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五大端午將臨,想起十年前初涉端午文

五月十五大端午將臨,想起十年前初涉端午文

別了,北清賽艇秀!來吧,百校龍舟賽!

作者:易宏


“賽艇比賽似乎是世界一流大學的標誌,美洲有哈佛、耶魯對抗賽,歐洲有劍橋、牛津對抗賽。北大、清華對抗賽也曾在創辦之初雄心勃勃地宣佈,要辦成亞洲第一賽事,鼎足歐、美成爲三大傳統經典賽事。但這項運動今年悄無聲息地被取消了,壽命爲10年……”

6月7日以來,《中國青年報》等平面媒體以及電視和許多網絡媒體,紛紛報道了有關“北大清華百年賽艇對抗賽”十年夭折的消息,還有題爲“新華時評:北大清華艇賽中止 知恥近乎勇”、“欲持續‘百年’的北大清華賽艇對抗賽爲何取消了”,以及“論北大清華賽艇對抗賽的取消”之類的評論。

其實,早在十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有關報道時,就覺得北清兩校的這一賽事匪夷所思。難道應試高手真的被訓練得只會做人家出的有標準答案的題麼?人家牛津、劍橋只是將傳統遊戲改編爲兩校間的定期娛樂活動,哈佛、耶魯大概也不過是拓殖地居民弘揚故土文化。是否還以爲模仿世界一流大學玩遊戲,自己也就一流了?如果劍牛哈耶不是世界一流大學,兩校是否還會仿效?

當然,中國人玩賽艇並無不可,只是不知兩校如何理解“傳統經典”,是否以爲“傳統經典”只能外來,而將自家祖輩已有數千年傳承的龍舟賽演義爲兩校之間的定期娛樂活動,就不是傳統經典,只能是原始落後?再者,北清兩校真是在玩賽艇麼?

在考試製度發明地中國,有着強烈的以應試心態看待近乎一切活動的傾向,同時也有着最爲豐富的應試策略。世界一流劍牛哈耶的賽艇遊戲,在中國應試高手們眼裏大概也就成了可資標榜中國第一、力拼世界一流的一項考試。[1]於是,有了百萬資金投入,請了專業教練,有了“賽艇特長生”,有了長期封閉訓練,也許還有像備戰高考一樣的“一模”、“二模”,等等。這些,即便不能再被認爲是在玩賽艇,但似乎也可以被人們接受,甚至還可能被人們讚譽:他們不愧是(考試)精英!

可是,“2008年8月,在福建舉行的比賽中,清華賽艇隊超過北大3個艇身率先衝過了終點,而隨後裁判長宣佈,因清華有選手不符合本次比賽參賽資格規定,因此成績無效,北大獲勝。2009年10月,在天津北大、清華賽艇隊再次交手中,北大的一名選手也因參賽資格問題而被取消比賽成績。”(6月7日《中國青年報》)

哇噻,考試高手們連玩遊戲也用槍手?

十年前,我曾作爲當時所在單位代表同清華合辦研究所,在那裏工作了一年多。讓我至今難忘的是,一天在去食堂途中看到的一面橫掛在馬路上空的紅底白字條幅,上面寫着旨在提醒學生上課別遲到早退和考試不作弊的標語。當時感到震驚,暗想難道這些應試高手們還沒學會這點基本常識?這,也成了我終於放棄在那裏完成自己最終學歷念頭的重要外因(內因是當時已經意識到中國的電腦OS搞不好的主要原因並不在資金或技術方面,而是在中國的人腦OS本身,參見拙文早期母語學習與教育的戰略意義)。不過,仔細一想,大概任何人羣都難以完全避免個人違規行爲吧。

可是,兩校艇賽並非個人行爲啊!應試秀才們在自己的天資和功夫達到極限時,也會不擇手段,以致用了槍手。或許不擇手段以達目的意識潛藏於每一個人心底,如果沒有適當的自我節制和社會約束,如果社會輿論過度誘導社會個體追求排他性目標,各式作弊行爲必然大行其道。需要反思的,也就不僅僅是艇賽兩校了……

“知恥近乎勇”,有媒體這樣評論北清兩校中止艇賽。想來也對,沒有如此賽上百年也算萬幸,否則,長此以往難免波及整個學校乃至全國,不堪設想。不過,不僅要知止或跟風而動,更重要的是要知道適時適度率性而動,惟有如此,方能一流。

十多年前曾對北清選賽艇而非龍舟感到不可思議,同時也以爲,南方高校,如復旦/交大、南大/東南大、中山大/華南工大……特別是屈子行吟地的武大/華中科大、湖大/中南大,會在北清艇賽的提示或刺激之下率先開展校內校際龍舟賽。但是,十多年來,除少數高校組建龍舟隊參加社會比賽之外,依然未見創造性地繼承傳統,以傳承中華文明、豐富人類文化爲己任,將賽龍舟發展爲學校的歲時娛樂活動。

當今國人常說自己是龍的傳人,但卻常常數典忘祖。古代國人是否這麼說過,我未曾專門考證,不清楚,但可以肯定先人這麼做了——賽龍舟,就是讓國人在體驗中傳承龍的精神的競爭而協作的儀式性活動,凝聚着“行不言之教”、“爲無爲而無不爲”的民族智慧。熱熱鬧鬧,和和氣氣。樂在其中,意在其裏。

龍的傳人和朋友們,上龍船,賽龍舟吧!

夏曆庚寅年四月廿七日/西元2010年6月9日初稿發於作者博客(易爾)
夏曆庚子年五月十三日/西曆2020年7月3日再校換圖發於作者簡書(辰陽子)

註釋:

[1]或許由於奧運會在中國也被看作體育的最高級考試,而全運會只不過是其選拔賽或模擬考試,其中好像未設龍舟項目,而代之以賽艇、皮划艇之類。“全運會發展史_百度知道”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運動會簡稱‘全運會’,是中國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首屆運動會於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在北京舉行。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次,一般在奧運會結束後一年舉行(前三屆的間隔時間並不固定,長的間隔有十年之久;第七屆間隔了六年之久)。目前,全運會比賽項目的設置除武術外基本與奧運會相同,其原意是爲國家的奧運戰略鍛鍊新人,選拔人才。但卻被各省市視全運會的成績爲其體育、及綜合實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因而各省市的競爭十分激烈,甚至違背了舉辦全運會的原意。爲了調動各省市區的積極性,國家體育總局在1996年奧運會前出臺了‘將奧運會獎牌帶入全運會’的舉措,即將某省市區運動員代表國家在奧運會上取得的獎牌,作爲該省市區成績計入次年舉行的全運會中。”

[2]文中龍舟賽照片依次爲:1970年代、1980年代、2005年、2007年銅仁,2008年廣州,2009年北京延慶。

[3]文後龍舟賽照片:採自2017年6月7日慈利新聞網頁,拍攝時見未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