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s Torvalds:我們都老了,但Linux維護者真的很難找

Linux 之父Linus Torvalds非常擔憂沒人繼續維護內核「真的很難找到維護者!」

在本週召開的Linux開源峯會與嵌入式大會上,  VMware的首席開放源代碼官Dirk Hohndel和Linux的創建者Linus Torvalds再次就Linux開發展開了遠程對話討論。

左:Dirk Hohndel / 右:Linus Torvalds

討論很快就涉及到了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那就是在目前這一代維護者逐漸老去之後,Linux 項目將走向何處?面對 Torvalds 等這批五零後、六零後項目管理者,Hohndel 提到:「我們這個社區終歸要考慮代際變更的問題。到那時,我們該怎麼辦?

Torvalds 的迴應是,Linux 內核社區的參與者們年紀不算太大。他表示「很多新人都在 50 歲以下,他們纔是目前開發工作的主力。當然,跟那些 30 歲上下的人們相比,我們確實是越來越老了。好在我們這些長期參與項目的早期成員還能做做維護與管理工作。

維護者在社區內建立信任需要花費不少時間,Torvalds 指出這種信任不僅來自其他維護者,同時也來自所有代碼貢獻者,這肯定需要時間。」

Torvalds 強調「事實證明,維護者真的不好找。只要開始接管內核維護工作,就得一直堅持下去。每天都不能放鬆。我們得閱讀電子郵件、做出回覆,總之得一直待在那兒。而且維護工作屬於那種要求不低但卻需求面不大的小衆崗位。」

Torvalds說「我們的維護者確實不夠。能編寫代碼的人很多,能處理一部分維護工作的也不少,但很難找到那種可以吸納他人代碼貢獻並立足上游將一切整合起來的人才。這也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一大主要問題。」

另外,Linux 內核大部分是由 C 語言編寫的。爲此,Hohndel 問道「C 語言是否會被 GO 及 Rust 語言取代, 我們這些用 C 的人有沒有可能在二十年後變得像現在的 COBOL 程序員一樣?」

Torvalds 的迴應是「C 語言目前仍是全球十大人氣語言之一。但對語言的具體選擇並不會對內核造成太大的影響。與驅動程序因此,內核團隊正在研究多種語言接口,相信不久之後就能實現。總而言之,我們必將使用不同的模型編寫 Linux 代碼,而 C 絕對不會是其中唯一的模型選項。

頂尖 Linux 開發者們已至暮年,上一代頂級程序員們確實在逐漸老去,Linus Torvalds 本人今年也超過了 50 歲。Linux 社區需要新鮮血液,這也是事實。根據 Linux 基金會營銷與開發人員計劃副總裁 Amanda McPherson 所言,「目前 Linux 項目的參與者數量已經達到歷史最高點。而且自 2005 年以來,已經有超過 8000 人爲 Linux 內核做出貢獻。」

但從參與者數字來看,老一輩 Linux 程序員仍然是項目的主力。


技術的世界在不斷的更新進步,Linux內核同樣也是如此,但是不管如何進步,Linux內核都一直在使用C語言作爲核心的編程。如果Linux改成其他語言,你們覺得應該使用什麼語言會比較好呢?

對比Android 系統,可能會在小的局部模塊上加入一些新的元素,更加突出模塊化,但是要重構原來的代碼,並且保持穩定性,應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推薦閱讀:

專輯|Linux文章彙總

專輯|程序人生

專輯|C語言

嵌入式Linux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我的公衆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