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94天】什麼是:成長型思維-上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來源是心理學家卡羅爾得韋克的《終身成長》一書。

和成長型思維相對的是固定型思維。固定型思維是說,一個人認爲人的聰明才智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而成長型思維認爲,雖然人和人確實存在這一定的差異,但是是可以才智是可以通過後天的鍛鍊提高的。

實際上,現實是生活中大部分的人是同時具有這兩種思維模式的,只是分別的程度有所差異。那麼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有什麼不同呢呢?

關注做事情的結果&過於關注做事情的過程

固定型思維的人,總是擔心於結果,因爲會認爲自己的能力就是如此,對待結果會有一種“賭博”的心態,總是期望着幸運之神能夠眷顧自己讓自己達到好的結果,這樣的後果就是如果結果不好,那麼他們就會這是自己能力不足,也不夠幸運,然後就對事情失去信心和耐心了。

成長型思維的人,看中結果但是卻不只看結果,他們知道如果想要達成目標需要什麼能力,對比之後知道自己的能力和要做成這件事情的差距在哪裏,哪怕是這次失敗了,但是這次的經驗能夠從中獲得成長,和結果對標不斷完善。

認爲自己的才智是固定的vs認爲自己可以通過行動自我提升的

很多人不喜歡數學,大部分都是因爲自己的數學成績不好,跟不上老師的思路,所以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理科不適合我,我看見數字就頭大,我還是之智商不夠啊!”。還有的人認爲自己沒有運動神經,800米都跑步下來,能躺着絕不坐着。

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從小身材就偏胖,對於運動更是十分排斥,不喜歡上體育課更不喜歡跑步,但是800米是學生逃不過的坎兒,每次都是幾乎走着完成全程,總是最後墊底的那些裏的,但是後來大學期間,開始嘗試跑步,沒想到一週之內我就能完成單詞跑4公里的目標!這是我之前完全想不到自己能做到的事兒。

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爲自己的能力或者智力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可以通過自己的鍛鍊和積累去慢慢變好的。

失敗了認爲自己不適合做這件事VS失敗了反思之後找到能夠優化的地方再次嘗試

人都不喜歡被批評,很看重自己的自尊,出於自我保護不希望暴露太多自己軟弱的部分。這樣就會非常在意周圍人的看法和評價,在做事情的時候關注點就會放在別人認爲的好不好上,這樣事情的結果就很容易跑偏。

成長型思維的人,關注的不是別人覺得我怎樣,而是我能從這件事情上獲得什麼樣的成長,我想要成事兒需要我做什麼努力,如果有人和我意見相左,那麼對方所講的有沒有道理,需不需要優化我的行動?對於這樣的人來說:沒有成長才是最大的失敗。

未完待續,明日更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