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開發:是小廠“全棧”好,還是大廠專業工程師好?

在逼乎中使用小公司大公司進行搜索,列入的搜索記錄長到不想翻。雖然完全命中關鍵詞的文章也許並不多,但這或許也能體現出這個話題的熱門程度。

今天我的好友中也有人問了我這個問題:

在小公司裏面做全棧好,還是大公司裏面做專業的移動端技術專家好?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我大概有點發言權。在我過去若干年的職業生涯中,各種類型的公司也算都經歷過,小一點的公司,大概有四五十人,大廠也待過幾家。

總體來說,也算是瞭解“專業工程師”和“全棧工程師”這兩個名詞背後的水深水淺。


有時,當我們去跟一些人交流,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往往小公司的更喜歡稱自己爲“全棧工程師”,而大廠出來的,則反而不敢自稱自己爲“全棧工程師”。這究竟是爲何呢?

我們可以繼續引述經典理論“達克效應”。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知道自己不知道。

3、知道自己知道。

4、不知道自己知道。

這四個階段其實無論在技術層面,還是職場發展過程中,都無處不在。

在我們每個人說起漫長,說起短暫的職業生涯中,總是會歷經無數次技術的發展,甚至變革,這些技術其實在給我們創造價值的同時,也一點點在我們的靈魂深處留下陰影。

有的技術或理論,會對我們的職業發展產生非常深刻的影響;有的則如雨後彩虹一般,突然出現,卻又遽然消失。

每一種技術或理論的產生總會有一套成體系的脈絡,也許入門很容易,但要成爲專家其實非常困難。達克效應表現的也是這樣一種效應。

那些看起來很容易就學會的東西,往往要深入或許更加困難。而許多大廠開發者深刻體會其中的不容易,所以若非經過最少幾百小時的學習,其實不敢自稱爲專家,更遑論自稱“全棧工程師”了。

其實,有的人自稱爲“全棧工程師”,倒不如說是“全能工程師”---每種技術都或多或少懂一點,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任務,但一旦要有所深入,就略顯不足,無法再進一步了。


但,無法在技術層面有所深入,是一件難以啓齒的事情麼?

也許並非如此。我深深的感覺,在IT行業,看起來風起雲湧,浪潮迭起,但依然充滿前途和光明,其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對基於互聯網場景下的應用,需求從來就沒有因爲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有所降低,反而越來越細緻,越來越具體,產生着越來越深遠的影響。

例如,很多年前就說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但今天互聯網經濟反而越來越重要了;移動互聯網也有人唱衰,“說BAT才掌握船票,已經壟斷中國經濟,其他公司幾乎毫無機會”。卻莫名其妙間,又多出了頭條、美團、小米、滴滴、京東、拼多多等數不盡的優秀互聯網公司。

再過十年IT產業會逐漸退潮麼,IT人才將會毫無施展才華的土壤麼。不得而知,而且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便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中國依然對優秀的IT工程師非常稀缺。

即使是在某乎上天天看到這種

這種

還有這種

當然了,還有這種

在這種情況下,高級Android開發工程師的薪資卻不斷走高


時至今日,軟件實現過程並沒有因爲軟件技術人才的增加而逐漸簡化,反而依然非常複雜。我們其實都能看到,在IT行業,五年經驗以下的開發者始終居於大多數,不管是十年前,還是今天,行業都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我們能指望現在的年輕開發者能夠提前規避我們之前遇到過的那些問題麼?

歷史告訴我們:人們走過的彎路,後人其實還是會再走一遍。看似大爆炸的互聯網,知識滿地都是。其實,知識過載和知識過乏沒有任何區別。所以,我們寫過的那些垃圾代碼,我們以前遇到過的那些bug,依然有許多年輕人在沿着我們的步伐再走一遍。

那些隱藏在軟件界面的冰山之下,難道bug突然減少了?究竟會不會在哪天突然爆發?客戶提出的需求,程序員們究竟是如何實現的?


我始終認爲,專業工程師依然非常匱乏,無論過去、今天,或未來。

專業工程師或許不一定是某個領域的專家,也許是某些具備優秀跨職能能力的開發者。

他們首先能夠基於某些行業場景出發,以獨特的視角發掘問題的本質,並快速的將業務問題轉換爲技術實現,還能抽絲剝繭,發現不同事物之間的關聯關係,從而更好的將業務問題以軟件的形式進行呈現,

他們也能靈活的發現不同技術之間的優缺點,並使用合適的技術問題來進行適配,使得問題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解決。

他們還能從多個角度出發,而不僅僅是從【軟件代碼實現】這個維度出發來解決問題,他們所具備的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專業素養,使得客戶/用戶能夠願意傾聽提出的建議,從而以最少的代價來解決問題。


成爲專業工程師,與選擇“大廠”或選擇“小廠”有非常明顯的區別麼?

大公司和小公司都有不同的發展軌跡,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發展方向。無論怎麼選,其實都是“小樣本”。

個體選擇走【跨職能型人才路線】或走【專業人才】路線,對於偌大的中國來說,都其實不會對歷史的車輪產生多大的影響,但我們的選擇其實是在慢慢的改變我們的生活。

有時,小廠在能夠填補我們對於經濟上的匱乏,又有時,選擇了大廠會讓我們以爲未來的發展無憂。

確實如此,有時一些小廠反而能夠比大廠提供短期內更加誘人的薪資,這對一些經濟條件不太好的人來說,猶如“久旱甘霖”;而大廠看似平滑的發展曲線,能夠讓我們只要沿着設定的方向走下去,肯定不會走錯。

但真的小廠就意味着“朝不保夕”,大廠就一定是“高枕無憂”麼?誰也說不準。

最重要的,也許依然是認清自己的定位,無論在大廠,還是小廠,使自己成爲出色的“專業工程師”,更加全面的成長,或許更能讓我們的職場立於不敗之地。


除了認清自己的定位以外,本質上真正能夠讓我立於中年而不敗的是什麼?

是技術!

你想要提升核心競爭力,最需要提升的是什麼?

是技術!

不管你在大廠還是小廠,永遠只有技術能夠支撐得起你的薪資,而當你薪資虛高而技術水平不足的時候,我建議你馬上着手提升,不然下一步很可能就是被迫轉行了……

在這裏我也分享一份由幾位大佬一起收錄整理的Android學習PDF+架構視頻+面試文檔+源碼筆記高級架構技術進階腦圖、Android開發面試專題資料,高級進階架構資料

這些都是我閒暇還會反覆翻閱的精品資料。可以有效的幫助大家掌握知識、理解原理。當然你也可以拿去查漏補缺,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如果你有需要的話,可以 點這領取

喜歡本文的話,不妨順手給我點個小贊、評論區留言或者轉發支持一下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