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記0065:0067

<b></b><h1>週記0067</h1>

2019-10-20至2019-11-09

  真的是很久沒有寫週記了。

  太忙了。

  怎麼說呢,實際上10月20日到26日這周還算不上很忙,上次的週記就是那段時間寫的,根據對上次週記的總結,我覺得我那時候應該確實算不得忙。

  但是實在是記不清我在幹什麼了。。。。

  我似乎是畫了兩張轉接板,其中一張是SOIC-16和SSOP-16轉DIP-16.用來調試我新買的ADA2200和CH9328芯片。ADA2200是精密調制解調器,我是用來解析二次諧波的,這塊芯片的主要功能是將輸入信號與參考信號相乘,從而解調特定頻率——與參考信號相同頻率的信號在乘法之後將會變成直流信號,從而變得易於處理——有點像是相敏檢波。

  CH9328是USB芯片,會將TTL串口信號轉換成USB信號,並且會讓USB主機端將自己識別爲HID設備,也就是Human Interface Device,通俗來說就是鼠標鍵盤觸摸板這些輸入設備。這個是爲我之後做筆記本電腦的鍵盤準備的。我準備的鍵盤芯是7寸(我能找到的最小的全功能60%鍵盤),7*17矩陣驅動(比起標準8*18矩陣鍵盤,正好少了一條行線一條列線)。接下來我的打算是開發一個鍵盤掃描程序,要能掃描至少三個鍵位的組合鍵,併發送鍵位信息。因爲如果用串口直接給樹莓派通信的話,太浪費接口了,所以我準備經由USB-Hub走。那個時候我準備用的是超小型的STM32,當時我沒考慮到可以直接將STM32的的IO口定義爲USB-HID,準備經TTL發送鍵位數據給CH9328,然後CH9328轉譯成USB數據,並作爲HID身份跟樹莓派通訊。後來我看稍微高級一點點的STM32(也就是我做本科畢設的那款芯片,F103RCT6)就已經可以支持USB-HID功能了,所以可能這塊芯片用不到了。

  調研過程中我發現了STM32CubeIDE這款開發工具,是意法半導體官方出的——我看到似乎功能非常強大,可以通過預定義STM32的管腳和內部結構,來自動生成系統代碼——此前我用的系統代碼都是開發板商家給的資料裏的,比如原子哥的。方便好用,但是有的時候缺乏靈活性.而且如果我自行改裝外設,卻維持原有系統代碼,說不定會有很多隱患。

  製作轉接板的時候,我本以爲SOP封裝應該和SSOP封裝差不太多。沒想到實在是大相徑庭。SOP準確說跟DIP的封裝更像,腳距都是2.54mm,可以說,最主要的區別是一個貼片而一個插腳——怪不得很少見到SOP封裝的,一般是SOIC封裝和SSOP封裝比較多。SOIC要小很多,SSOP就更是又小又薄。SOP封裝基本上不能畫出DIP轉接板,除非是管腳很少的版本,比如SOP-4——但是這樣的芯片比較少,一般都至少是SOP-8。

  那一週接下來的時間,我似乎應該是主要在做文獻調研的工作——這個工作我做了很長時間了,內容也比較雜亂。而且涉及我未來的前程問題,怕各位看官搶了我的飯碗,我就不細講了哈哈哈哈哈哈。

  這個過程是很順利的——畢竟現在搜索引擎這麼強大。但是結果就不是很順利。現代科學真的是太發達,太細緻了,所有你能想到的點子,百萬分之百萬減一的概率,別人早就想到了。

  年代久遠,不多說了。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插了一張暑假去九曲黃河第一彎的圖。

  接下來講講馬不停蹄的10月27日到11月2日這周。

  週日幹了啥記不得了,應該沒幹什麼特殊的事情。

  週一開始,一看組會安排!我的媽,這周我講!我最近都是做文獻調研,要整理出一份彙總的文獻報告倒是着實不難。但是這周我應該還要跟導師彙報,需要我看更多的文獻。此外我在週一剛開始的時候還準備去測試我的調制解調器!

  週一看了一個大類的文獻,下載下來——因爲並不是物理或者電子方面的文章,而是醫學類的文章,醫學類的文章素來以專用名詞海量著稱——我着實查了好半天詞典。第二天又是繼續查了一天的詞典。

  這倒是挺趕趟的——我上次週記剛剛說過,我們儀器類的文章影響因子非常之低——這次看了醫學生物類,我算是知道我們到底有多低了。我看到一篇僅僅是講一個方法在一種疾病上的特殊應用的文章,影響因子就足足有23點之多。而一些核心技術型的文章,很輕鬆就達到了四五十!這些文章太過專業,於是我找了一篇Review,作爲我給導師彙報的主線內容——這篇Review就有2.3的影響因子。我目前看到的我們領域大神們發的文章一般也就不到3點。。。唉,生命科學真的是熱點中的熱點啊!

  兩天下來我確實對這個方向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但是也有了初步的放棄。我的設想,如我之前說的,早就有人做過了,甚至已經開始嘗試商業化。導師和我的設想在這種情形下已經失去了開創性。在非開創性的情況下,想要做出一些有價值的工作,你就必須做得比別人好,或者比別人全——那就太難了。我們是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可不是生物和醫學研究所。

  週三我把前兩天看的內容總結了一下。有一說一,非常有趣。但是實在不太適合拿到組會上去講——我覺得距離我的同學們的科研內容實在是太遠了。之前我在組會上講FPGA、STM32什麼的,或者講電路,講材料,我覺得就已經挺遙遠的了。雖然是有開拓視野的作用,但是也有點浪費大家的時間了。所以到了週三晚上,我覺得不行,應該講點別的。

  從下午五點開始,我開始看另一個領域的論文。跟我之前組會講的材料方面是比較近似的。

  大概到晚上八點,我覺得差不多了,但是要做PPT估計要熬夜,我就出去買了酸辣粉和自熱火鍋,準備到了半夜看心情喫一份。

  這個時候我發現,要跟我一起講組會的師弟似乎也不準備回去,要熬夜做PPT。

  我這個人,說實話是有點孤僻的。尤其在深夜,在我認真工作的時候,我喜歡獨處。我覺得如果師弟也在辦公室,那麼我會比較拘謹。於是我默默加快了速度。最後我居然在11點半完成了!

  那我當然是理所當然地放棄了熬夜,騎上我的自行車,就回宿舍睡覺去了。

  這期間老師突然問我明天我講報告的題目(不是我的導師,是組裏另一位老師),我心裏一驚——難道我導師要來參加組會!?

  我導師平常是不參加組會的,他一旦參加組會,學生們就不太敢說話了——他這個人實在是很有不怒自威的氣質,雖然笑眯眯的,但是大家都有點怕他,哈哈。

  我當時想,可能是聽說是我講,他於是決定過來聽一下?那我可必須要做得更細緻些了,導師問問題非常刁鑽,我可不能留下破綻。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11月31日,週四的上午,組會開始了——情況比我想象的更復雜。

  我導師確實沒來,但是——來了一位外國專家!學科創始人那種級別的。。。。。

  而我是用中文準備的PPT,以及我的整個講義、思路!我根本沒考慮過會需要我用英文講!老師昨晚也沒跟我說!不然我就準備一下了!

  我自詡英文水平還是不錯,膽子也大。於是我臨時決定挑戰一下我自己——我準備臨場用中英文各講一遍。

  哇然後我發現我真的太厲害了。居然成功了。托福考試口語居然纔給我18分,真的有失公允,我覺得那些考25分的,都不一定有我臨場口語能力強——不過是應試能力強罷了。

  哼哼。

  那天下午是這位專家的報告,聽了,但是確實問不出什麼問題來——是一個Review性質的報告,問題是開放的,內容也是開放的,所以本來也就沒有什麼疑點和模糊之處——不如說整個報告其實就是模糊的進展報告。所以除了問一些發散性的問題,比如對未來的看法,之外,確實也沒什麼問題可問。

  很棒,我居然基本上聽懂了——確實比較科普。

  啊聽完報告很爽,回到辦公室大家在討論晚上喫啥——晚上大家要聚餐。然後老師一個電話打過來:“袁愷鑫,明天我們幾位老師時間排不開,你要不陪專家在北京轉一轉?”。。。。emmmmm

  好的吧。雖然有點突然(畢竟我本來有我自己的安排),但是還挺樂意的。說到底,老師自掏腰包,我只是去陪玩,還能喫幾頓好的——總的來說還是挺好的。更何況陪的不是什麼一般人,是我們學科的小半個創始人,一位通才,什麼都會,跟他多聊聊,對我只有好處。說實話死讀書並不會比跟專家聊天更有效果——至少我覺得我賺到了。

  週五去了頤和園——我很小的時候去過,幾乎都沒有印象了。

  教授先是跟老師討論了很久,所以下午我們出門已經挺晚了,進了園子沒多久,天居然就黑了。從頤和園西門出來,真的是打不到車。於是帶着專家老爺爺坐了西郊線。到了巴溝下來打車,正好趕上下班高峯,沒有出租車,我就只好打了個滴滴——報銷不了。不過不管怎麼說也不能讓教授在寒風中等待吧哈哈。

  吃了個飯然後就把老爺爺送回去了。啊,老爺爺真能走,我都累了。老爺爺說實話肯定也是累了,但是他就算累了,也依然很有玩性。

  第二天是國家博物館。國家博物館挺大,不過在古代中國板塊展出的展品其實也沒有很多。從舊石器時代開始,一直展到明清時期。帶着老爺爺轉古代中國,剛轉完秦漢,他就不行了。。。。。確實,有一說一,從時間跨度上,我們已經轉完了一大半。但是吧,從文明的豐富程度上,這可真是剛剛開了個頭,哈哈哈!中國文化還真是夠輝煌的,確實有點驚到這位美國專家了。

  於是我們轉到現代中國去看。現代中國部分確實是比較政治化的。雖然客觀來說,近代中國的歷史本身就是以政治革新爲主線的,如果脫離了政治,去談我們取得的成就和遭受的挫折,本身是不可能的。我認爲這個展館是用來讓國內的羣衆銘記歷史,展望未來的,對於外國朋友來說,就很難感同身受了。

  逛完國博,我本想帶他去喫全聚德——奈何沒座位。於是轉去一家偏遠一些的全聚德——然而這家烤鴨要一個小時才能上來。。。好吧,最後我們去吃了附近的大鴨梨。我實在是不好意思帶着他繼續跑了。

  喫烤鴨的過程中,發現他不僅愛喝啤酒(喝了兩罐,500mL那種),還喜歡喫辣醬!我的媽喫完了一大碗辣醬。。。。

  結束了一天的陪玩,我筋疲力盡地回去歇着了。。。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再插一張暑假圖。

  這忙得爆炸的一週就算是結束了——但是忙,並沒有結束。

  11月3日,週日,我實在是很累,老爺爺這天跟老師去外地了,不需要我再陪了——我一直睡到中午。

  下午晚上稍微看看書,準備了一下明天給老師彙報。

  11月4日,週一,早上收拾收拾,洗了衣服,纔出門。於是早飯喫得比較晚,大概快十點才喫。我就打算中午不喫,下午早點喫。四點鐘剛出門去喫麻辣燙,稱好菜,下好單,突然導師叫我去彙報。啊,我只好讓老師等我半小時。。。。

  彙報完,導師跟我有類似的想法,那就是既然不是獨創的,那可能很難做。這個項目是非常宏大的項目,如果真能做出來,那肯定是一代宗師,開宗立派的。

  但是不行,我們不在正確的位置上。

  接着他讓我分析一個電路——實際上是我先說我對這個電路有點想法——我問他什麼時候要結果,得知是第二天就要。

  哇,我丟!那我只好連夜做出來,把結果整理出來畫出來。又忙了一整天。

  週三幹了啥忘了,應該是沒什麼特殊的,看看書,看看論文。

  週四,早上組會,起晚了一點,趕緊趕過來,幸虧沒遲到。但是好餓。下午有人請客,哈哈哈,嘗試了一次大衆點評的霸王餐——不得不說免費的東西喫起來就是爽。

  週五,也是看書看論文。導師又指定了新的方向去看。這個方向就更寬泛了,我還有點摸不着頭腦,我想着要不去圖書館一趟。

  週六中午,我的一位得了國家獎學金的同學請客喫飯。

  喫到半路,老師給我打電話——外國專家老爺爺又回來了。。。。我需要再管人家一頓晚飯。。。

  他不是愛喫辣嘛?我這次直接帶他去喫川菜!老壇酸菜水煮牛柳得到他的好評,尤其裏面的泡菜和寬粉,他特別愛喫,哈哈哈哈哈。

  我也覺得好喫,但是食慾實在不行。中午喝了些酒,本身也吃了很多,所以到了晚上真是無力再戰。。。

  跟老爺爺聊了聊我的方向——我認爲他說的很對——有些時候,光靠學習,看書,做實驗,是無法找到方向的,無法獲得進步的——必須要交流。而且這個交流不能是你自己去,自己人微言輕,大佬們不會願意抽時間見你的——必須要讓導師帶你去。

  沒錯!所以我現在寄希望於導師趕快帶我出去交流。下次再跟導師具體聊一聊。

  啊,這就是這次的,三週的週記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