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莓派】樹莓派推視頻流至上位機,實測延時低至150ms[自帶CSI攝像頭]


注:本文僅用於學習分享,分享自己在樹莓派攝像頭調試中的一些經驗

用到的工具材料

  • 樹莓派3B+
  • 網線
  • 電腦
  • CSI攝像頭

實現的功能有:
①樹莓派通過網線將CSI攝像頭的實時畫面推流至上位機電腦中的播放器顯示
②實測延時低至150ms左右

圖1 樹莓派接線整體圖
圖2 樹莓派接線整體圖

總體流程

1.樹莓派硬件連接與軟件及驅動安裝
2.上位機PC端的接收視頻流
3.延遲效果測試

1.硬件連接與軟件及驅動配置

1).硬件連接

硬件連接爲:CSI攝像頭正確連接樹莓派 以及 樹莓派通過網線連接電腦
許多步驟在此就不過多贅述,網上的教程十分詳細。
【主要注意CSI排線插進去的方向】

2).軟件及驅動配置

①電腦通過putty連接樹莓派

首先找到樹莓派的ip地址,我是可通過設置樹莓的靜態ip,直接連接。
我的樹莓派靜態ip地址爲:192.168.2.150

圖3 putty連接圖
圖4 樹莓派連接成功

在putty窗口中輸入樹莓派ip地址,選擇SSH協議,點擊“Open”*
連接上先輸入樹莓派用戶名[可更改],我的用戶名爲pi,然後按下回車。輸入密碼[密碼不顯示],輸入完畢按下回車,圖4中表示連接成功。

②樹莓派打開攝像頭使能

輸入以下命令:[進入樹莓派配置模式]

sudo raspi-config

[進入樹莓派配置模式] >[連接選項]>[攝像頭]>選擇>是> 使能攝像頭
找到 > Interfacing Options >Camera

圖5 樹莓派配置界面
圖6 樹莓派連接選項配置

選擇使能攝像頭即可。

③輸入調用攝像頭命令使用raspivid工具

使用raspivid工具啓用樹莓派的硬件H.264硬件編解碼模塊

raspivid -t 0 -w 1280 -h 720 -fps 20 -o - | nc -k -l 8090

-t 表示延時;-w表示圖像寬度; -h 表示圖像高度;-o表示輸出;-fps 爲幀率 分辨率爲720P;端口號爲:8090
若需要把分表率改爲1080P則把 -w 1280 -h 720改爲 -w 1920 -h 1080即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如上圖所示,則命令已經正在執行,表示樹莓派端推流完成,到此樹莓派的任務已經完成

2.上位機PC端的接收視頻流

1)安裝Mpalyer視頻播放器

Mpalyer下載安裝教程參考
上面這個連接是我找的比較詳細的下載安裝流程。

2)設置mplayer爲系統環境變量

設置mplayer爲系統環境變量後,才能用CMD窗口直接命令打開並開啓接收視頻流

圖7 Windows環境變量設置
圖8 環境變量路徑設置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點擊新建後,點擊瀏覽,找到你的Mplayer安裝所在路徑,點擊確定。

3)CMD窗口下啓動Mplayer 接收視頻流

按下 WIN+D 彈出運行窗口
輸入 cmd 點擊確定

輸入以下命令:[接收H.264視頻編碼]

mplayer -fps 200 -demuxer h264es ffmpeg://tcp://192.168.2.150:8090  

我的樹莓派ip爲:192.168.2.150 推流端口號爲:8090
這兩個參數因機而異,看你自己設定的是多少的即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看到Mplayer中有樹莓派拍攝的視頻,說明視頻推流成功。

3.延遲效果測試

我們打開一個在線秒錶,讓其開始計時,而後我們用樹莓派CSI攝像頭去拍攝電腦屏幕,然後截屏,可以粗略測得延時的結果

"如下圖所示"    在線秒錶爲10.107  視頻中的在線秒錶爲09.934        其差值△t=0.173s=173ms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之後我們通過測試多組數據得到如下表格:

序號 CSI攝像頭720P-延遲(ms)
1 173
2 129
3 172
4 150
5 116
平均延遲 148

總結:

延遲大致在150ms之間,人眼感覺基本沒有延遲,實時性較高。

疑問或交流請留言 _

author: Dwfish 淹死的魚 2018.11.28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