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財富自由之路詳細筆記(10)

關於“落後”

關鍵概念:資金、資本。

沒有危機感的人就是那種將來註定變成無用之人的行屍走肉。

兩個屬於未來的目標:1.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再爲了生活而出賣自己的時間。2.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落後,成爲前百分之二十,甚至前百分之一……

對自己要求高一些,你在以後的日子不被落下的機率纔會大一些。

“差不多”是最好的自我麻痹。

寫作這件事某種程度上也是體力活,只要你不斷地寫,就會越寫越好。

延伸關聯:

  • "烏比岡湖效應" (Lake Wobegon Effect)
  • 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

【思考】可閱讀完正文後思考!

你定義的落後是什麼?

你採用這個標準的理由是什麼?

在這個標準下,你是否已經落後於他人了?

  1. 你有沒有在哪一個方面的能力處於身邊羣體中的前20% ?如果有,是什麼?如何做到的?
  2. 你有沒有想過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某方面能力逐步成長到能夠處於身邊羣體中的前20%?除了下決心之外,你還有什麼具體的方法和步驟?
  3. 經過這麼幾周的自我訓練,只不過更新了幾個觀念而已,你自己覺得變化是否很大?如果很大,你有沒有意識到具實這些變化原本可能更早就可以發生?這些變化的成本是不是很低?(除了每週三塊錢多一點的訂閱費之外,你的注意力投入是不是格外的重要?)
  4. 如果你已經有了一些危機感,能不能想出一個擺脫焦慮的方式?如何才能擺脫焦慮?(事實上,往前翻,你一定能找到答案,因爲事實上我們已經提過的——不妨找找看?)
  5. 這一週,請你每天花至少三十分鐘靜下心來進行自我審視,想想有沒有在哪一個方面你自己有幻覺?竟然誤以爲自己處於平均水準之上?反正你不用寫給別人看,找個本子,仔細羅列……你會發現的,每天你將不由自主地花更多時間考慮這個問題——這絕對是對你的將來有巨大幫助的思考時間,千萬別掉以輕心,以爲我的文章和問題只要看看就行了……

【正文】

過去,我們通常憑感覺,覺得平均水準以上就是不落後了……

這個感覺肯定是有偏差的——爲什麼呢?

首先人們的感覺永遠是有偏差的,經常被用來證明這一點的是這樣一個現象:

接近90%的人認爲自己的駕駛水平處於平均水準以上……

宏觀來看,這明顯是不可能的,可落到自己頭上的時候,"感覺自己就是平均水準以上啊!"——關於幾乎每個人都自認高於平均水準這事兒,還有個專門的詞,叫"烏比岡湖效應" (Lake Wobegon Effect),有空的時候,大家可以搜索一下,好玩得很……

除了 "烏比岡湖效應"以外,心理學中還有很多類似的研究。

比如"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說的就是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錯誤地認爲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加優秀。

細心觀察我們周圍的生活,就會發現這些心理學的偏差研究不是沒有依據的。

比如那些平時什麼事情也做不好的人,最容易瞧不上別人,動不動就覺得自己比別人強,只不過自己不屑於去做而已。

反倒是那些真正處於領先位置的高手會格外的謙虛,甚至低估自己的能力。因爲他們知道,到達這個階段需要經歷什麼,付出什麼,自然也就不會盲目驕傲。

更爲深層次的原因是這樣的:

我們並不能感知整個世界;我們只能通過感知自己的周遭來判斷自己是否處於平均水準以上。

也就是說,用來支持我們的"結論"的,其實是一個非常侷限的,遠非全部的,只不過是我們所能夠感知的周遭而已。於是,一個井底之娃在它的世界裏確實處於平均水準以上又如何呢?

在教育體制裏,人們把"及格線"放在60分而不是50分,某種意義上也是有道理的,那"多出來的10分",可以算作是一種"修正參數"。這其實多少有點殘酷,因爲那個及格線明確無誤地聲稱:40%以後的都是落後。不過還好啦,學校裏的大多數人都是能做到考試及格的——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種虛情假意的"寬容"相當於"溫水煮青蛙",也是全球當今所有所謂"正規教育體系"本質上很糟糕很失敗的根本原因,因爲它們等於營造了一個虛假的世界,妨礙了大多數人的"免疫能力"正常發育。

步入社會之後,有些相對敏感的人可能早就發現了,及格這東西幾乎是完全沒有用的,實際上,20%之後都是落後——因爲20%的人佔有了這世界中有限的資源中的80%…… "二八定律"貌似無所不在。而且那定律還是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在1897年研究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中發現的——這一轉眼,一百多年都已經過去了。

對於有些人來說,別說是20%,就連超過平均線,都足以給他們創造優越感了。

更有人拿着"比下有餘"的幌子,不斷安慰自己。我可能不算好,不過我比那誰誰誰強。我可能這方面不如他,不過我在其他方面可不比他差。

我們不可能也沒必要每件事都比別人做的好,但是這不代表我們應該逃避自己面臨的困難。

還記得我曾經說過的"麻煩守恆定律"嗎?如果這是你應該面對並解決的問題,它就一定不會憑空消失。

總是拿看"比下有餘"的藉口去迴避,最終就會發現自己在這種假想的優越感中,和別人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進入二十一世紀,有一個重大的變化正在揭示更爲殘酷的事實:

弄不好,百分之一之後全是落後。

2011年年中,有一家公司成立:小米。接下來的2012年,僅小米一家就賣出了 719萬部手機,2013年1870萬,2014年6112萬,2015年7000萬,2016年上半年2365萬(數據來源:http://tech.huanqiu.com/it/2016-08/9357613.html)。

也就是說,這幾年來,僅小米就賣出了一億多部手機。除了小米,還有很多大廠商,三星、OPPO、華爲、VIVO,蘋果……

到了 2016年第二季度,騰訊微信月活用戶大約8億,支付寶月活超過3億……

不誇張地講,移動互聯網相當於已經連接了所有人。移動設備已經相當於每個人身上多出來的一個必不可缺的"器官"——不信你看看你能堅持不用手機多少天?而若是戒飯,三天估計真的無所謂,是吧?

所有人都被連接起來的直接結果就是,我們所能感知的世界,不再僅僅侷限於我們的周遭,而是,"我們每個人都已經可以儘量感知到這個世界的全部",無論那感知是膚淺的還是深刻的。

這種感知範圍的變化,會讓每個人產生不同的心理變化。

一方面你能看到更多比自己優秀的人,意識到自己和他們的差距。

這對於一些人來說是一種正向的激勵。他們想的是,還有這麼多人在我前面,我還有這麼多空間可以提升,那我一定要多加努力。而對於另一些人來說,這反而成爲打擊他們自信心的對比,還有那麼多人比我優秀,我不過如此。

另一方面,你也可以看到很多不如你的人。

這對於那些喜歡"比下有餘"的人來說,簡直就是最大的福音。如果在附近找不到比自己差的,那就利用網絡去別的地方找,這個世界這麼大,總歸有比我差的人。

其實網絡能夠帶來的僅僅是更爲客觀,更爲完整的信息,它能讓你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位置。至於應該用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隨後又應該如何調整,則取決於每一個人自己。

許多年前,有個小朋友,從一個很小的地方考入了清華去了北京。在那個時候,這個小朋友離開老家去了北京,這意味看什麼?這意味着說,這個小朋友從他原本的世界裏消失了,他原本的那個世界裏的人其實再也看不到他了,再後來,他最多隻能是個傳說。後來這個小夥離開清華,去美國耶魯讀書,這意味着說他在清華讀書時所經歷的那個世界裏消失了;後來他從耶魯畢業,掌管了耶魯的基金——他曾經在國內經歷過的那個世界裏,是不知道他的變化的,根本看不到此人駕馭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的過程……這不是杜撰,此人姓張。

可現在不一樣了 :事實上,這個過程弄不好每個人看得到。

2008年的時候,我開始批量輔導國內的小朋友申請美國大學。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後來考入了哈佛、耶魯、MIT、斯坦福、卡耐基梅隴、約翰霍普金斯……在那個時候,他們離開了之後,就基本上等於他們在國內讀大學的同學所存在的世界裏消失了;每年出現一次,或者兩年出現一次,僅此而已。可到了 2013年,他們開始發朋友圈……

此後的他們,基本上都是名校研究生、博士畢業,在硅谷或者紐約工作,年紀輕輕,動輒年薪15萬美元,還不算bonus ,每週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時,此外的時間就是用來學新東西,四處遊歷……

放在過去,他們只是已經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他們正在用知識改變命運,在可另外的一個世界裏,他們消失了,在他們消失了的世界裏,"知識無用"是一個必然實現的自證預言。現在呢?他們的朋友圈時時刻刻就放在那裏,整個世界都看得到,他們不會消失,他們就是存在,他們的生活在清楚地告訴別人,知識就是有用的,知識就是可以改變命運的,起碼可以迅速變現……

看到了過去的朋友,現在活在另外一種世界裏,有些人可能就會下意識地說出一句:

當年我和他差不多,甚至還比他強呢!

很多時候那只是看起來的"差不多"而已。如果你真的踏着對方走過的道路,重新走一遍就會發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

對於多數人來說,他們從來也沒有跨進過領先的門檻,所以總會有意無意去低估這一步的難度。

想要打破這種"差不多"的心態,最好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把一件事情做到足夠好。有過一次類似的體驗,你馬上就會破除在其他事情上"差不多"的幻想,轉而踏踏實實地認真做事。

這樣下次再看到比你優秀的人,估計心態上就會平和許多。

最近的一兩年,各種各樣的知識叛賣社羣層出不窮,都做得很好。爲什麼?因爲現在大家看到了,原來那些成功的人(或者簡單粗暴:賺到很多錢的人),真的知道很多會很多大家不知道的事情,自己不知道的方法,怪不得自己做得不如人家。從另外一個角度,傳統的所謂正規體系教育不夠用了,比如,產品經理這事兒,大家突然發現學校裏完全沒有這東西,有些大學開了,也沒用,因爲沒有真的專家肯去大學教書……那怎麼辦?趕緊買啊!

最後再舉一個大家都看得到摸得着的例子:《李翔商業內參》,到現在已經超過7萬訂閱,199元/年的售價,而且這個數字還可能增長。也許1400萬人民幣並不多,但這個數字已經是一些新三板上市公司年利潤的1/5到1/2 ,甚至更多——那些公司可不是一個人構成的,通常要好幾十人才能創造李翔一個人創造的利潤。換言之,這相當於李翔一個人比過了99%以上的小出版社……多可怕?

當每個人都連接在一起的時候,對於知識的渴求是異常強烈的,因爲差異明顯可見。——就是這樣。

甚至,這種渴求已經成爲一種恐懼——害怕落後的恐懼。

事實上,確實應該恐懼。因爲有個恐怖的事實,早就放在那裏,只不過是大多數人沒有反應過來而已......

  • 過去,百分之四十之後是落後;
  • 現在,你以爲百分之二十之後是落後;
  • 現在,實際上很可能百分之一之後都是落後;
  • 將來,有可能千分之一、萬分之一之後都是落後……

還有另外一個更爲恐怖的趨勢:機器人在崛起,人工智能在崛起,大多數人正走在越來越沒用的路上。想想罷:你身邊有多少人真正懂"大數據"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然後再用常理推測一下,整個人羣中有多少人真正理解概率統計?——這可是理解"大數據"的最基礎知識啊!我給你算算。

2015年國內在校大學生人數大約3200萬,其實這只是適齡人羣的1/10左右。你再想想看,在校大學生裏,有多少人真正認真學習統計概率,然後有能力把這基礎知識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1/10不到,不誇張地講,甚至可能1/100都不到……那就意味着說,最多隻有百分之一的適齡年輕人有基礎、有可能去學習、理解大數據的意義。大數據的理論真的沒多難,但它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學習的,因爲獲取大量數據這事兒本身就是特別特別高的門檻……再乘以一個1/100罷。到最後,人羣中僅有萬分之一不到的人,甚至十萬分之一不到的人,有能力、有機會掌握大數據技能,並且利用這個巨大的優勢獲取更爲巨大的回報,不是嗎?

其實僅僅是拿我們這個訂閱專欄的數據,你都可以窺見一些真相。

比如每篇文章的打開率大約在40%~50%,而留言率更是隻有5%。

換句話說,6萬多人的訂閱讀者當中,有一半的人是繳費之後根本不看的。當需要思考,並且把想法落實到文字時,又會篩選掉九成的讀者。

單單從這一個小案例中,你就會發現其實只要稍微提高一點門檻,就會淘汰掉大部分的人。而且如果再加上一定的時限,最終能夠持續留言的人估計連1%都不到。

所以哪伯是每天留言這麼一件小事,能夠堅持做下來,你都已經成爲這個羣體中那1%的少數領先者了。

在大數據面前,萬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人都是沒用的,萬分之一之後都是落後的,都是被硏究、被引導、被賺取的對象——這很殘酷,但知道比不知道好,雖然痛苦,但還有希望,因爲你會因爲那痛苦而掙扎,還有希望;不知道很慘,沒有痛苦,卻也已然沒有希望,幾乎等於已經死去。

也許這會令你焦慮,但這種焦慮使用得當的話,就是有價值的。因爲恰當且足夠劑量的焦慮,有個很好的替代詞彙,叫做"危機感"。沒有危機感的人就是那種將來註定變成無用之人的行屍走肉。

……放心,我們一定有辦法解決"危機感"所帶來的焦慮。

不知不覺,你已經至少有了兩個屬於未來的目標:

  1. 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再爲了生活而出賣自己的時間。
  2. 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落後,成爲前百分之二十,甚至前百分之一……

【補充】

對自己的定位沒有清晰的認識,一直選擇迴避問題,等到問題真暴露的時候,可能已經爲時已晚了。

如何成爲前20%的那羣人:若是你能做到長期持續,就足以淘汰掉80%的競爭者了。

“勞逸結合”雖然沒錯,但它不應該成爲逃避困難的藉口。實際上,能否拉開差距都取決於你是否硬着頭皮把最難的部分啃下來。

對自己要求高一些,你在以後的日子不被落下的機率纔會大一些。

“快要領先”和“真的領先”可能相關很多,既然你覺得快要進入前20%,不如等待自己的想法被驗證了以後再“跳上下一個平臺”。

不必擔心自己現在還不夠好,你要做的可能只是保持耐心,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就可。

“差不多”是最好的自我麻痹。

寫作這件事某種程度上也是體力活,只要你不斷地寫,就會越寫越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