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生活的一百封情書NO.15

悠悠然,時間匆匆,轉眼又到了一年的高考季,前幾天還和同事說,想必今年推遲了一個月,今年的高考應該不會再下雨了吧,然而,天不遂人願,這天氣,陰沉沉的,怕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雨,已經安排在來的路上了。

縱使我離高考已經整七個年頭,可是卻還是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禁不住寫上幾句話,追憶一下那已經漸行漸遠的故事。成年人的世界每天都忙着苟且,所以那些帶着生命節點性的事件,就顯得尤爲記憶深刻,那年的高考也下雨,氣氛也如同現在一樣肅殺,只不過,我高考的時候,沒有在考場外等待着的穿着旗袍寓意“旗開得勝”的媽媽,也沒有一次次打電話過來詢問我考的怎樣的父親。

整個高考所有的事項都是我一個人走完了,說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但是一想到不用一邊考試一邊面對着父母殷切期盼的目光,我還是十分感激我的父母不曾把這件事情看得那麼重,至少他們給了我足夠的空間喘息。

其實長大後遇到的每一次考試都比高考來得更加困難,因爲它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真正的命題人,甚至連一個能帶你走過重重迷霧的老師也沒有,所有的一切,就像藏在暗箱裏面好壞參半的葡萄,每拿起一顆,無論好壞,都標着一個我們無法拒絕的價格——你選的這段人生,你得受着。

其實有時候我都會想,成年之後的我們那麼輕易就懷念高考,是不是也因爲,那次考試意味着最後一次有人帶着我們走完一段路?我不得而知,但是站在今天這個風霜雨雪都憑自己的知覺的時候,我的確是有點懷念那時候的感覺了,當然那也只是懷念罷了。

七年過去了,不回首不會覺得原來時間已經過去那麼久,偶爾回頭望,卻發現就好像過去了小半生。這七年,去了遙遠的北國讀大學,和一個深愛過的男生分了手,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工作,從前一起長大的朋友在大學第一年結了婚,匆匆一別七年,偶爾在社交軟件上看到她的分享的生活,就連二胎都已經能夠穩穩地走了。昔日讀《贈衛八處士》時,只覺杜甫寫得滿是滄桑,如今着實在生活中體驗了一把,方纔明瞭“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不是幽夢一場。早年讀《半生緣》,裏面說對於中年人而言,十年八年不過爾爾,對年輕人來說,三年五年卻好像走過了一生,言之所至,大概說的就是這樣的這樣一種感受吧。


長大後的世界其實你說美吧,也美,畢竟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爸媽除了支持便還是支持;可以去見自己想見的人,因爲沒有人再對你的選擇束手束腳;可以肆無忌憚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些小時候夢寐以求的東西,都可以成爲生活中常態的一部分。可是呀,它不可愛的地方也隨之而來,就像一句話說過的,生命的每一次饋贈背後都標註着價格,你想要,那就拿等價的東西換。

有多自由,就有多孤獨。如果喜歡自由,那麼孤獨一定是自由背後的註腳,我是在我二十五歲生日過完不久之後忽然覺得自己十分孤獨的。因爲我翻開電話簿的時候,發現實在不知道應該打給誰,年幼時候的玩伴多半已經成家立業,煲電話粥大概是不大可能了;身邊新建立的關係不足以暴露傷口給對方看,畢竟沒有熟到那種程度;更別說父母了,上了年紀的人,愈發聽不得自己的孩子受委屈,若是我真的回到家大哭一場,想來父母也不過陪我哭一場,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一點點老去的他們已經愈發格格不入,除了陪着哭一場,他們真的沒有能力再把我護在羽翼之下了。

匆忙是生活的常態,碌碌無爲也是。年幼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會成爲什麼樣的人,帶着些許自命不凡的驕傲,覺得自己踏過的每一片河山終將成爲自己能夠征服的世界。長大後才明白,這輩子能成爲什麼樣的人和想成爲什麼樣的人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只有在接受自己平凡的同時再不斷往前走,纔有可能真的變成自己想成爲的人。大概就是因爲這樣,總是在一邊謀生的同時一邊逐夢,我有時候覺得挺累的,但是還好,從未想過放棄。

上了年紀就喜歡絮絮叨叨地,一點小小的事情也喜歡來來回回地說,其實也並沒什麼好感慨的,且活着吧!認真點就足夠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