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下決心“不改變”?

前幾天推送了一篇文章《沒上 985/211 ,人生就一片灰暗?》,有朋友留言:

言下之意,就是即使努力考上了 985/211,照樣沒什麼用。的確,誰也不能保證考上了 985/211 院校,前途就一片光明。特別是這兩年,整體形勢不好,就算是名校畢業,也不見得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這能成爲不去努力爭取的理由嗎?

正好這幾天讀了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 — 自我啓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看這書名,可能會令人感到迷惑,實際上它是闡述世界三大心理學家之一:阿德勒思想的一本書。阿德勒曾寫下經典心理學著作《自卑與超越》,但這本書並不是阿德勒所寫,而是日本的兩位作家。一般心理學著作晦澀難難懂,而這本書以對話體的形式,闡述了阿德勒的思想精髓,通俗易懂。

這本書記錄了一位哲人和一個青年對於“人生的選擇、煩惱和如何獲得幸福”的辯論。

書中,青年自幼就缺乏自信,他對自己的出身、學歷甚至容貌都抱有強烈的自卑感。也許是因爲這樣,他往往過於在意他人的目光;而且,他無法衷心地去祝福別人的幸福,從而常常陷入自我嫌惡的痛苦境地。

他們一起探討了很多,哲人的核心理念是,如果一味地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靠原因解釋結果,就會陷入“決定論”(弗洛伊德的理論),而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比如青年的朋友是先有了“不出去”這個目的,之後纔會爲了達到這個目的而製造出不安或恐懼之類的情緒,而不是因爲有社交恐懼症而不出門。

在書中,哲人還舉了一個例子:

我有一位年輕朋友,雖然夢想着成爲小說家,但卻總是寫不出作品。他說是因爲工作太忙、寫小說的時間非常有限,所以才寫不出來作品,也從未參加過任何比賽。

但真是如此嗎?實際上,他是想通過不去比賽這一方式來保留一種“如果做的話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願出去被人評價,更不願去面對因作品拙劣而落選的現實。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時間我也可以、只要環境具備我也能寫、自己有這種才能”之類的可能性中。或許再過5年或者10年,他又會開始使用“已經不再年輕”或者“也已經有了家庭”之類的藉口。

如果去應徵了,就一定能選上嗎?

假若應徵落選也應該去做。那樣的話或許能夠有所成長,或許會明白應該選擇別的道路。總之,可以有所發展。所謂改變現在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如果一直不去投稿應徵,那就不會有所發展。

夢也許會破滅啊!

但那又怎樣呢?應該去做 — 這一簡單的課題擺在面前,但卻不斷地扯出各種“不能做的理由”。

這也是大多數人的痛苦所在,一方面有着夢想,另一方面又不肯爲夢想付出努力,人生一直處在糾結中而難以獲得幸福。

回到 985/211 這個話題,如果經常逛知乎、CSDN,會發現很多人存在這樣的迷茫:學歷低、不是名校畢業,前途在哪裏。

當我們說“我是因爲學歷低/非名校所以無法成功”時,內心是否以“如果我有高學歷我也很容易成功”來暗示自己很優秀?換句話說,我本來因爲學歷低而很自卑,但“現在的我只不過被學歷低所埋沒,我其實很優秀”這樣的臆想安慰了自己,爲了不打破這個臆想,裹足不前。

還有一種可能,如果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會遇到什麼問題,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未來難以預測,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這個時候,人們會編出新的理由,諸如“名校畢業照樣也難以找到工作”、“目前已經階級固化了,你再努力也改變不了命運”,然後心安理得的維持現狀。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無法改變,是因爲自己無法做出改變的決心和勇氣,當你鼓起勇氣,邁出第一步,也許一切豁然開朗。

在這本書中,多次強調了勇氣,而且,阿德勒心理學被稱爲勇氣心理學,我們不是能力不足,我們只是害怕改變。

也許你是在透過墨鏡看世界,這樣看到的世界理所當然就會變暗。如果真是如此,你需要做的是摘掉墨鏡,而不是感嘆世界的黑暗。

如果你也對現狀不滿、想改變自己,強烈建議讀一讀這本《被討厭的勇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