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雜記貳(想)

關於“想”,我們更多的時候會想到什麼是與之相關的?

前面的內容已經盡數刪除,打算認真聊聊這個字

01.想——從心,相聲。本意爲想象。

在“想”字最初被人類創造出來的,主要是用來想象一件物品,可以是動物,植物或者其他。

這段截圖,很好地傳遞了想字的含義。同時也告訴了我們“想”是思維上的變動。而決策和行動的改變終究還是取決於“思”,理性的推斷。

就好像如果我們只是單純的想着5年後自己身價千萬,10年身價過億等的想法,如果沒有思維上的推斷及行動,即便是再給你10年也不一定能擁有我們想要的生活。

02,給大腦更多機會去觀察和學習。

最初有想寫這個字的想法主要是來源於和同事間的一些矛盾,後來再看“譯學館”的視頻教學時,看到了“給大腦更多機會去觀察和學習。”這句話。就讓我對想字有了新的認識。

想問題,想要什麼,想某人,這些都是可以非常容易的事。

舉個栗子:

同事小吳和同事阿樹,兩個人同時學習咖啡拉花。

小吳每天只會按照別人說的步驟去做,練習。按部就班雷同機器人。如果你問他,她那樣做的目的是什麼?他會告訴你“店長教的。或者小雨教的”。

同時期的阿樹,每天學習拉花,遇到不懂的主動找我或者店長詢問,如果再不懂,就自己找視頻看,或者在我們出品時,仔細觀察我們的製作過程,重複循環的練習學習。

1個月很快過去了。阿樹自己學會了2個圖案且能穩定出品,而小吳,每當別人指導時,通常只聽一半,然後就會說“好的,你不用說了,我知道了。”1個月連個愛心也沒有拉出,奶泡每次都卡布基諾的奶泡。

我和店長有時會經常在一起聊關於咖啡製作或者咖啡方面的問題,偶爾也會針對他們的問題,問店長尋求答案。小吳和阿樹都在,小吳也會記筆記,但喜歡無理頭插嘴的她經常會錯過關鍵信息。阿樹就不會說話,安靜聽我們說話,聽到不理解的時候,會放在心裏,私下空閒時間會問店長或我。

我們常常說“有心者,不用教;無心者,學不會。”“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等類似的言語。

偶爾我和店長也會思索,是不是自己的傳教方式有問題,還是我們表達能力不足?小吳和我們很難get到一個點上。然而,對比阿樹之後,我們便不再質疑自己。

因爲想要和一定要是有區別的。想要的人只是有興趣想要得到某物某人,而一定要的人會付出90%的努力和思考追尋,並不只是停留在想象。

這兩個同事,是我個人覺得特別能說明這句“讓大腦有機會去觀察和學習。”

因爲一個人單純的接受知識,傳遞知識。並未經過大腦的加工處理就像小吳一樣,沒說兩句就說“我懂了”結果卻不盡人意。相反阿樹的觀察和思考就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收穫到信息,執行判別分析,最終內化成自己的能力。最終結果就令人讚歎不已。

03,做一件事,要麼不做,要麼做好。

在潮州工作的第二年,一名咖啡館老闆回了我“你以前不是做這個,爲啥現在做的這麼好?”

她說“我有一個原則,一件事。要麼不做。要麼做好。所以這件事不做好,總覺得怪怪的。”

事實上,我個人特別認可她的這句話。也以此爲準要求自己。

當我們抱着一定要做好某件事的心態去要求自己,那麼事情做到最後,即便是不是不如人意,但也不會無功而返。

以上就是關於“想”的個人感悟。正所謂“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晚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