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浏览器的内容

浏览器段子

今天翻读平时工作做的便签时,注意到了一张浏览器内核相关的记录,尽毫无印象,于是写下这篇文章:

浏览器组成

浏览器简单的说由两部分组成:shell + 内核Shell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提供给用户操作,以便调用内核去实现各种功能的窗口,例如菜单栏、工具栏等等。内核才是浏览器的核心和最重要的。内核是基于标记语言显示内容的程序或模块,所以一般也称内核为“渲染引擎”(Rendering Engine)。也有一些浏览器并不区分外壳和内核。从Mozilla将Gecko独立出来后,才有了外壳和内核的明确划分。目前主流的浏览器有IE6、IE8、Mozilla、FireFox、Opera、Safari、Chrome、Netscape等。

浏览器内核(渲染引擎)

所谓总要发生点什么印象才会深刻。街上看到一个美女,如果仅仅是擦肩而过,可能一个小时之后就会忘记这件事。但如果发生点什么,加了微信,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也许她就成为你的知(lao)己(po)了。

常见的浏览器内核有多个,不同内核对网页编写语法也不同,进而导致同一个页面在不同内核的浏览器下显示出来的效果也会有所出入(前端开发中深恶痛绝的兼容性问题的根本)。下面一起了解下内核的进化过程:

Trident:

该内核程序在1997年的IE4中首次被采用,是微软在Mosaic代码的基础之上修改而来的,并沿用到IE11,也被普遍称作”IE内核”。因为它成熟的接口设计,涌现出了一大批非IE却采用了该内核的浏览器。一家独大,毫无竞争的舒服日子,并借着windows系统的东风,IE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去更新该内核。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跟W3C标准的脱节;二是Trident内核的大量 Bug等安全性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然后加上一些致力于开源的开发者和一些学者们公开自己认为IE浏览器不安全的观点,也有很多用户转向了其他浏览器,FirefoxOpera就是这个时候兴起的。

常见Trident内核浏览器有:IE、 360安全浏览器、猎豹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傲游浏览器、搜狗高速浏览器、UC浏览器等。部分是双核浏览器,有一个是Trident,增加一个其他内核。于是浏览器有“兼容模式”和“标准模式”,用户可以随意切换。

Gecko:

Netscape6开始采用的内核,后来的Mozilla FireFox(火狐浏览器) 也采用了该内核,Gecko的特点是代码完全公开,因此,其可开发程度很高,全世界的程序员都可以为其编写代码,增加功能。因为这是个开源内核,因此受到许多人的青睐,Gecko内核的浏览器也很多,这也是Gecko内核虽然年轻但市场占有率能够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Gecko引擎的由来跟IE不无关系,前面说过IE没有使用W3C的标准,这导致了微软内部一些开发人员的不满;他们与当时已经停止更新了的 Netscape的一些员工一起创办了Mozilla,以当时的Mosaic内核为基础重新编写内核,于是开发出了Gecko。不过事实上,Gecko 内核的浏览器仍然还是Firefox (火狐) 用户最多,所以有时也会被称为Firefox内核。此外Gecko也是一个跨平台内核,可以在Windows、Linux和Mac OS X中使用。

Gecko内核常见的浏览器:Mozilla Firefox

Presto:

Opera12.17及更早版本曾经采用的内核,现已停止开发并废弃,该内核在2003年的Opera7中首次被使用,该款引擎的特点就是渲染速度的优化达到了极致,然而代价是牺牲了网页的兼容性

实际上这是一个动态内核,与前面几个内核的最大的区别就在脚本处理上,Presto有着天生的优势,页面的全部或者部分都能够在回应脚本事件时等情况下被重新解析。此外该内核在执行Javascrīpt的时候有着最快的速度,根据在同等条件下的测试,Presto内核执行同等Javascrīpt所需的时间仅有Trident和Gecko内核的约1/3(Trident内核最慢,不过两者相差没有多大)。只可惜Presto是商业引擎,使用Presto的除开Opera以外,只剩下NDSBrowser、Wii Internet Channle、Nokia 770网络浏览器等,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Presto的发展。Opera现已改用Google Chrome的Blink内核。

Webkit:

Webkit是苹果公司自己的内核,也是苹果的Safari浏览器使用的内核。 Webkit引擎包含WebCore排版引擎及JavaScriptCore解析引擎,均是从KDE的KHTML及KJS引擎衍生而来,它们都是自由软件,在GPL条约下授权,同时支持BSD系统的开发。所以Webkit也是自由软件,同时开放源代码。在安全方面不受IE、Firefox的制约,所以Safari浏览器在国内还是很安全的。

Google Chrome、360极速浏览器以及搜狗高速浏览器高速模式也使用Webkit作为内核(在脚本理解方面,Chrome使用自己研发的V8引擎)。WebKit 内核在手机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 Google 的手机 Gphone、 Apple 的iPhone, Nokia’s Series 60 browser 等所使用的 Browser 内核引擎,都是基于 WebKit。

WebKit内核常见的浏览器:傲游浏览器3、Safari (Win/Mac/iPhone/iPad)、Android 默认浏览器

一个由Google和Opera Software开发的浏览器排版引擎,Google计划将这个渲染引擎作为Chromium计划(Chromium浏览器是谷歌为发展自家的浏览器Chrome而开启的计划,所以Chromium相当于Chrome的工程版或称实验版)的一部分,并且在2013年4月的时候公布了这一消息。这一渲染引擎是开源引擎WebKit中WebCore组件的一个分支,并且在Chrome(28+)、Opera(15+)中使用。

JS引擎

JavaScript最初由网景公司的Brendan Eich设计,是一种动态、弱类型、基于原型的语言,内置支持类。以它为基础,制定了ECMAScript标准。JavaScript在浏览器的实现中还必须含有DOM和BOM。Web浏览器一般使用公共 API来创建主机对象来负责将DOM对象反射进JavaScript。

下面看看ES5和ES6在各大主流浏览器上的支持情况:
ES5兼容情况

注:上图详细地分析了浏览器的JS引擎以及对ES5语法的支持情况。图太大了,可能看不清楚。看不清楚的童鞋点击浏览器兼容ES5明细

ES6兼容情况
ES6的情况比较复杂,想了解的童鞋同样点击浏览器兼容ES6明细

主流浏览器默认样式

说完了JS,那么更让人咬牙切齿的来了——CSS兼容性。具体各大浏览器对自己默认样式的设置参考各主流浏览器标签默认样式,熟悉这个以后遇到样式兼容性问题都直接秒杀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