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的精神之旅

     在拜讀過幾位大師的專著後,重新拾起西方哲學史,比如:衆所推崇的羅素版,較專業的悌利版,還有國產的趙敦華版,相較之下,我個人也許是由於語言的影響,非常之鐘愛後者——趙敦華之作。若有喜歡者,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平臺。因爲他的文章,脈絡比較清晰,引證和用語都比較到位,適合啓蒙者自學,或者像我這樣的沒事當故事書看。

 

下面我把其相關簡約筆記轉載過來,和大家一同分享: 

 

《西方哲學簡史》  趙敦華

前言
      西方哲學史將講授歷史上的主要哲學體系,哲學思辯與論證的方法、訓練思維的邏輯與規範、用語言進行較確切的邏輯與語意。課程內容大致分爲:古希臘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哲學、德國哲學。

第一講  希臘哲學概論
一、希臘哲學的特點:(將希臘哲學與中國、印度哲學比較)
  1、相同點:

       ① 都不是最古老的進化形態,脫胎於古宗教與神話。

       ② 誕生年代相近,即軸心時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
  2、不同點:

       ①從哲學與古代宗教、神話的關係上比較。

     古印度:哲學與宗教未能彼此區分,以佛教、印度教經典爲主。

       古希臘:哲學與宗教有了比較明確地劃分,以神爲理性的化身,批判“神人同形同性論”,自覺地與宗教劃清界線,有明顯的非宗教性。

       中國哲學:介於印度與希臘之間,對宗教敬而遠之。


  ②從表達方式上講:

  印度:以說教爲主,但其中充滿了思辯的論證思想,代表學說是因明學,以因明學認證教義。
  古希臘:以說理爲主,以論辯、討論爲主來說明哲學道路。(理性精神)
  中國哲學:在說教中說明道理,介乎二者中國,名家亦有論辯成就。

二、古希臘哲學中的幾個關鍵概念:
  1、Physis = nature =自然  指的是運動變化的原因
       表達了古希臘哲學的思辯性,按亞里士多德所言,哲學起源於詫異。希臘人由於航海原因,對天相變化十分敏感,由此引發了對運動變化及其原因的思考。這一派哲學愛就被稱爲自然哲學家,這一派進而引發了後世的物理學的誕生。早期的自然哲學家都是早期的天文學家、宇宙學家、數學家等。代表人物爲泰勒斯(Thales)。
  2、 Arche =beginning =本原  指的是一切運動變化的原因的名稱和代表
       古希臘人認爲事物的本原決定了其發展與歸宿,即貫穿於事物發展的全過程中。這樣就可以尋找到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對於本原的關注,反映了人類的心理需要。這種對本原的探索又可分成兩類:①對自然本原的探索:②對社會本原的探索(中國古代的神話,如中國的三皇五帝的傳說)
但二者差異之大,令人驚詫。①則體現了理性的光芒;②則看來較爲荒誕,原因何在?
   3、Cosmos =cosmos=宇宙 指的是天地之間所有的事物的總體以及這引起事物之間的秩序。
   4、philosophia= 哲學。 指“愛智慧”。智慧指對於世界本原的思辯,“愛”即是沉思和靜觀之態度。是理性光芒的體現。

   5、schale = spare = 閒暇   由於希臘思辯要求靜觀性思維,故需要一種在閒暇條件下的思考。一方面哲學家在當時都屬於貴族,但爲什麼希臘貴族要以閒暇去思考呢?亞里士多德提出貴族的特徵是高尚,而貴族的高尚生活恰恰體現於(1)戰爭(2)狩獵(3)哲學思考中。希臘人的文明恰恰表現在諸如幾何學、天文學等方面構成了當時而言的科學體系,特別是形成了以學院、學園爲中心的理論中心。

第二講  早期自然哲學家
一、 四派十家學說的本原學說
伊奧尼亞派:變化的一
愛利亞派:不變的一
畢達哥拉斯派:不變的多
元素派:變化的多
在古代希臘人那裏,科學、知識、哲學是不分的。Espisteme(知識)= knowledge =science。早期希臘哲學就是知識的總彙,自然哲學家在當時又代表了早期科學家,如物理學和數學的角度來看待本原問題。數學:畢達哥拉斯學派
物理學:宏觀宇宙學:伊奧尼亞派  微觀結構學:元素派
邏輯學:愛利亞派

二、伊奧尼亞派:
伊奧尼來是一地名,是東西文明的交融點,這一地區出現了最早的哲學家。
1.泰勒斯:提出水是世界的本原。突破了神話的世界觀。探討自然的本原問題,強調觀察思考,爲早期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鋪墊。泰勒斯對他自己的本原說進行了經驗上的和理論上的論證。 “水是萬物的靈魂“,這裏的靈魂就是萬物能動的力量,他依據古動脈人的宇宙世界觀的圖式進行了宇宙世界觀上的思辯式的論證。泰勒斯同時承認水的運動和變化轉化。
泰勒斯以水爲本原,主要強調萬物之本來面目和運動變化的原因與力量就是水。
2.阿那克西曼德:以“無定”(Indefinite)爲本原。“無定”類似於中國《易經》中的“天地氤氳,萬物化醇”。也類似於印度“五大”(地、水、火、風、空)中的“空”。他爲了保證萬物性質轉化的邏輯上的可能性,故提出“無定”本原說。“無定”中包含了無盡的彼此對立的屬性,經過分化才形成各自的特性,而萬物之滅亡也就化歸於“無定”。
3.阿那克西美尼:認爲本原必有一定的形象和屬性,認爲“無定”的分化轉化理論不圓滿,同時也認爲本原也不能像水那樣具有有限性。故而他認爲本原應當有一定屬性同時又兼具無限性,提出了“氣”本原說。
這一時期哲學傳統中體現了強烈的批判精神,在探索趔問題上表現了極大的執着精神。
4,赫拉克利特:是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伊奧尼來派的資料,尚有不少殘篇傳世。提出了“火”本原說,以火的劇烈性來論證世界萬物運動變化的根源。他提出“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燒,又在一定分寸上熄滅。這種“一定分寸”即“邏各斯”(Logos)可以說開創了西方“邏各斯”中心主義的源流。Logos相當於“道”,本義是話語。Logos : ①word ;②reason理性③規律(客觀的)。他以理性的客觀規律來說明事物運動變化的始終。Logos體現了變化事物背後的規定性與不變性,還因爲這種logos使事物處於變化中,使萬物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即是他物又不是他物,這樣萬物處在無盡的運動變化過程中。

三、愛利亞派
1,克塞諾芬尼:劃清了哲學所探計的最根本的原則,與宗教崇拜的神的區別,開創了西方哲學學風傳統。
2,巴門尼德:提出了本原“是者”(being)必須參照becoming。Being和becoming的觀點是針鋒相對的。巴門尼德從語言中指示的對象爲Being,表徵了一個最寬泛的指示一個最寬泛的對象範疇,有人把being譯爲“存在”,但存在只是being的一個屬性方面。作爲邏輯抽象的being超越了時空,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存在。Being代表了形式邏輯的成果,becoming則代表了辯證邏輯的成果。
巴門尼德還強調being是一種不變的一:①不生不來;②靜止不動;③唯一性:是者的邏輯意義是不會有改變的。如A is  B,C is D,儘管A不同於C,B也不同於D,但是這二句中的“is”反映的是者狀態是唯一的,表述功能是一樣的,表達了邏輯狀態與邏輯原則的普遍性唯一性規範性。
巴門尼德是從邏輯和語言的角度推理這種“是者”,巴門尼德的觀點與科學實證的思想相去甚遠。邏輯與科學的關係是必然性與可能性、應然與實然的關係。特別是在科學尚未發展起來的時候,邏輯的作用就顯得尤爲重要。(必然性就是一切可能性的總和,是對一切可能性的窮盡)。而這種邏輯誕生就爲成就一套科學的體系提供了可能性。巴門尼德就是最先將邏輯與物理相聯繫,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對比巴門尼德和德謨克利特,在本源表達上是being和becoming的區別是一種形而上學的區別,而西方哲學則是主要沿着being的道路前進賓。而相反地,中國哲學則比較強調“生”(becoming),同時,巴門尼德那裏本原是being,是邏輯的考慮而這種“是者”是一切的可能性,特別是在現實性與可能性尚未分化明顯時;being也作爲一切現實性存在的。而對於nonbeing是代表了一切不可能性,是無法被思想的、無法被表達的。但是由於巴門尼德混同了物理與邏輯、現實與可能,也就在其學說的內部產生了混淆與矛盾。如:being到底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是時空內的,還是時空之外的?巴門尼德用邏輯的角度分析推理世界的本原,卻不得不以物理學的觀點來描述being作爲本原的特徵。這樣就容易造成不一致的地方,總之,巴門尼德就是以邏輯的觀點看待物理世界。
3,芝諾悖論: 論證世界的本原是不變的一。以歸謬法來製造運動的悖論。多的悖論。這種歸謬法即:A→非A
悖論之一:運動必須達到目的地→永遠無法達到目的地
二:運動的快慢,快大於慢→快者追不上慢者
三:飛鳥之影,未嘗動也
  動者非靜→動者實靜
四:1→1/2

四、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爲世界的本原是不變的多
理由:1,數學的規定性要比物理規定性更加普遍
   2,幾何與數字的對應性,一切幾何體都可以還原爲數字。社會的現象與數學的數字相對應,可以歸結爲數字。
畢達哥拉斯之所以提出數本原說,也與其哲學觀(哲學是追求和諧的學問)有關,而這種和諧主要是數字的和諧,這樣音樂與哲學的作用是淨化人的心靈。發現和諧,使畢達哥拉斯不僅作爲一種哲學派別出現,同時也可以作爲宗教的派別的身份的出現。

五、元素派:世界的本原是變化的多,從微觀角度解釋世界本原
1,“根”  四根說(恩培多克勒)愛、恨
2,“種” 種子說(阿那克薩戈拉)種子:可感性質的最小單元。
  提出了心靈(nous)的概念(mind,心靈,intellect,理智)與萬物相分離的純粹的不可見的能動的東西。在他之前有靈魂(psycho-soul-靈魂)的概念,而這種靈魂並非是單純精神世界的,而是泛指一切組成世界的能動力量。靈魂存在於萬物的內部,與萬物不可分割。
3,原子論  原子(atome)是充實而不可分割的,是通過推理得到的結論,更加看重常識經驗。以空隙來理解運動,空隙就是虛空,他們又迴歸到了赫拉克利特的學問主題。遵循了科學的簡單性原則,不到必要時不作過多的假設的。原子的性質取決於:①形狀不同;②位置不同;③順序不同。以原子在虛空中的無序的旋渦運動,以偶然的運動結果解釋萬物生成消亡的必然性。


第三講  智者運動和蘇格拉底


一、智者運動的興趣與學術風氣的轉變
      由自然轉向人事。蘇格拉底在研究自然之後,對自然哲學進行了批評、認爲以研究自然來解決本原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同時他也認爲一切自然哲學家目的亦不明確。他認爲智慧都是人事處理中所表現出的技能,而非爲了智慧而智慧,走出了思辯哲學的範圍。
智者指的是最早的一批教師,他們把智慧當作一種說話的藝術,智者表現爲話語的風度優雅、舉止有態,特別表現爲雄辯,這也與雅典政治體制的需要有關係。故而在那個時期,修辭學、論辯術尤爲風行。在這批老師中,蘇格拉底傳授知識時,從不像智者那樣去收費。因爲蘇格拉底認爲自己所教授的並非智慧,他自己只是教青年人以同樣的態度去追求智慧。而智者則以教授智慧爲職業來掙錢,而學生也是以能勝訟爲目的,這些人都是以智慧爲炫耀的。這種態度與蘇格拉底的態度大相徑庭。普羅泰戈拉提出:①一切事物都有其相反的一面;②人是萬物的尺度(以個人感覺爲尺度)。體現了智者學術特點:①懷疑主義;②相對主義。這一時期的思想一方面針對於自然哲學家,另一方面針對於一切舊的習俗,動搖了舊思想,舊習俗,同時幫助了新思想的形成。但他們的這些思想對於哲學的發展而言卻是有害的,失去了對真理的執着追求的動力。
      蘇格拉底厭棄智者的詭辯和用來炫耀的智慧。在《柏拉圖對話集》中的《申辯篇》中強調了哲學的精髓:①熱愛智慧;②言行一致。蘇格拉底堅信一個原則:“德行就是知識”,他堅信存在着確定的知識,而原則也不能懷疑。在這方面蘇格拉底走出了智者的懷疑主義,這樣,蘇格拉底就在倡導一種知行一致的風氣。一個人一旦認識到某一知識的好,就會必然地身體力行去實行的,這即是德行。蘇格拉底又從另一方面提供論據,即:“無人有意做惡”。因此蘇格拉底不太關心形而上學的問題而是關心道德問題,而且蘇格拉底一生都沒有著述留世,這與孔子十分相似。但他畢竟把知識與德行聯繫起來強調用理性卻把握善。在方法上,蘇格拉底認爲有效的研究方法即交談對話,蘇格拉底把之比喻爲“助產術”:①交談:探計智慧的人恰恰是自己認爲沒有智慧,就如助產人自己不生產一樣,只是幫助真理出現;②對話中的提問者必須有高超的判斷力、幫助人進一步接近真理,就如助產人對於胎兒狀況的判斷一樣;③對話中的回答者,不得不一再修訂自己的學說,這是一件十分痛苦的,如同臨產之苦痛。這樣在對話中,可以使真理在人的心靈中逐漸地展現出來。因此,真理是無法傳授的。蘇格拉底的教學可貴之處在於:①教育人以一種方法,給人一種研究思路。②強調主體自己去認識真理,真理(aletheia)原意是“解蔽”,這與蘇格拉底認爲每個人心中都有真理之真理觀有關。只要強調解蔽就可以了,這也是蘇格科底反對自然哲學家向外部世界去尋求趔的一個重要原因,他認爲真理就在於人的心靈之中,也正是由蘇格拉底開始使哲學研究得以轉向研究人的內心世界。


第四講  柏拉圖哲學
      柏拉圖繼承了蘇格拉底的品格力量,以思想指導政治,以哲學反對智者的虛無主義和相對主義,追求真理的確定性,希望以之扭轉和改變被智者帶壞的國家政治,柏拉圖藉助神話、對話表現哲學思想,使哲學思想形象化。
蘇格拉底擺出“認識你自己”的原則,但卻未能明確地解說:爲什麼真理會存在於心靈當中呢?爲什麼在心靈中會存在普遍的真理呢?柏拉圖則爲真理尋找到了一個外在的存在依據,衆多的心靈對應於同一現實或事物,這是一種理念的存在,理念即Idea或Form,是客觀唯心主義的偉大成果。柏拉圖對於理念世界的論證,源於“同類相知”理論,即“相似的能力認識相似的對象”,如以理智(intellect)去認識理念對象(intelligible);感覺(sensation)認識感性對象(sensible)。柏拉圖承認感性世界正如赫拉克利特所看到的那樣,是充滿了運動變化,在可感對象中充滿了becoming的狀態,而對這引起可感對象的見解即是意見。而在理智世界中所看到的真理與理性是確定不變、永恆存在的,這些可知對象充滿了being的狀態,對於這引起可知對象的見解即是知識。但柏拉圖並不完全否定意見的價值,在傳統的是、非的“兩分法”的基礎上,柏拉圖則發展出了是、非各半的中間狀態,即產生了“三分法”。


洞穴的比喻
      蘇格拉底提出討論的“談話”的方法,但沒有說明這種方法能夠生效的原因,即缺少方法論的依據,柏拉圖則爲這種方法提供了方法論的支持,以靈魂的學說來支持這種方法。
蘇格拉底認爲“善就是知識”,而柏拉圖則採用了德性三分法:智慧、勇敢、慾望,以三種德行對應於三種不同的社會階層,智慧、勇敢後來成爲西方社會中“四主德”的兩個。


第五講  亞里士多德哲學
       亞里士多德的體系包括理論體系和實踐體系和藝術。理論體系包括第一哲學、數學、物理學。實踐體系包括政治與倫理學。藝術節,主要是語言藝術,包括修辭學和詩學。柏拉圖以數學幾何的方法、文學的氣質去構建自己的體系,而亞則以邏輯學的方法、思辯的氣質構建自己的體系。


一、物理學
      “自然”萬物運動的原因,結合了運動與本原的兩個方面,以質料、形式、缺乏爲本原構造運動,“以一種已有的形式問一種應該有但尚未實現(缺乏)的轉化,涵蓋了數量、形式、移動等運動方式,表達了“現實”與“潛能”的關係,因此“現實”與“潛能”是物質運動的兩大本質。而在運動因素與原因上,亞又提出“四因說”即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目的因。目的因是亞在前人基礎上的創新,即“缺乏”是實現潛在的趨勢,強調了萬物內在本質上的特徵,是與“必然性”聯繫在一起的。在討論位移問題時,亞提出了“位置”的概念(萬物的界限),這樣空間要領在亞那裏就沒有關係了,將“空間”特徵的“位置”概念溶入了萬物本身是萬物的一部分屬性,這樣“虛空”的概念在亞那裏就沒有意義了。位移反映了萬物之間位置的侵佔性,而且也就必然地走出圓周運動的概念,纔可以填補萬物原來的位置。同時又以“自然位置”來解釋萬物位置上下、輕重特徵,同時以圓周運動和直線運動分別爲完善的運動和完善的運動。

二、形而上學
       形而上學本義是“物理學之後”。其含義包括兩大方面:一是由講課先後順序,二是按照深淺程度。亞提出了世界本原的“是者”概念,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由邏輯學與物理學兩種途徑來理解。亞反對辯證法,提倡是者的邏輯學意義,特別是直接判斷的作用。以一個實體和九種屬性構成了十個範疇,而“是者”的核心屬性就是“實體”,指代的是萬物本身,這是萬物本身最源初的狀態,也可以說“實體”就是“個體”,是一種“實指概念”。是者的表達方法:①S是P(屬性)②S is S。
There is S.③S是df(定義)  df是S。 這不同於“S是P”,因爲不可以將P與S互換位置。P(屬性)是依附於主詞S,因此實體又是形式。


       在物理學角度,以質料與形式的角度去理解運動的實體,運動的物體即是實體,而實體亦有等級,質料成份越少,形式成份越多,實體層次越高;反之,實體層次越低。低級實體的形式是上一級實體的質料,實體大致分爲:①運動的可朽的;②運動的不朽的(天界);③不運動的不朽的(第一推動者),在終點是純形式的實體,即第一推動,它是以精神的力量(思想的思想)推動世界的運動,這也是神的概念(①純形式;②思想的思想;③第一推動者),這也是最高的統攝原則。


      形而上學是對兩條路線的延續,一條是物理學,一條是邏輯學。如對“是者”的探討,“是者”並非是一種純粹的邏輯的概念,但以邏輯、語言的角度對“是者”的理解是較易爲人所接受的,“是”(being)代表了印歐語系的語言邏輯,而赫拉克利特的邏輯反映了“becoming”式的辯證性思維,而巴門尼德則從形式邏輯的角度探討的,但他並非自學地從邏輯角度探討的。他作了一個大前提:每個詞都與一個具體的意義相對應的,或者說,詞必是有意義的。而柏拉圖則總結赫、巴二人學說,以分有說,使萬物包含了兩個對立的矛盾一對理念,調節了二人的衝突。而亞里士多德則建立了邏輯學的構架,總結了“是”be的三種含義:①判斷之聯詞;②指稱主詞自身;③定義的聯繫與對應。由此出發,亞里士多德則總結實體的三大概念屬性,特別是“是”的第②種含義是體現了“存在”的概念;而第③種含義中則體現了“本質”的概念。由此,西方哲學中的“存在”與“本質”的概念就出現了。而“是”(be)之有意義在於它與萬物相對應。這樣,亞之功績在於開創了一個哲學的新時代,指明瞭哲學研究的對象,即“是者”(存在與本質),同時也限定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哲學研究的方法――邏輯學,這樣,在形而上學體系中,直到黑格爾之前,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形式邏輯爲主,而至黑格爾才把辯證法引入形而上學的體系,在劃分了知識體系的等級中,也造成了本質探究中的等級,至高者爲“神”,與之對應的最高知識即“神學”。

三、靈魂學說
該學說包括了兩大分支:①作爲自然哲學(物理學)的一大分支;②作爲認識論。
在物理學中,亞作了等級的分類:無機物→植物→動物→人。
的德性”,也排斥“不德性的快樂”

當然亞更強調“德性”,認爲快樂主要還是與外部條件的關係更密切一些,而德性所代表的是以實踐的理性去達到至善的幸福,這裏涉及到了人的思想與選擇的層面,這樣德性又與理性觀聯繫在一起了。
而中道觀,這裏講的另一種理性的標準,以“過”爲主動的惡,以“不及”爲被動的惡,而只有中道才代表了“至善”的標準,也可以說是實踐理性的標準。

五、政治學
“人在本質上是政治的動物”。認爲人追求至善必須是在一個團體當中實現,故必須有政治。對政體的評價也應用了中道思想,把政治學視爲倫理學的延伸。


第六講  倫理化的哲學向倫理化的宗教之轉變

 


一、伊壁鳩魯派,快樂主義
人生的三大障礙:①命運;②對神的畏懼;③對死亡的恐懼。
對命運的理解:以原子論作規定性的解說,原子的偏移與碰撞。
對神的理解:把神作爲原子的運動
對死亡的理解:未死亡時死未來,死若至時自己豈能知

二、斯多亞派,
強化了命運觀,以“LOGOS”解釋命定論。
強調以理性的態度對待命運及一切義務。
不動心。

三、懷疑派
強調不動心而獲得幸福,以懷疑的理性對待獨斷的理性,從思辯的角度誰了感性、理性都不能理解和掌握真理。

四、新柏拉圖主義
太一 →(流溢)→ 理智 →(流溢)→ 靈魂 →(流溢)→ 肉體(靈魂的質料)        
善   ←(上升)← 理智 ←(上升)← 自我 ←(上升)← 肉體 (惡)

五、總結
以理性構造了倫理學的體系和框架。但以上四派混淆了人的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但以上四派對於少數人而方是清淡之資,但對於多數人而言是虛僞之說教。

六、基督教哲學:強調實踐、實踐哲學以及實踐結果。在長期的碰撞衝突中,基督教哲學取代了古希臘哲學。儘管從外部條件與內容差別上看,兩種文化之成敗繫於基頻教之尚於倫理,恰可滿足時人的道德追求和實踐需要,基督之“愛”的戒律,愛人愛神之真,這種愛超脫了血緣關係。愛是愛那些弱小者,以最慈於弱者之法去理解人與人的倫理實踐。

第七講  中世紀哲學
      中世紀神學連結了古希臘哲學與文藝復興時期哲學的兩大時期,中世紀神學繼承並發展了古希臘哲學的理論與方法,同時開創了文藝復興時期哲學的風格和先河,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所看到的古希臘哲學往往是基督化了的古希臘哲學。本講以理性與信仰的關係爲立足點。
中世紀哲學中的“中世紀”並非世界史上的概念,而是思想文化史上的概念,圍繞基督教歷史的產生、發展、衰落的歷程,講解這一時期的學術思想。基督教哲學興趣於公元1世紀,衰落於文藝復興時期。當今,新托馬斯主義者對“基礎教哲學”的概念提出質疑,而法國的巴黎學派則堅持這一概念的合理性,爭論的焦點在於基督教繼承古希臘傳統的問題。


中世紀的哲學傳統有三:(1)信仰主義,(2)理性主義,(3)理性辯護主義。都在堅持宗教信仰時,對理性的地位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三者在歷史上有過三次大規模的爭論,深刻地影響了基督神學的傳統。早期以教父哲學爲特徵,理性辯護之代表爲物爲奧古斯丁,信仰主義之代表爲德爾圖良。理性主義當時不佔主流,被斥爲異端。而以奧古斯丁的學說爲權威,反映了古希臘邏輯證明與宗教信仰之間的融合。經院哲學的產生也是受到了以上三種立場爭論較量之結果,而邏輯辯證法是否能夠應用於神學體系。信仰主義堅決反對將辯證法應用於神學。而理性主義代表人物阿伯拉爾(Ablard)主張反辯證法作爲判別信仰真假的標準,並開創了經院哲學的基本方法。理性辯護派仍在堅持信仰的同時使用辯證法。經院哲學的高峯是以托馬斯•阿奎那爲代表的。這一時期信仰主義以Bonaventuras爲代表反對亞里士多德哲學,而接受奧古斯丁的立場。理性主義代表爲阿維森那派。


       中世紀哲學可以用數字來表示爲“1331”:1,指一個重要、首要的問題,是指信仰與理性的關係問題。3,指圍繞這一問題產生的三個派別:信仰主義、理性主義、理性辯護主義。3,指三派論爭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教父哲學階段;第二階段,12世紀經院哲學的早期,以安瑟爾謨爲代表;第三階段,托馬斯•阿奎那。1,指中世紀哲學都關注的問題,對上帝的存在的證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