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之前,應該如何思考?

隨心閱讀:比如刷微博、逛朋友圈、公衆號、碎片化新聞、書籍等等
解決問題閱讀:比如某一個漢字或者英文的讀音或者含義、地圖路線、代碼程序問題、如何科學備孕等等?

一般的閱讀現象是
        看到感興趣的文章點開,看到一半或者看完之後不知道說什麼,繼續點下一個,覺得有意思點贊或者分享,評論然後完事兒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有些人喜歡看微信公衆號或者知乎的時候,覺得文章不錯,點擊收藏,結果真的就收藏了,再也沒有去翻閱它。。

應該如何有效的閱讀呢?

(按照閱讀信息的性質進行分類)
第一種 碎片化信息
        指人們通過網絡傳媒瞭解閱讀非常多的信息,但卻沒有深刻的理解和記憶,讓自己瞭解的東西成爲過眼雲煙,得到的知識都只是碎片式,不完整,不深刻。
比如微博熱搜話題,某位明星一個眼神都能上熱搜(當代網友是有多閒),當你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腦海裏先問自己,這個信息對自己有啥幫助嗎?如果沒有幫助就直接跳過。突然又看到社保改革,如果你是上班族的話,覺得這條信息對自己可能有幫助,就可以點開查看,看完之後,自己總結下講了啥等等 那就是之後的話題了;如果覺得這條信息對自己有用但是不想看,可以收藏到分類工具菜單裏面,以後有需要可以方便查閱。
避免無效信息之後,你看到的信息相對來說都是有用信息,雖說碎片信息得到的知識不完整,但可以促使你有足夠的知識儲備。
如果閱讀佔100%的話,那麼碎片化閱讀最好不要超過5%。因爲帶有目的性的信息才能給我們帶來本質性提升,一味的消遣碎片化信息(又或者別人整理過的信息),只會導致你的閱讀能力下降,閱讀長度超過幾頁紙就讀不下去了
第二種 專業主題性信息(目的信息)
        比如閱讀一篇專業文章之前,根據文章標題和引言,在閱讀之前,自己先思考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以及疑問?希望能通過這篇文章得到哪些解惑?看完全文,又有哪些新的觀點和認知?如果一篇不夠,那就要搜尋更多相關、更全面的文章來解析和分析!
閱讀一本書之前,看完介紹和引言、目錄,確定是否要閱讀?之前有過類似書籍閱讀?如果有,對比這本書,能學到什麼新知識?又或者是重新學習看過的知識?對自己有哪些方面的幫助或者提升?能應用在哪些場合?通過目錄查看哪些章節和自己無關的可以省略帶過?以哪種方式來做思維導圖?等等。。比如說使用微信讀書閱讀之後,遇到疑惑或者觀點不同的時候,可以及時寫下來,小章末未及時總結等等!千萬不要爲了讀而敷衍,那樣根本沒有收穫到讀書給你帶來的思考!
        以上閱讀信息類大概就這麼多,沒有詳細描述,大部分都是泛指,不僅要在閱讀中高效,也要想着閱讀前如何篩選信息呀!

一般解決問題的思路是
        遇到一個問題不會或者不瞭解,然後就直接百度或者知乎(迴歸第一個問題,目的性閱讀)、或者直接問相關人士。翻閱了各種資料後,也不見得有多少了解,最多是檢視閱讀後,挑了幾個關鍵字,以爲自己就這個問題掌握差不多,然後就不了了之了。
應該如何有效的解決問題呢?(按照要解決問題的性質分類)
第一種 非專業類 只需知道答案即可(博弈論)
        對於有些問題,你只需要知道結果就可,沒必要摳字眼,太專業化的詞語看了以後還是忘記(自身感興趣除外),比如別人口紅色號,我直接百度搜索就成,完全不需要了解其他色號。。
第二種 自我提升或者專業類問題
        爲了解決某一個問題專門搜索信息又或者是專業提升。當你想做的時候,立刻就去行動,有些人太過追求完美主義、儀式感。比如說工作,有的人喜歡把那些不相干的事情全部做完之後,泡一杯茶,所有的道具都準備好,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錯,然後開始工作,其實真正工作的時間只有1小時,另外7小時都在準備工作!有嚴重的拖延心理!!!
        比如如何科學有效備孕、《明朝那些事兒》該怎麼閱讀?首先你要勾勒出你對這些問題的基本認知,提出疑惑,帶有目的性去解決?很多人會覺得在閱讀之前還有花費那麼多時間思考問題,內心很不情願,但是當你習慣這種思維時,對你受益終身!
推薦書籍:《如何閱讀一本書》

閱讀,是沒有外力幫助,只憑內心的力量,玩味眼前文字,慢慢提升自己,把模糊的概念理解清楚的過程 ————《如何閱讀一本書》

最後,不要讓自己隨心所欲,更不要讓"輕"閱讀腐蝕你的大腦思考,那是一種危險信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