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寫作分析篇(一)

SCI論文基本知識

1.SCI期刊和論文的定義

SCI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於1960年創辦出版的引文數據庫,從1992年開始,ISI歸屬於湯姆森公司的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旗下。目前,SCI是國際公認並廣泛使用的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和科技文獻檢索工具。SCI 與《工程索引》(EI)和《科技會議錄索引》(ISTP)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其中被SCI數據庫收錄的期刊簡稱爲SCI期刊,而SCI論文即爲在SCI所收錄的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能夠在SCI數據庫內檢索到。
SCI具有規範的選刊原則和嚴格的專家評審制度。每年,ISI通過極其嚴格的標準和程序選擇SCI源期刊並淘汰一部分已入選的期刊,SCI期刊的不斷篩選更新,可以保證SCI上所發表論文的科研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SCI數據庫從來源期刊的途徑和數量上可劃分爲SCI和SCI-E(SCI擴展版)。SCI 爲SCI印刷版和SCI光盤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SCI-CDE),收錄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各學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種,每年數目略有增減。而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擴展庫,收錄了8400 多種來源期刊,涵蓋各個領域,可以理解爲SCI-E是隨着Internet出現的SCI網絡版,可通過國際聯機或互聯網進行檢索。

2.SCI期刊的影響因子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ISI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公佈的一.項數據,自1975 年開始,JCR每年公佈一次上一年的數據。影響因子指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的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前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這是一個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影響因子是以年爲單位進行計算的。以2019年某期刊影響因子計算方法爲例,IF(2019年)=A/B,其中A爲該期刊2017- 2018 年所有文章在2019年被引用的次數,B爲該期刊2017- 2018 年發表的所有文章總數。影響因子不僅是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也是測度期刊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是衡量學術期刊影響力和學術刊物地位的主要因素,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通常,期刊的影響因子越高,其學術影響和作用也越大,學術水平也越高,期刊的重要性也越高。每年期刊的影響因子數值是動態變化的,與期刊發表論文總數和被引用量相關,個人、出版社和期刊無法掌控其變化。圖書館可以根據期刊的影響因子客觀評估期刊質量,制定期刊引進政策,而作者可以據此決定投稿期刊。對於期刊中發表的單篇論文,是沒有影響因子的,只能通過該論文的被引用次數相對評價論文質量。
當然還有其他方法:
1.CiteScore:2016年7月5日,幾大頂尖級學術出版機構包括多家著名期刊也聯合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發表文章呼籲期刊降低對影響因子計算的癡迷和依賴程度,並強調用引用分佈曲線(Citation Distribution)來取代影響因子的簡單算術平均。其他一些權威機構也紛紛提出多元化的文獻計量評價指標,以期打破影響因子一家獨大的局面。2016年12月8日,出版業巨頭Elsevier重磅推出了他們基於Scopus數據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Scopus數據庫涵蓋了世界上最廣泛的科技和醫學文獻的文摘、參考文獻及索引,因此被各界人士認爲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摘自百度知道)原文有更加詳細的比較和描述。
2、總被引頻次 (Total Cites): 指該期刊自創刊以來所登載的全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可以顯示該刊被使用和重視的程度,以及在科學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3、即時影響因子 ( Immediacy Index )這是一個表徵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描述期刊當年發表的論文在當年被引用的情況。由此可確定某一特定期刊被引用的速度,從而評估那些新成長起來的研究領域中的專業期刊的影響力。
4、文獻總數 ( Article counts )在某一特定年度該期刊出版的文獻總數。(只包括原創性研究及綜述性文章)
5、被引用半衰期 ( Cited half-life )被引半衰期是指期刊達到 50% 被引用率所需的時間。幫助判斷該期刊文獻採集結構佈局是否合理
6、來源數據 ( Source data ) 記錄期刊當年發表的論文數目(只包括論文和綜述)和參考文獻數目,及每篇論文的平均參考文獻數目。原文

3.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

引用半衰期是指該期刊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一半是多長時間內發表的。通過這個指標可以反映出作者利用文獻的新穎度
被引半衰期是指該期刊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一半是在多長一段時間內發表的。被引半衰期是測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種指標,通常不是針對個別文獻或某一組文獻,而是對某一學科或專業領域的文獻總和而言。

4.SCI期刊分區

SCI有兩個分區規則:JCR分區和中科院的分區

JCR分區根據影響因子(IF值),某一個學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響因子降序排列,然後平均4等分(各25%),分別是Q1,Q2,Q3,Q4。

中科院分區的方法:一區刊:各類期刊三年平均影響因子的前5%,二區刊:前6% ~ 20%,三區刊:前21% ~ 50%,四區刊:後51%~100%。
但是我們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基本是按照中科院的分區標準來對SCI論文來進行分類,以此爲依據進行評比。

5.SCI檢索途徑

隨着Internet時代不斷髮展SCI途徑多樣化,有百度學術、Google學術、中國知網等一些網址可以進行檢索,許多高校和科研機構也有自己的檢索渠道,但以上所有無非是通過兩種方式來將自己的IP納入檢索數據庫,所以我先介紹這兩種檢索方式:
(1)通過網址http://science. thomsonreuters. com/ cgi- bin/ jrnlst/jloptions.cgi?PC= K進入網站,在該網頁上可以查找SCI收錄期刊。
要查找SCI-E期刊,可以通過網址http://ip-science. thomsonreuters. com/ cgi-bin/ jrmlst/ jloptions. cgi?PC=D進人網站
(2)在Web of Science 檢索系統內進行查找。該系統可以通過鏈接網址
http://apps. webofknowledge. com/ WOS_ GeneralSearch_ input. do?highlighted_ tab =wOs&. product = wOS&last_ prod = wOs&SID= N1F9dKjcNko7 @ eLBMLa&.search_mode = GeneralSearch 進入。該系統是大型的綜合性、多學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數據庫,包括三大引文數據庫: 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數據庫、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A&. HCI)數據庫和兩個化學信息事實型數據庫(Current Chemical Reactions,CCR 和Index Chemicus,IC),以ISI Web of Knowledge作爲檢索平臺,醫務工作者經常使用的是SCI數據庫。

如果是使用Google學術的話,可以訪問 scholar.google.com
中國知網的高級檢索頁面也可以進行檢索,輸入期刊、出版社、關鍵詞等等

本文是我整理了網絡搜到的檢索資料、閱讀的書籍文章片段。大部分引用了

SCI論文寫作解析:EndNote/ RefViz/ SPSS/ Origin/ Illustrator綜合教程
作者: 李達 李玉成 李春豔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8-0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