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笔记 连载 4

第一章 金融世界观

021 中国的银行阶层

只从中央放开银行牌照后,中国现在有4000家银行,他们的分类基本如下。

  • 皇帝的女儿:五大行 ,即:工农中建交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占全国金融资产的40%,国家信用,吸储能力强。但其分支机构众多,并非都安全。
  • 大都市白领精英:12家股份制银行,如: 招商、浦发、兴业、民生、光大、华夏、广发、平安、恒丰、浙商、渤海、中信
    特色业务,差异化竞争,比如:
    • 招行:信用卡最好,线下落户的商家地铺最多
    • 民生:小微企业贷款
  • 地方城市女主播:城商行
    • 双线管理:地方政府 + 银监会
    • 有100家,有些实力堪比股份制银行,比如:上海银行、北京银行。
  • 农村金融机构:近千家

022 金融业疫苗一: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银行的挤兑是自我实现预言:只要一个谣言,要赎回超过存款准备金比例的现金,理论上就会破产。

1933年,美国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要求所有银行必须对存款进行保险。这个制度是金融业的一剂疫苗,隔离了银行的挤兑传染的风险,避免市场大面积恐慌。

中国90年代都是国有银行为主,国家信用担保,存款无风险。2005年后,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大量出现,以及在2013年推出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竞争加剧,有倒闭风险。

2015年,中国终于落地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即使银行破产,50万以下的银行存款也能过得到全款赔付。

023 金融业疫苗二:最后贷款人

最后贷款人,即当问题出现后,央行可以向金融机构提供短期借贷,然后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把危机的传染路径卡断,给金融系统设置最后的安全屏障。

为什么需要最后贷款人?其实任何形式的金融危机都是自我实现的预言。金融机构一般都是短借长贷,当信心崩塌时,贷款的钱收不回来,就会降低流动性,导致恐慌性抛售,继续传染导致更大面积流动性枯竭。如果这个时候可以把自己的资产抵押获得流动性,那就可以卡断传染途径,危机得到抑制,这就是最后贷款人。

1929的经济危机。美国股市崩盘,此时美国央行主张绝对自由市场理论没有履行最后贷款人,导致30%的银行倒闭,并波及欧洲,导致德国的民粹主义擡头,希特勒上台,最终引发二战。

2007年的次贷危机,美储联顶住压力,积极救市,向银行提供贷款,很好地履行了最后贷款人的职责,最后在几年后世界度过危机。

026 投资银行是银行吗?

投资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零售经纪业务(证券开户,股票买卖等)、证券承销(IPO)、兼并收购、资产证券化、杠杆收购、私募股权投资、量化投资。

在国外,零售经纪业务占投行业务的10%左右;然而在中国零售经纪业务却高达50%。

中国的券商就是投资银行,但大部分的业务都是零售经纪业务,即找老百姓开股票账户。所以中国的投行好像听上去挺土的。

可是,在世界范畴,投行就像金融业的创新家,光鲜亮丽。比如摩根斯坦利擅长证券承销、高盛擅长兼并收购等。

上世纪20年代,那时候没有投资银行,银行可以做储蓄业务和证券业务,两者没有防火墙,也就是说银行拿了储户的钱马上就可以投资高风险的证券业务。这也导致1929年股灾导致大量银行倒闭。

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其中规定商业银行业务必须和证券业务严格分开。也就是说如果你做储蓄业务就不能做证券业务。之后摩根斯坦利就选择了投行,另外有家JP摩根做银行业务,花旗银行放弃证券业务选择商业银行业务。

投资银行不是银行,但是历史上是从银行系统分离出来的,专门做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像已婚男士,规律稳定,很多限制。投行是快乐单身汉,没有负担,容易创新,也容易闯祸。

投资银行充满创新,比如:货币基金、资产证券化、杠杆收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投创投、等。

027 发行承销

投资银行最赚钱的核心业务就是发行承销,其实就是帮助企业上市,做IPO。

在发行承销时,主要是先摸企业家底,再路演宣传,吸引投资者。

投行的核心竞争力是人脉,在美国前100家公司中,有96家是摩根斯坦利的大客户,另外4家中的2家是摩根斯坦利认为还不够格的。入职投行的要不靠家庭背景,要不靠名校背景。

投行的另一个核心竞争力是专业能力。在承销发行是,要确定上市价格,这就需要有量化分析能力,比如:Facebook IPO时用“现金贴现法”,Alibaba IPO时用“类比法”。光量化分析还不够,还需要对客户的心理有准确的把握,价格高了卖不出去,低了企业不高兴。比如:当当网当年上市时,首日上涨87%,结果引起了企业和投行的骂战。

028 招股说明书

上市不是靠数据就行的,还要靠包装。比如:六个核桃是一个财务数据特别好的公司,利润好,现金充裕,主营业务突出。但是因为招股说明书写的不好,导致监管层认为,因为资金充裕不需要融资、主营业务突出被理解成了公司业务模式单一,导致该公司六次申请没有通过。

029 谷歌不同寻常的IPO

谷歌IPO的特别之处:

  • 谷歌在上市过程中非常强势,先刷选投行(通常是企业求投行)。
  • 路演时不迁就投资者。
  • 价格定为投行的5倍,85美金。
  • 此时投行一般使用“询价机制”,但通常会故意压低股票价格,确保IPO成功。而谷歌使用使用荷兰式拍卖定价法,就是报价由高价开始确定所有者,但最后的成交价格是最低价格。

谷歌的IPO说明,资本为王的时代结束,因为各种金融工具的创新,这是一个钱越来越不值钱的时代,现在人力资本是关键,企业家精神是关键。

对于有梦想、有能力的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