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應答


        一千三百多年前,黃梅山,禪門五祖弘忍欲將衣鉢傳於門下弟子,遂讓弟子們做一首偈子以呈現各人的法緣高下,擇其優者。

        神秀上座是公認的聰慧者,他的偈子寫道,“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語出,驚豔四座。

        這時的慧能還在後院舂米,勞動之餘,聽到這首偈子,覺得神秀上座的偈子有些差強人意,便讓人寫出了自己的心得,“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是夜,五祖弘忍便將禪門的衣鉢傳遞給了慧能,也便是禪門的六祖了,佛法就此光大於嶺南,進而興盛於中原大地。

        每當我讀起這兩首偈子,總會給他們分個高下,在我看來,第一首像個聰明的勞動者,身體美、心眼兒多、十分勤勞的一個人,第二首具有王者之風,不談智慧、不談心地、不受污染,僅僅觀照於自己,卻可以照亮整個世界。雖如此,爲何學習第二首時仍然不能忘記第一首呢?我想,還在於他們的關係是相生的,無論第二首是怎樣的高明,他始終是以第一首爲基礎而出現的,第一首可以稱爲第二首的引導之作,只不過“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罷了。

        禪門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深遠淳厚,達摩祖師“一葦渡江”,與中原諸人言語不通,放下諸多不便,衍生出人與人之間心靈的交流,將說話的人改變爲動心的人,開闢了個人的心靈世界,提升了大衆的精神層次,肯定了腦力勞動者的地位,社會文明於是開始大踏步的前進。

        以我些許天賦和淺薄學識,對於兩首偈子都秉持着熱愛的態度,天天學習是不可間斷的,守護初心是須臾不離的,唯有如此,才能讓自己對生活有所感悟,反過來讓生活轉化自己,逐漸地寫出對社會的熱愛,寫出對人民的真情,寫出有益於身心的好作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