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財富自由之路詳細筆記(6)

20160819人生最重的枷鎖是“安全感”

枷鎖、安全感、被困在永恆的當下

  1. 幾乎所有的進步都是放棄了部分安全感纔可能獲得的。
  2. 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會把自己困在永恆的當下。
  3. 我們必須放棄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長期地觀察、思考。
  4. 不要與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爲他們的世界裏,實際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關係。
  5. 關於讀書,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應用讀到的知識,改善自己的生活。

【思考】可閱讀完正文後思考!

  1. 在生活中找幾個小領域試試"放棄全視角",體驗幾天?比如,關掉微信朋友圈(或者只看幾個朋友的朋友圈);把手機上的微博停用若干天;把手機完全靜音若干天;不出門獨處若干天;不看大家都看的電視劇、節目或者賽事若干天……
  2. 你是不是一盲在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你在哪方面被拖累很慘?
  3. 你身邊一定有不少貌似能力很強卻又其實並不得志的人. . . 想想看,那是因爲他們在哪方面過分追求安全感導致的?
  4. 你有幾個百分之百值得倍賴的朋友?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有哪些方面完全不用考慮了 ?(相當於說,在那方面放棄了全視角,自己盲區也無所謂)
  5. 如果你的另一半極度缺乏安全感,你要如何做才能讓他或她與你共同升級?

【正文】

大多數人是這樣的:

時時刻刻關注身邊所有可以被關注的東西,而且非常害怕竟然有被自己漏掉的。

沒有辦法長期集中觀察,不能長期深入思考,注意力始終放在周圍發生的每件事上。這樣的人沒有過去,也沒有將來,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原本可以有過去和將來。對於他們來說,只有一個沒有前後對比的現在。

這就好比那些雙眼長在兩側的低級生物,雖然可以同時看到周圍的一切,沒有任何盲區,但是他們的注意力也會被這種全視角的觀察方式所稀釋。由於沒有機會長期將目光集中在某一處,仔細認真觀察任何一點,最終導致它們在進化過程中從未有機會發展出大腦皮層。

對於低級生物來說,生存是首要目標,所以這種全視角對於它們未必是壞事。但是對於我們人來說,不能集中注意力,長期深入思考,最終則可能導致被困在永恆的當下。

雖然我們的雙眼已經從側面進化到了正面,讓我們有機會長期關注某一點,並且進化出了大腦皮層,但這個前提是我們能夠放棄全視角,忍受那些視覺盲區的存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幾乎所有的進步都是放棄了部分安全感纔可能獲得的。

雖然我們的眼睛已經失去了全視角的功能,但是現代科技卻彌補了這部分的"不足",甚至大大補強了這個功能。

你的手機、你的電腦不光能讓你看到周圍發生的事情,它甚至能讓你的視野延伸到千里之外。美國的大選,巴西的奧運會,這些原本都是你有全視角都看不到的東西,現在則全都近在咫尺。

於是本來有機會集中注意力觀察思考的人,又因爲害怕錯過各種熱點新聞,娛樂八卦而重新回到"全視角"的狀態。而這次可能不是爲了生存,而是爲了追求所謂的"不被時代拋棄"的安全感。

不信你看周圍有多少人是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的,他們時時刻刻被身邊所發生的一切吸引,他們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深入長期觀察、深入長期思考——這不一定是他們的本性,這只不過是他們自己沒有意識到生存這種模式有什麼侷限——他們就像那些動物一樣,就被困在永恆的當下。

這只不過是過分追求安全感的下場,並不是什麼"造化弄人"或者“命運捉弄”。

我一九七二年出生,八十年代初我們國家剛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我已經能夠多少懂事兒,然後就算是親歷了吳曉波所說的“激盪三十年”,接看又是被互聯網搞得天翻地覆的十多年. . . 這期間實在是見過太多鮮活的例子,異常慘烈地證明“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是怎樣將一批又一批,甚至一代又一代的人困得其實生不如死。

處心積慮地弄到鐵飯碗最疼卻不得不下崗的,不惜調用兩三代人的積蓄買個不動產成爲房奴的,害怕不穩定所以甚至不惜以自殺逼自己的家人絕對不能創業的. . . 太普遍了。

放棄小城鎮裏安逸的生活,違背父母安排工作的意願,丟掉原來體制內的"鐵飯碗",這些都是爲了放棄安全感邁出的重要一步。

打破原有的慣性不容易,哪怕在外人看來的一小步,對於執行的人來說都是一大步。

來到大城市,捨去了安逸閒暇,你可能換來的是更多的資源和機會;違背了父母的意願,承受了暫時的壓力,你可能也學會了如何承擔自己的責任。

請仔細閱讀,我們在這裏並不是主張大家要冒險。以後我會詳細闡述另外一個觀點:冒險本身並不是追求成功的好方式,獲取財富的訣竅之一就是不冒險。

再次請注意,集中精力仔細注意我的措辭:

  1. 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會把自己困在永恆的當下。
  2. 我們必須放棄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長期地觀察、思考。

又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看,那些放棄了部分安全感的人,有更多的深入長期的思考,他們怎麼可能沒辦法補全主動放棄的那一小部分安全感呢?他們當然有辦法:他們不孤立的行動,他們選擇與他人合作……或者稱之爲有效社交。

更深入來看,是那些勇於放棄部分安全感的人,在不斷地用他們的腦力推動這個社會的進步。而歷史上常常出現聚衆屠殺那些對人類有巨大貢獻者的情況,本質上來看,總是因爲絕大多數不肯放棄一點點安全感的傢伙們被引發了深深恐懼的結果。什麼是大惡?所謂的大惡常常竟然只是烏合之衆出於自我安全的考慮——動物都是這樣的,有時候狗咬人不是因爲它們兇狠,而是因爲它們恐懼。

深刻理解安全感的本質真的很重要,因爲它決定了很多其它在社會中生存的基本觀念。需要進一步深入的話題很多,需要更新的觀念同樣很多。這一次我們只討論合作與信任的本質:

合作是什麼?合作的本質其實是大家各自放棄一小部分安全感,並把那一部分安全感交由合作方來保障。信任是什麼?信任是相信對方不會利用自己主動放棄的那一部分安全感。

人類社會的進步,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分工合作。看看我們周圍的商品,幾乎沒有幾個不是合作分工的產物。

萬一對方不靠譜怎麼辦?萬一對方背叛我怎麼辦?萬一對方……

只要你願意,這樣的問題列出幾十條甚至上百條都沒有問題。不願意放棄這部分安全感,也就意味着凡事都要親力親爲,進一步意味看沒有一能夠達到精通的水準。

小心謹慎固然沒有錯,但是不要因此阻礙了自己的深入思考,有的時候背對着對方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所謂的缺乏安全感,其實就是不相信他人竟然可以不利用自己放棄的那一部分安全感,所以只能自己去搞定百分之百的安全——這真是令人心力交瘁的狀態,不是嗎?如果你已經知道人們缺乏安全感的根源究竟是什麼,你就會明白爲什麼這條建議是正確的:

不要與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爲他們的世界裏,實際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關係。

進而,我們甚至可以重新定義什麼是勇敢——什麼是最大的勇敢?最大的勇敢很可能就是有些人在即便孑然一身的情況下竟然還勇於放棄部分安全感。所以你會發現,那些少數有大智慧的人,在乎的事情真的很少,害怕的事情也真的不多,在我看來,所謂的“大智若愚”,那大智慧更像是結果,不像是原因;而“若愚”纔是更像是原因,不像是結果。進而,若是“大智”與“若愚”互爲因果的話,"若愚"作爲原因的權重依然應該遠遠大於"大智"。

細心觀察周圍那些擁有大智慧的人,就會發現他們可能在某些方面壓根就是“白癡”。而這種在某些領域放棄當個聰明人,則恰恰可能是他們主動選擇的結果。

以他們的智商和能力,其實在任何一個領域做到優秀應該都不困難。但是如果不放棄這部分的投入,他們可能也就不能在自己的領域做到頂尖。

注意力有限,在什麼方面選擇"若愚",可能就決定了哪些方面可能產生"大智"。

若真的如此,那麼,“勇敢”某種意義上是可以習得的,而不一定非得天生。不過,別人教完全沒有用,必須自己教自己。方法倒是很簡單:嘗試着主動放棄一些安全感,即便在暫時找不到能夠相互交付的合作者的情況下——其實不用放棄很多,也不應該放棄很多,實際上只要放棄一點點已經足夠。

仔細想想罷,所謂的“傻人有傻福”,某種意義上貌似就在描述這種現象:不在意喫點眼前小虧的人,其實撿了便宜——因爲他們的注意力根本不在這些雞毛蒜皮上,他們有更緊要的事情要去做,更重要的問題要解決……乃至於又有了另外的描述:“將軍趕路不打小鬼”。

順帶說,萬一你還有機會選擇,千萬不要跟沒有安全感的人結婚,甚至不要跟他們談戀爰。他們不僅被"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所拖累,還會因此窮盡一切可能拖累身邊所有的人——這是冷冰冰且慘兮兮的事實,不信你就仔細觀察一下;相信我,出不了幾天你就會被無所不在的大是慘烈例證嚇倒。

【補充】

百分之百的安全,帶來的是百分之百的束縛。

進步的前提是你敢於邁出第一步,而不是總在擔心,自己這一步邁得漂不漂亮。

你的時間和注意力轉瞬即逝,儘量不要把它們浪費在迅速貶值的信息上。

許多時候,父母的期望是最大的枷鎖。其實體現爲:真正的枷鎖是順從父母給你帶來的安全感。

對於安全感的過度追求,作選擇時候都有這樣一個聲音:萬一失敗了怎麼辦?

關於讀書,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應用讀到的知識,改善自己的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