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筆記的5層境界,看看你練到了第幾層了?

最近幾年,大家都在記筆記,有用Evernote的,用 有道雲的,用Bear的,還有Notion的,還有些小衆的,比如Devonthink的,Rome Research的,還有Obsidian的。記筆記的工具數不勝數,但是記筆記的功力卻自己那幾層,下面我由低到高一個個列出來,看看你在第幾層。

第一層是:不記筆記。不是說所有的書看了都要記筆記,比如小說就不用,看過就行,圖的就是一個經歷。

第二層是:只標記。這是我最擅長的,哈哈😄。在微信讀書上,Kindle,或者在得到讀書上,看到喜歡的句子或者很多人都標記的句子,就標記下,有的時候還會寫下自己的感想。偶爾有別的書友就會對我們寫的評語點贊,這可能就是最激勵我們不停去標記並寫筆記的。

我這樣寫筆記的動力是,我總覺得經過了大腦的消化,會讓我的記憶更持久些。這沒有錯,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我們還記得多少哪些讓我們曾經深思過的想法?

是的,在這層的記筆記方法也許只能讓我們的記憶長了幾天而已,幾天過後,這些想法都會在大腦中慢慢遺忘,我們會完全記不起來曾經讀過的書。

第三層:保存筆記到筆記軟件中。在這一層,我們會把在電子書上的筆記下載下來,再存放到自己的筆記軟件中,比如:Evernote

很多人都會炫耀自己的筆記軟件中有多少條筆記,我以前也會把讀過的書的筆記都攢下來,就像攢錢一樣。我們似乎認爲這樣就放在腦子裏面了。

可是,在Evernote裏面的筆記,儘管可能是我們親手寫下來,還是不等於放到腦子裏面的。我們還是會就慢慢的遺忘了。偶爾會翻出來看看,或者想起來有什麼信息要查詢的時候,主動查一查,看哪些筆記就像看當年的自己,我們很有一種和好友再相見的喜悅。不過這是很有可能只是暫時的。我們幸苦寫下來的筆記,我們只是偶爾的翻閱,就像當年學過的大學課本,不管記了多少筆記,都不會再對我們現在的生活有什麼影響。那些筆記永遠地都定格在了那個時間點。

第四層:不光保留筆記,還會寫一個讀後感。在第三層在讀書過程中產出的讀書筆記,都是一些不繫統的珠子。而事後在化一些時間來總結,就會把那些珠子串成項鍊。

我們可能會重新梳理一下書的結構,我們會用自己的語言去總結。這就相當於把磚頭壘成了堆,我相信某天重新在看這些筆記,就會相當於重新又讀了這本書一樣。

不過這一層的問題還是和第三層一樣,除非我主動去看,否則這些寫過的筆記都不會和新的知識有連接。

第五層:卡片式筆記。這種筆記方法,在記筆記的時候,不光會記錄內容本身,還會考慮和現有的筆記的關係,每次存檔的時候都會去建立和先前筆記的關係。也就是說,所有以前的筆記都會在新筆記產生的時候可能被複習一遍,而在這種過程中很有可能產生新的想法。這就很想大腦一樣,連接產生想法。

別看第五層和第四層就相差一層,這個差別就相當於業餘和專業選手的區別,就相當於黃藥師和江南七怪的區別。

關於第五層的卡片式筆記法,我會在後面的文章中再仔細闡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