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x---IEEE論文寫作

本人系寧波大學邏輯綜合實驗室在讀研究生,專業是集成電路工程。使用Latex已經比較熟練,寫下這篇博文的初衷一方面是爲了自己在以後利用Latex寫作時方便查找,另一方面也是給自己的師弟們,以及網上剛剛開始學習Latex的朋友一點淺薄的經驗指導,如果您已經熟練使用,僅供參考。
在這裏我將會利用自己已經被錄取的一篇SCI(ICAL)四區文章作爲例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裏面該有的東西都有,相信一般的論文都可以參考裏面的代碼。
之後在我的專欄會有Latex中數據處理技巧、圖片繪製技巧以及CDR繪圖軟件學習更新,都是本人成長路上積累的乾貨,希望對大家科研路上有所幫助


-寫在前面

關於這篇文章所有的源代碼、圖片以及參考文獻等都可以在我的 Github 網址(點擊這裏)獲得,同時裏面也有記錄了回覆審稿人意見的 Appendix,希望對於大家有所幫助!


1. 軟件獲取

第一部分是給還沒有安裝Latex的朋友推薦的,這裏不做贅述,我將自己當時用到的優秀博文放在這裏,供大家參考。

2. 常用網址推薦(表格、符號)

第二部分主要是給大家推薦一些自己平時經常參考的,用於圖片設計以及表格符號的網站,因爲博主已經總結的很好了,在這裏我直接引用過來,供大家參考。

本文中也會詳細敘述,本文所用到的代碼可以滿足大部分論文的需求

3. 模板學習以及使用

這裏將會用自己的代碼爲大家進行具體的講解,相信應該會讓大家收穫不少。

  • Latex模板獲取
    當你想要投一篇期刊的時候,你需要先去下載模板,這裏有兩種方法
    1、到所在期刊網站,一般在作者幫助 --> 資料下載裏面;
    2、到Overleaf網站下載,直接搜索你需要的期刊模板即可,無需註冊。(傳送門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Latex寫作詳解!!!

下載好模板之後,需要相應的Package才能使用相應的命令,這裏大家可以直接把這些包都複製過去即可,絕大大部分論文有這些包就夠了,可以根據需要增加。

最快的理解方式就是直接去下載好之後自己編譯一遍,可以更快理解!

\usepackage{cite}  //用以引用參考文獻
\usepackage{amsmath,amssymb,amsfonts}
\usepackage{algorithmic}
\usepackage{graphicx} //插入圖片
\usepackage{textcomp}
\usepackage{xcolor}
\usepackage{subfigure} //並列子圖
\usepackage{CJK}
\usepackage{indentfirst}
\usepackage{upgreek}
\usepackage{tabu} //表格插入
\usepackage{booktabs}
\usepackage{threeparttable}
\usepackage{tabularx}
\usepackage{multirow} //一般用以設計表格,將所行合併
\usepackage{multicol} //合併多列
\usepackage{arydshln}
\usepackage{makecell}

1. 公式設計

並列公式代碼如下

\begin{equation}~\label{eqs_maj:au} //label的作用是在文中可以直接通過\ref{eqs_maj:au}自動生成許好
\left.//作用是於下面的\right\構成大括號,\mathbb{}是花字體,根據需要選擇
\begin{split}
& S = \mathbb{M}(\mathbb{M}(n_0, F_i, 0),\mathbb{M}(A, \bar F_i, 0 ), 1) \\
&C_{0} = n_1 \\
&D = \mathbb{M}(n_3, C, 0)\\    
&E = \mathbb{M}(B, C, n_3)\\
& n_0 = \mathbb{M}( \bar n_1, \mathbb{M}(n_2, \bar A, C_1), A )\\
& n_1 = \mathbb{M}(n_2, A, C_1) \\
& n_2 = \mathbb{M}(\mathbb{M}(\bar X, B, 0), \mathbb{M}(X, \bar B, 0 ), 1) \\
& n_3 = \mathbb{M}(F_i, B, 1)
\end{split}
\right\}
\end{equation}

效果如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連等公式代碼如下

\begin{subequations}\label{ex_S}
\begin{align}
S &= (((B \oplus X) \oplus C_1)F_i) \oplus A \notag \\
  &= \mathbb{X}(\mathbb{M}(\mathbb{X}(\mathbb{X}(B, X, 0), C_{1}, 0), F_{i}, 0), A, 0) \label{eq:S2} \\
  &= \mathbb{X}(\mathbb{M}(\mathbb{X}(B, X, C_1), F_i, 0), A, 0). \label{eq:S1} 
\end{align}
\end{subequations}

效果如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 表格設計
根據代碼,同時結合編譯後的圖片應該比較任意理解:

\begin{table*}[h]
\caption{Comparison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GPCA versus the Designs Presented in~\cite{2}}\vspace{-3ex}
\centering
\begin{tabularx}{\textwidth}{Xrrrrrrrrr}
\toprule
            \multirow{2}{*}{Designs}& \multicolumn{3}{c}{GPCA~\cite{2}}&\multicolumn{6}{c}{ Ours }\\
            \cmidrule(lr){2-4} \cmidrule(lr){5-10}
            &Area ($\mu m^2$) & Latency & Cells count &Area ($\mu m^2$) & \% &Latency & \% & Cells count &\% \\
            \midrule
            AU &0.68 &4 &682 &0.21 &69.12 &1 &75.00 &217 &68.18 \\
            CU & 0.11&1.5&77&0.05&54.55&1&33.33&44&42.86\\
            GPCA (n=3)&23.35&34&15098&17.06&26.94&25&26.47&10312&31.70\\
            GPCA (n=4)&39.44&51&26698&29.80&24.44&39&23.53&17258&35.36\\
            GPCA (n=5)&59.47&71&42174&46.80&21.30&56&21.13&26094&38.13\\
            %\midrule
            %Average improvement&  &  & & & 39.27\% & &35.89\% && 43.25\% \\
            \bottomrule
\end{tabularx}~\label{tab:result}\vspace{-3ex}
\end{table*}

效果如下

備註:需要的朋友可以去Github上下載後自己編譯一遍,實踐出真知!我相信對於小白的幫助會很大,因爲時間原因,在這裏先給大家介紹這麼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