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還記得去年CCTV1《機智過人》節目中,人工智能閱片機器人“啄醫生”嗎?它單挑15名經驗豐富的主任醫師。結果,這些來自全國三甲醫院、平均閱齡20年、閱片量超過20萬張的頂級醫生,都被一一挑落馬下。“啄醫生”對30套肺片精準檢測完勝。智慧醫療

AI被稱爲“第四次工業革命”,全球頂尖的技術公司都在搶佔攤頭,國內企業也熱火朝天,擼起袖子埋頭幹。2016年是人工智能元年,融資井噴。2017年是人工智能產業化元年,在政策、資本、創業者的狂熱助推下,人工智能不斷在金融、醫療、零售、教育、安防等領域多點開疆破土,最終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爆發式增長。

人工智能+醫療,擁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主要有五個發展方向:

第一,醫療機器人。一是可穿戴型機器人,能夠讀取人體神經信號,也稱爲“智能外骨骼”;二是,能夠承擔手術或醫療保健功能的機器人。做得最好的當屬IntuitiveSurgical公司與IBM、麻省理工學院和Heartport公司聯手開發的“達芬奇機器人”,2015年5月,讓它走紅網絡的縫合葡萄皮視頻還歷歷在目。國內也有部分初創公司在做這部分工作。

第二,智能藥械研發,將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學習技術應用於藥物研究,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快速、準確篩選出合適的化合物或生物,縮短新藥研發週期、降低新藥研發成本、提高新藥研發成功率。零氪科技在這個領域有完整的解決方案。

第三,智能診療,即人工智能技術的輔助診療應用,讓計算機“學習”專家醫生的醫療知識,模擬醫生的思維和診斷推理,從而給出可靠診斷和治療方案。這是百洋智能科技的沃森醫生所擅長的。

第四,智能影像識別,即人工智能技術在醫學影像診斷上的應用。80%的醫療數據是非結構化的,藏在海量的病史和影像裏。清洗數據,提高可讀性,提高讀片準確率,提高影像科醫生工作效率,都是迫不及待並且容易達到的。零氪科技、健培科技、推想科技都在這一塊發力。

第五,智能健康管理,即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健康管理的具體場景中。目前主要集中在風險識別、虛擬護士、精神健康、在線問診、健康干預以及基於精準醫學的健康管理。微泰醫療主攻新型胰島素泵,碳雲智能開發的平臺涵蓋營養、運動、美容三大板塊,思派科技從事腫瘤領域的數據業務。

整個產業鏈可以分爲三個層次:基礎層、技術層與應用層。從以上梳理大致可以看出,我國醫療AI的創業公司則往往選擇在應用層扎堆,如輔助診斷、健康管理和藥物研發等。因爲這些領域轉化週期短、變現能力強、門檻相對低、對成長有利。

而基礎算法和計算平臺、海量的數據來源還有機器學習、圖像識別的基礎技術等屬於行業頭部,壁壘較高,往往需要較長期的高投入纔能有高回報,不是一般公司能玩的起的,所以科技巨頭才偏愛底層佈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