻松理解那些无法理解,或者从未涉及的认知。

而专业性越强的前辈,越是注重细节的描述。以及专业性术语的说明。

同时,在这类文章,作为作者,需要考虑的是:需要提供的专业认知是什么?写出来是否具有针对性人群?他们是否能够轻松理解你讲述的内容?

举个例子:

学习摄影的朋友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宁思潇潇的摄影笔记公众号。

他的每一期文章我都会看,原因是我喜欢摄影,也想了解摄影,同时我并不是很专业的职业人士。

看他的文章,我可以了解的是自身摄影存在的误区,摄影专业性的解读,以及器材的了解。

你看,这就是选择一篇文章需要一种价值。

那么你会因为什么而选择读一篇文章?

02,感同身受,情绪共鸣。

昨天我问同事“你会因为什么选择读一篇文章?”

她说“应该是有情感共鸣吧。”

仔细想了想似乎是这样。

十几岁的人,期盼着长大。那种童真向往,热爱生活的喜悦,当然会对好好吃好玩的极其感兴趣,比较激发了她大脑的味觉。

二十几岁的人,看到了社会世俗的残忍,看清楚了职场的潜规则,看到和自己一样的年纪,但却活得有滋有味,感同身受的怒,夹杂着向上的激励,这难道不是情感共鸣牵动的吗?

四十岁的人,世俗红尘都已经看淡,他们更重视家庭,家的喜怒哀乐,金钱的空缺,使他们产生了恐慌。所以他们在意的是赚钱。

八十岁的人,家庭,世俗,什么都已经无所谓,看着儿孙满堂,只希望自己多活一天,多看看这后世的发展。可以说是对未来的期待吧。选择看一篇文章的时候,可能也就偏向于健康一类,美好的生活一类的了。

你懂我的年龄需求,我们有何理由不阅读?

03,延伸思考,探究真理。

这个世界有一个词叫做“哲学”。

说的是感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各种心灵鸡汤。

有人爱听,就有人爱写。

有人写成了经典流传下来,有人就喜欢探究其内涵。

就像《百年孤独》《人间失格》这些书,也可以说是引人深思。

就像王小波“我之所以活着,无非是想明白一些道理,遇见一些有趣的事情,倘能如我所愿,我一生便算得了成功了。”

也似乎引起了我对他人生和作品的深入思考,以及涉及。

04,你的呢?

写到这,你会觉得我偏离主题了吗?

不,我没有,其实我更想说,作为写作者,在写每一篇文章的同时,我们都离不开思考一下这一个问题“你会因为什么而看一篇文章?一段话?一本书?”或者“你的读者会因为什么选择打开你的一篇文章?”

这就叫文章的价值点。

你会如何评估文章的价值点?

一般,一看标题,二看开头,三看结构,四看结尾。五看笔记或总结。这应该算是正常的方法吧?

好了,写到这,你再不知道我这篇文章的主题就说明你真的不懂写作了。

很简单的话题就是我想告诉你:写文别自嗨,自嗨也要抒情。给读者一点价值点选择,从标题简洁一目了然上提升点击率,开头概括上引出重点,结构上描写细节,结尾处总结全文。笔记这事……看读者自己吧……

我是青墨烟雨,一杯咖啡,分享所获,伴你同行。早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